星云大师宽心:没用的好人

星云大师宽心:没用的好人

你经过这次旅行,对我的感想怎么样?觉得我讨厌不讨厌?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鸿渐想不到辛楣会这样干脆的回答,气得只好苦笑。钱钟书《围城》

人的种类,大致可分为好人、坏人两种。其实,好人中也有坏人,坏人中也有好人。好人应该被人歌颂、受人赞美。有一种没用的好人,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过,他不害人,凡事忍让不与人争,能够求本分默默做事。我们常听人说某人是好人,但是,好人的条件,比方仁慈的道德操守、乐群的精明能干、向上的勤劳服务、利众的专业技能,他真的具备了吗?

他具有特长,能在各种场合胜任、愉快,如此不但是好人,而且是能人。反之,凡事推脱不肯担当、没有主见、畏首畏尾、明哲保身而不敢举发坏人的好人,就是没有用的好人;该生气时不生气、该据理力争时不敢据理力争的人,就是没有用的滥好人。此种人是团体成长的拖累,是社会进步的障碍,也是国家利益的危机。对好人,我们应该为其定义:

一、慈悲是好人。慈悲,不可过分滥施。如果对坏人也慈悲,甚至藏匿包庇为非作歹的通缉犯,就是对大众的残忍。所以好人应该要具有智慧、勇敢的慈悲。

二、勤劳是好人。勤劳,不可勤于游荡玩,不可勤于搬弄是非。勤劳,也需要有正勤,如勤于服务他人、勤于修学治身、勤于见义勇为,才能作为好人的标准。

三、勇敢是好人。勇敢,不可逞匹夫之勇、鲁莽无谋、以强为乐、以大欺小、好勇斗狠。勇敢要有仁慈,要有义气,要能敢做敢当,要能坦诚向上,才是好人的条件。

四、明理是好人。明理,不可只会辩理,只会逞口舌之能。说得头头是道却一事无成,这算是什么好人?明理是从善如流、与人为善,明理是自我要求、量广宽宏,如此才是明理的要诀。

世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光看外表不容易分别得出。有的人看起来是好人,却是蛇蝎心肠,笑面弥勒,此种人比坏人更可怕;有的人看起来是坏人,却盗亦有道,如《水浒传》中惩奸除恶的梁山好汉,可说是比没用的好人更称得上好人。

佛光菜根谭

人不患无才,识进则才进;

人不患无量,见大则量大。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吃素长养大悲三昧

吃素长养大悲三昧

慈悲,是一个修行人最重要的美德。可以说越高的法门就越需要慈悲的人才能成就。怎么说呢?当一个人慈悲时,整个的身体都呈现出非常柔软的状态,所以我们常常听到柔软与慈悲合在一起,因为事实上身息心是互相影响的...

接引众生学佛与自己修行有关吗?

接引众生学佛与自己修行有关吗?

“这段时间我不准备接引新同学来闻法了,我要先把自己修好!”共修前,一位师姐这样跟我说,言语流露出疲惫和无奈。她刚接引一位朋友来闻法,这位朋友念佛十多年,但很少恭闻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也甚少恭读...

魏德东教授:唯识思想与佛教修学

魏德东教授:唯识思想与佛教修学

魏德东教授:唯识思想与佛教修学魏德东提要: 我主要和大家讨论四个问题。首先是唯识的基本义理,我希望能用三个命题予以概括,这就是万法唯识、八识理论和转识成智,最后讲一下唯识思想与佛教修学的关系。关键字...

地藏菩萨感应录:菩萨慈悲悯众生,诸多眷顾深感恩

地藏菩萨感应录:菩萨慈悲悯众生,诸多眷顾深感恩

1998年的正月初七,是我生命历程中的转折点,有一位朋友来我公司造访,告诉我说她初九要去九华山,我一听,好欢喜,说我要去黄山,正好我们可以结伴同行。立刻订了与她同一航班的机票,初九一大早我们就飞往合...

释门法戒录:持名精进 得中品生 (清 定基)

释门法戒录:持名精进 得中品生 (清 定基)

持名精进 得中品生 (清 定基)清朝比丘定基,字琳锈,临海(今属浙江省)人。在天台山出家,受戒后,遍参知识,晚年居住吴门静室,闭关九年,发愿不食咸味,刺舌血写《华严经))八十卷,每天念弥陀名号定为常...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十善亦为五戒之分化,离五戒并不别有十善。以类别而言,十善分属身、语、意三业。持修十善之行,乃为生于善道之行,谓十善业道,反之为十恶业道。

业行的体相差别,非常深广复杂。但一切业行,以十业道为根本。十业道中有善有恶,恶的名十恶业道,善的名十善业道。十恶业道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与十恶业道相反则为十善业道。

五戒中的妄语,实则含摄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之三善。两舌是挑拨离间;恶口是毁谤攻击、骂詈、讽刺、刻薄语言等;绮语是花言巧语,言不及义等语。可知五戒概括了十善的身语二业的七支善戒。至于意业所属的贪欲、嗔恚、邪见三支,如不假身语二业的表现,便不成其为善恶之造作。意业三支,由身语七支所摄受,意业支配身语二业,身语二业表现意业,意业不能不假身语二业而有所造作。身语二业,若无意业为其造作恶的主宰,所造恶业。亦不成重罪,甚至无罪。所以,五戒即具十善。

五戒中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即十善中的身三业,为救生、布施、梵行。五戒中的不妄语,即含摄十善中的口四业,为诚实语、和诤语、爱软语、质直语。五戒中的不饮酒,可为十善中的意三业,即为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因酒能令人昏沉迷惑而失理智、贪、嗔、邪见亦为如是。

■十业之果报

行十不善业的果报,在《华严经》中说得非常明了。即:十不善道,是地狱、畜生、饿鬼受生因;十善业道,是人天因。十不善道,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

行十善道,能成就人天乃至无上菩提。修持五戒十善,有出离心,方可证得贤圣果位。如果但求人天福报,或其戒力薄弱,可不堕于三途,待因缘成熟,发出离心,越出三界。或持一二戒,亦可保住人身。以其所持戒力强弱,决定果报之殊异。

满持五戒,可生欲界第六天,多半是生到四天王天及三十三天。生色界及无色界为禅定之力,非此能得。作为佛弟子不应求人天福报,应求出世无漏圣果。

五戒与十善有什么关系?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十善亦为五戒之分化,离五戒并不别有十善。以类别而言,十善分属身、语、意三业。持修十善之行,乃为生于善道之行,谓十善业道,反之为十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