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佛陀开示种姓制度现象

你知道印度的种姓制度吗?种姓制度在印度有着很长的历史,现代的印度社会都没有根除这种制度。优越感是一种我慢,我执的表现,我慢、我执是烦恼与生死流转的根源。那么佛陀又是如何看待种姓制度的呢?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鹿母讲堂时,来了两位婆罗门,一位名叫婆悉吒,另一位叫婆罗堕,他们诚挚地一同随佛陀出家修学,成为比丘。这天傍晚,婆悉吒看见佛陀在屋外经行,赶紧招呼婆罗堕一起跟随在佛陀后面经行,想借着这个机会亲近佛陀,看看能不能因此而多听闻一些佛法。

经行中,佛陀回过头来,关怀地问婆悉吒道:婆悉吒!你俩真是难得啊,虽然出生婆罗门家族,却甘愿放弃那优渥的居家环境,来过无家的比丘生活,你们有没有受到族人的责难呢?婆悉吒回答佛陀说,他们确实遭到族人严厉无情的责骂。

婆悉吒!他们以什么理由来责骂你们呢?佛陀继续问。

世尊!他们说:我们婆罗门有着最尊贵的血统,没有其它种族能比得上,只有我们婆罗门才有高贵纯净的白皮肤,其它的种族没有,我们婆罗门出于梵天之口,是梵天真正的子民;梵天的继承人。不但这辈子是清净的,下辈子也永远是清净的,你们为什么要放弃这么尊贵、清净的身分,去亲近那些身分、地位低贱的剃发沙门呢?世尊!他们就这样不停地责骂我们。婆悉吒回答佛陀说。

佛陀因而告诉婆悉吒说:婆悉吒!婆罗门们真的完全忘失了过去四姓形成的历史真相了,才会自以为是梵天真正的子民,以梵天的继承人自居。即使远的历史不谈,就拿当生的事实来说,难道婆罗门之女没有怀孕生子的经验吗?哪个婆罗门不是和一般人一样,经由母亲怀胎而出生的呢?怎么能说自己是最尊贵的种族,是梵天真正的子民,梵天的继承人呢?持这种论调的婆罗门,实在是所言不实,他们以这样的理由来责骂你们,是没道理的,是不光彩的。

婆悉吒!在我教导的正法修学中,是不需要和世俗一样看重出身与血统的,也不必仗恃着傲慢的自我优越感,反倒是如果有自以为出身高人一等,因而怀有骄慢心的沙门、婆罗门,就没有办法在我教导的正法中有所成就。世俗上虽然有婆罗门族、王族、平民族与奴隶族等四姓阶级之分,但在这四种族群中,都有犯杀人、偷盗、淫乱、欺诈、搬弄是非、粗话伤人、虚意奉承、悭贪、瞋恚、邪见等十种恶行的人,也都有离杀人、偷盗、淫乱、欺诈等修十善行的人。恶行会引生恶报,善行会导致善报,这样的道理有其普遍性,不会只在哪个族群与阶级中才有效。如果恶行引生恶报的现象只存在于王族、平民族与奴隶族之中,善行导致善报的效力只会在婆罗门族内发生,那么,婆罗门才可以说:我们的血统是最尊贵的。然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子的。

婆悉吒!王族中有人供养礼敬阿罗汉,婆罗门、平民、奴隶族也都供养礼敬阿罗汉,阿罗汉才是四姓中的第一等人。四姓中,任何人出家成为比丘,只要依于正法修学,最后都可以成为断尽烦恼、解脱生死、修行成就的阿罗汉。能成为四姓中第一等人的阿罗汉,是因为他的行为合于正法的缘故,而不是血统。因此,这正法才是人类最尊贵的,现在如此,后世的未来,也还是如此。

举个实例来说:我的祖国臣服于憍萨罗国之下,所以,我的释迦族人对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必须行谦逊顺从的臣民之礼,但波斯匿王却对我供养礼敬,对我行站立、合掌、问讯的谦卑之礼。波斯匿王是不会认为沙门瞿昙出身于有钱有势的豪族,而我的出身穷陋卑下,所以应当供养礼敬如来的,波斯匿王之所以会对我供养礼敬,是因为我的成就正法,是对正法的尊崇,视正法为神圣的缘故。

婆悉吒!你们大家来自不同种族、不同阶层,有着不同的姓氏,出家而过着无家的正法修学生活,日后,如果别人以世俗的眼光,来质问你们的种姓身分时,那么,你们就回答:我们是沙门释种之子好了,或者,也可以这样回答:我们是梵天之子,从其亲口所生,也即是从正法所生,是正法的继承者。为什么可以这样回答呢?因为一般人所认知的梵,是不为热恼所迫,能彻底观透世间的智者,这样,梵其实也就是如来的同义语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大师:第二十七节 祇园精舍的建立

星云大师:第二十七节 祇园精舍的建立

第二十七节 祇园精舍的建立佛陀在竹林精舍,环绕在左右的弟子,逐渐的加多,弟子多了,发心供养的人也是与日俱增。一天,王舍城中有一位首罗长者,承受佛陀的教化,发心备办丰富的肴馔,想在第二日请佛陀到他家中...

索达吉堪布:痛苦的来源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痛苦的来源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痛苦的来源是什么? 问:很多人在生活中不断感受痛苦而受尽折磨,这种痛苦的来源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我们所感受的这些苦,若从外境中寻找,其始作俑者根本不存在。假如真有一个“苦难创造者”,...

恒强法师:由佛之四大教法谈佛法的弘扬与发展

恒强法师:由佛之四大教法谈佛法的弘扬与发展

由佛之四大教法谈佛法的弘扬与发展释恒强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这是佛教的缘起观与无常观。佛法在弘扬过程中同样也要发展,也要与时俱进。从阿含经中可以看出,佛陀化导众生从来是契...

注意樱桃吃太多也会中毒

注意樱桃吃太多也会中毒

春末夏初,颜色红润的樱桃开始大量上市。它不仅颜色好看,对于女性来说,多吃还能起到美容和预防妇科疾病的作用。但是不宜过量,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小儿不宜过量食用樱桃樱桃属火性,大热,平素有热性病及喘嗽者...

诗禅交涉--以唐诗为考察重心

诗禅交涉--以唐诗为考察重心

一、前 言古印度吠陀时期的《奥义书》中可知印度是诗的民族,佛典许多文字明显有诗的形态,而中国历来也是以诗歌为主流。诗与禅之间在现实世界里似乎注定有许多共通的特质。佛典初译入中国的汉晋阶段,诗体与音韵...

佛教故事:邪淫恶报感应录:裴章弃妻结新欢 损福取祸

佛教故事:邪淫恶报感应录:裴章弃妻结新欢 损福取祸

裴章弃妻结新欢,损福取祸裴章,是山西省河东地区人,他的父亲与神僧昙照法师极友善。昙师精于相术,他看裴章的相,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将来的功名事业,一定很有成就。裴章二十岁时,娶妻李氏,新婚的时候,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