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运法师: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

百丈怀海禅师是禅宗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重要人物。著名的《百丈清规》便是由他制定的。据《五灯会元》记载:百丈禅师有一天上堂,下座后,众僧都已散去,独有一老人站着不走。百丈禅师便问其原因。老人回答说:我不是人,实是野狐,迦叶佛时曾是这里的住持,当时有学人问我: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我回答说:不落因果。

因此便堕野狐身五百世,无法脱身,因仰慕禅师的修为,特请禅师慈悲开示。百丈禅师默许了。于是老人合掌问道:请问禅师,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百丈禅师答道:不昧因果。老人言下大悟,即礼谢道:今承和尚代语,令我超脱狐身,乞和尚以亡僧礼送。便消失了。次日,禅师在后山岩洞中发现一狐身,便用往生之礼葬了。

大家试想想,这个狐狸就是一种示现,说明了它在迦叶佛的时候,因为说错了不落因果一句话,后来反复思量:不是啊!因为佛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自己是不是说错了呢?就这一念的疑虑,便堕落狐狸身。其实,不落因果和不昧因果,到底有什么差别呢?这中间的一丝差别,就只是迷与悟;其实悟了以后,就无所谓因果不因果,但如果说不昧因果的话;不昧就是不弃,即是由于知道因果、明白因果,而把因果避开了。如何避呢?

我们经常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我们众生由于愚痴的关系,果报未现前时是不知道怕的,但当果报现前的时候,却又后悔莫及了。菩萨因为有智慧,所以不种因;不种因将来就无所谓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的问题。我们今天既然知道了贪、瞋、痴的害处,便应该把它改掉;贪、瞋、痴三毒袪除了,将来就不必畏因果、落因果了。因此,如果我们所作所为,都是好的善因,对于修行来说,将会是很大的帮助。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不要执着于名相、文字,因为这些都是戏论,是全无意义的,我们应该以信、愿、行、证的方法来学佛。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好姐妹,你出家真是今生注定的吗?

好姐妹,你出家真是今生注定的吗?

那天,突然传来一个消息:你剃度出家了!我顿时感慨万分,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这是喜悦的眼泪,也带点离别的惆怅。直到今天我终于明白,你以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今天的出家而做的准备。“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

在人群中修行,在生活中悟理

在人群中修行,在生活中悟理

许多人一说到学佛,就说“我今天念了哪部经,诵了多少佛号”,或说“我今天到哪里做了义工,去哪里烧了香”,还有人说“佛经深奥难懂,学佛不易”……这真的是学佛吗?学佛的实质是落在修行上,那么,修行在哪里修...

佛教故事:哼哈一如说:舍不得--鼠妈妈

佛教故事:哼哈一如说:舍不得--鼠妈妈

舍不得--鼠妈妈在龙吟溪畔的无住寺,本是与世无争,青山绿水,养心修性的好去处。今儿个小芧蓬忽然热闹了起来,尤其是晚上,简直像在开运动大会。终于使得大愚,想跟这群飞来客斗智慧了。晚上,趁它们正热闹时,...

道源法师: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道源法师: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己四、修因无住昭明太子分这一科文,也说得很清楚,我们很容易了解,说你发这个清净心来修行,这个善法,叫做净心行善。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茴香米粥

茴香米粥

原料:茴香,食盐,粳米,水,红糖适量 制法:取小茴香30克,加食盐3~5克,炒至焦黄,研为细末,作为一个疗程用量。先用粳米50克,加水450毫升,入沙锅煮为稀粥,然后调入小茴香粉5~6克,红糖适量,...

初次辟谷的人需要知道的几个常识  有利于更快适应

初次辟谷的人需要知道的几个常识 有利于更快适应

辟谷并不像上超市去买菜那么简单,它需要准守一定的规则,如果这些规则做不到,它的作用就达不到,甚至会反过来危害身体健康。初次辟谷的时候,身体对断食减少进食很陌生,出现的排斥现象比较大,因此期间一定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