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源自于哪里?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的塑造“佛教圣地”的形象,很多人都认为佛祖是降生在印度。我们都知道,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而我们其实并没有深入的了解过佛教文化是什么意思。

佛教文化的基本介绍:

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但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因此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通科学而又非科学。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在《增一阿含》经的序品中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用一句话来说,佛教就是佛让人们止恶扬善、自净其意的教法、是佛陀的教育。

佛教文化源自于哪里?

佛教发源于公元前1500多年的古代印度。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释迦是释迦族的意思,摩尼是智者、修行者的意思。佛陀是北印度人,就是现在的尼泊尔,它在印度的北方,西藏的南部。根据中国历史的记载,他是生于周昭王廿六年甲寅,跟现代外国人考据不一样,年代相差很多。佛陀入灭于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年,世寿七十九岁,我们通常讲释迦牟尼佛住世八十岁,实际是七十九岁,因为我们中国人讲虚岁,虚岁是八十岁,实足年龄是七十九岁圆寂的。如果根据这个记载,释迦牟尼佛入灭到2013年,是3015年了。

公元前1500多年,当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向恒河流域发展,主要生产方式从畜牧业生产转向农业生产。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加上人们学会了种植产量比较高的水稻,再加上铁器的使用生产力得到很大的提高。社会结构进入奴隶制社会。

当时的社会人群被分成四个等级:

婆罗门(宗教祭司,掌握掌握神权和教育权,宗教经典和文化知识)。

刹帝利(武士阶层,后来还包括国王和军事贵族,他们掌握军事和行政权)。

吠舍(农民、手工业者,后来还包括从中分化出工商业主、高利贷商人)。

首陀罗(由非雅利安的土着部落平民组成,地位低下)。

另外还有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奴隶,无种姓者,被称为“贱民”,“不可触者”。

当时印度社会上的主要宗教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是一种多神教,崇拜自然精灵和祖先神,信奉天神、雷神、司法神、日神、火神、风神、雨神等多神。婆罗门教是维护当时的奴隶社会的一门宗教。它宣扬业报轮回的观点,认为人在今生的行为(业)的善恶,将带来来生轮回不同的因果报应;如果不相信婆罗门教的吠陀经典、或有违犯种姓规定的行为,或有杀生行为等等,死后将轮回转生为下等种姓贱民或为牲畜,而如果学习吠陀经典,苦行,行善,死后可转生为上等种姓,以至成为天神,与大梵合一。婆罗门教宣传婆罗门种姓至上,说梵天用口造婆罗门,用手造刹帝利,用双腿造吠舍,用双脚造首陀罗,并为他们规定了社会职业,永世不可改变。婆罗门教强调向天神祭祀献供,每年要举行多次祭祀仪式,包括马祭、祖先祭、天神祭、梵祭、精灵祭种种献祭。献祭时要屠宰大量牲畜,信徒们耗费大量财物,甚至土地献祭给神——实际归婆罗门。

公元前5~6世纪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国家的兴起,刹帝利种姓和吠舍种姓中人数比较多的工商业主、高利贷者的财富和势力增加。他们对婆罗门教的婆罗门至上的旧种姓制度不满,而且婆罗门种姓的专横、腐化也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对抗、批评婆罗门教的新宗教思潮,即沙门思潮。其中,在尼泊尔国南部的释迦族中有一位年轻人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他也接受了沙门思潮。决心建立一种新宗教——佛教,它吸收原来婆罗门教的生生轮回和因果报应的思想,但是它反对人依照出生种姓等级而认定命运,而是相信人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来达到成佛——意为觉悟者,达到觉悟的人。所以佛教在培养人的社会性上比其他宗教更加注重自己的修养,比较适应于东方的天人协调的哲学思想,所以在东方世界得到广泛的传播。当然,产生和流传于封建社会的佛教的对人的社会性的制约作用,也还需要通过宣扬按照佛教的道德规则进行的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来实现。

​​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17.善巧度众的比丘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17.善巧度众的比丘

17.善巧度众的比丘有一个人出家修行,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修得正道,拥有很多神通。后来他运用法眼观察天上、人间和地狱,发现自己的母亲正在地狱中受着煎熬。他于心不忍,多方设法想超度母亲脱离地狱之苦,但...

“禅茶一味”书画联展开展 呈现文化交融意境

“禅茶一味”书画联展开展 呈现文化交融意境

12月8日至12月17日,由中国佛教会理事长、财团法人净化社会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净耀法师,马来西亚佛青总会宗教导师继程法师及艺坛名家周澄老师联手举办禅茶一味书画联展将在台北展出。开幕式当天,净耀法师、...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四十三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四十三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四十三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今天稍微晚了十分钟,请大家多多见谅。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请看经本第一...

简单的办法

简单的办法

简单的办法1916年,位于美国犹他州的小镇弗纳尔的居民非常渴望修建一座砖砌的银行。这座银行将是小镇上的第一家银行。镇长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万事俱备,只差砖还没有着落。就在一切仿佛都进展得很顺利...

看了这个故事还敢恶口说长短吗?

看了这个故事还敢恶口说长短吗?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能喜阿罗汉,他经常去地狱、饿鬼、傍生、人世、天界中观察各道众生的苦乐。他把亲自所见所闻的地狱众生受寒热烧杀之苦,饿鬼众生受饥渴燃烧之苦,傍生们互相啖食役使之苦,人世各自的生老病死...

守戒的和尚

守戒的和尚

那是释尊在舍卫国祗园精舍传法的时候。一天,许多化缘归来的和尚行走在荒野上,一群强盗看见了他们,立刻前来抢劫。 和尚们被扒光了衣服,强盗头目还不肯罢休,下令说:“这些和尚到了村里难免会胡说八道。你们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