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大师:怎么念佛?

  问:怎么念佛?

  莲池大师开示:以净土念佛法门为归,以“持名”为中心,“持名念佛之功最为往生净土之要”。“大藏经,所诠者不过戒、定、慧而已”,而一心念佛,即是戒、定、慧。因为戒乃防非为义,若能一心念佛,诸恶不敢入,即戒也。定乃除散为义,若一心念佛,心不异缘,即定也。慧乃明照为义,若观佛声音,字字分明,亦观能念所念,皆不可得,即慧也。念佛一路,即是入理妙门,圆契五宗,弘该诸教,精微莫测,广大无穷。因此,不论男女老少、贵贱贤愚,都要念佛。

若人富贵,受用现成,正好念佛;若人贫穷,家小累少,正好念佛;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若人无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若人子孝,它受供养,正好念佛;若人子逆,免生恩爱,正好念佛;若人无病,趁身康健,正好念佛:若人有病,切近无常,正好念佛;若人年老,光景无多,正好念佛;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若人处闲,心无事扰,正好念佛;若人处忙,忙里偷闲,正好念佛;若人出家,逍遥物外,正好念佛;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若人聪明,通晓净土,正好念佛;若人愚鲁,别无所能,正好念佛:若人看经,经是佛说,正好念佛;若人参禅,禅是佛心,正好念佛:若人悟道,悟须佛证,正好念佛。普劝诸人,火急念佛,九晶往生,花开见佛。

  不同人不同要求

极闲人要尽心尽力念佛,每日念几千声,乃至几万声;半忙闲人要忙时治事,闲时念佛,每日念几百声,乃至几千声:极忙人要忙里偷闲念佛,每日晨早十念,乃至日间或念几百声。

净土念佛的方法

念佛有四种:持名念、观像念、观想念、实相念。四种念佛方法中,以持名念佛(即专念南无阿弥陀佛)最为简便,同时功德也最广大。持名念佛又有三种:一是高声念:二是默念;三是金刚念,即绵绵密密,声在唇齿之间。

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念佛,共同的要求是专心一志。念从心,心思忆而不忘,故名曰念。真正的念佛是念从心起,心里不断思佛忆佛,永不遗忘,这才叫念。如果“口诵佛名,心游千里”,这是“读佛”而非“念佛”。佛教一般都教导人们不要“执着”,但祩宏大师认为不能一概而论,障道之着不可有,进道之着不可无,念佛就必须达到执着的程度,这是进道之着。

念佛人,至于开目闭目而观在前,摄心散心而念恒一,不举自举,不疑自疑, 皆着也。念佛的人要做到至心作观,无论开目闭目都见到相好庄严;无论摄心散心,念佛从不间断,不举念而自念,不怀疑而自疑,这就达到执着的程度了。这样, 就能不觉不知,忽入三昧。

有些人念佛不专一:彼今之念佛者,名为专修,实则不然,他们为了增寿命,便诵药师经:为了解罪愆,就拜梁皇忏;为了救济危难,则持消灾咒:为了求智慧,便念观音文,而把“向所念佛,束之高阁”。这实际上是对念佛“二三其心,莫肯信服”,这样的人要往生净土就难了。

  念佛与读经是相辅相成的

有些修净土法门的人,只贵把一句佛号直念下去,而对佛教经典不屑一顾。 “佛经不可不读。” “予一生崇尚念佛,然勤勤恳恳劝人看教。何以故,念佛之说,何以来乎?非金口所宣,明载简册,今日众生,何由而知十万亿刹之外有阿弥陀也。”所以,一切有能力读经的净土信徒都要同时研读经教,只有这样,才能把修净土放在更自觉的基础上。

不主张信徒烧身燃臂求生净土

唐代僧人智钦、专习禅业,又礼念万五千佛名,乃至百遍。后于柳州阿育王塔前燃一臂求生净土。大乘佛经中虽然常常有烧身燃臂礼佛之记载,但求西方者,当学钦公之习禅礼佛,不必效其燃臂。若能用燃臂之精虔勇猛,以治其恶习,则所燃亦多矣。

念佛的目的

念佛法门,人知为亡殁之归宿,而不知生存之利益……据实而论,求生净土本为成佛度生,既非图身后之乐,复何计身前之利与否哉!”念佛不仅对来世有大利益,对现世也有大利益。从更深层上说,念佛是为了“成佛度生”,既不是图来世之乐,也不是为了身前的利益。

  莲池大师简介:

云栖袾宏(1535(乙未年)-1615(乙卯年)),明代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八代祖师。俗姓沉,名袾宏,字佛慧,别号莲池,因久居杭州云栖寺,又称云栖大师。与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融合禅净二宗,定十约,僧徒奉为科律。清雍正中赐号净妙真修禅师。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发愿必须动心

《地藏菩萨本愿经》梦参老和尚 讲解

【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

这是“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众生没有度尽,我就不成佛。(地藏菩萨)在久远劫来,就发如是大愿。这个愿,我们每天做功课的时候都会念:“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一个是度众生,一个是成佛。每个人都会念,念到成了口头禅,效果就不大了,必须动心。怎么样叫“动心”呢?就像你碰到危难了——在最危险的时候,那时候想起三宝来了、想起佛来了——所发的愿。

我们都发过这个愿,因为大家做早晚课时都会发,天天发。效果呢?这就是发心的诚意,乃至于发心的愿力,是不是精诚,是不是从自己的心发出来的?在念佛,知道“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发愿也是,要念念从心里发愿,你这个愿永远不要离开你的思念,随时观想这个愿,这样效果就大了。

我们虽然不能够发那么大愿,但是我们天天这样地随着发愿,将来也一定能满愿的。但是从现在就得这样做,不要等到将来才去做——将来我们就不知道了。“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生。”今生你等着,没有什么可以等的。你一天多念一遍《地藏经》,多念千声圣号,你就积累了。

这就是地藏王菩萨所发的大愿。定自在王不是问佛,说佛这样赞叹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发何种愿?佛就跟他说了:发度尽众生的愿,一切罪众都成佛了,“然后方成正觉”。

发愿怎样效果才大?

发愿必须动心《地藏菩萨本愿经》梦参老和尚 讲解【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这是“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众生没有度尽,我就不成佛。(地藏菩萨)在久远劫来,就发如是大愿。这个愿,我们每天...

国王顿悟

国王顿悟

国王顿悟很久以前,龙王有个调皮的女儿,经常以各种方式跑出去玩。有一次,龙王的公主变成一条小蛇出去游玩,教一个放牛小孩给逮住了。小孩用绳子把蛇绑住,拖在地上,用树条抽打着玩。刚好该国的国王出来游巡,看...

女生想主动挽回前男友应该这样做

女生想主动挽回前男友应该这样做

我们都知道感情不是你说放下就能随便放下的。很多的女孩子在分手后其实还爱着对方,但是对于挽回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忌怎么做男友才能回心转意呢?则呢么缓解和男友之间的关系呢?一起来看看女生想主动挽回前男友...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佛法心要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佛法心要

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云居顽庵德昇禅师,龙翔士珪禅师之法嗣,俗姓何,汉州(今四川广汉)人。德昇禅师二十岁出家得度,受具足戒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专门习讲经论。后又放弃讲习,投礼文殊心道禅师座下,...

达真堪布:在家居士要吃全素吗?

达真堪布:在家居士要吃全素吗?

达真堪布:在家居士要吃全素吗? 问:在家的佛教徒是不是也要吃全素食? 答:也不是所有的学佛的人都要吃素。比如说小乘,当时佛在世的时候也是吃三净肉的,也不是必须都要吃素。但是作为一个大乘修行人,作为...

真圆法师答:什么是惜缘?

真圆法师答:什么是惜缘?

问题补充:希望解答问题的顾问:真圆法师 (提问者:取经人)真圆法师答:仅仅两字之问,其实很复杂噢。缘乃假合之外因,诸佛因缘生。缘有积极、消极,无论消极积极,我们皆应宽心待之,换言之以感恩心看待。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