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不希望你成为佛教徒,而是希望你成佛!

如印度大师月乘菩萨所说,尊敬佛并不是弯身鞠躬或念些祈请文。尊敬佛的意思是在你内心深处,你拥有对佛的认知。


你必须拥有断除轮回的信心或知识,如何以正确的方向对待法,同时你圆满地活在你内在的与生俱来的品质中。如果你对这些有所觉知,那你是一个真实的佛法修持者。

  

我们大家每天念诵经文,看着佛像,购买和收藏佛像,把它们挂在窗口上,或挂在饭厅和厨房的墙上等等。为了什么?这不是佛陀博物院。有时它就只是装饰品,这实在是不好的。


我们应该只是有一尊小佛像,那就够了,并不一定要一个庞大的。佛像大小并没什么不同,我们必须要有知识和智慧才最重要。

  

一些宗教人士把佛教视为宗教,这是不正确的,佛陀不是这样想的。佛陀鼓励我们通过不同的方法获得圆满的觉悟。佛陀并不希望你成为佛教徒,而是希望你成佛。


佛陀已经见到每一个众生都是平等的,只是因为障碍和迷惑,我们的功德品质不得展现。有时你很容易就说:“你是我的根本上师。”但一段时间过后,根本上师和弟子起冲突了,这不好。


弟子在背后说了太多,根本上师也说了太多,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成为师徒的因缘。只有当你实现或认清心的本性的那一刻,就在那一刻,你才可以称对方为“根本上师”。这在金刚乘的修持中很重要。

  

有时身为佛教行者,你把佛教当成是宗教,像是你尊敬佛陀为上帝一般。你相信你和佛陀之间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或距离。


你老觉得你是一个平凡的人,而诸佛菩萨是高高在上的圣者。你认为你就只需要得到加持。你享受美食、到处游荡、惹是生非,然后你要求加持。这是不正确的,在佛法修持中这是邪见。

  

你说:“我是佛教徒,是佛法修持者。我相信佛、法、僧。”但你真的认为你是一个真实的佛法修持者吗?你是以哪一点相信自己?这是很重要的。


你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佛法修持者吗?你没如此考虑就只说你是佛教徒。虽然你以“佛教”作为你的身份,但你遗失了“佛教”的含义。

  

不要再浪费生命,不要再虚度时光。我们每年都在一样的水平,一样的心态,一样的平凡,从未改变到。我们需要改变和进步。


佛陀已经很清楚地教导我们,但是佛陀无法除去我们身心的痛苦,我们必须除去自己的痛苦。我们已经听闻到这些法教,了解如何能够除去痛苦,是你自己要负责。

  

你总是说你没有智慧,得忙于生意、忙于家庭,诸如此类的借口,一方面你想要除去痛苦,另一方面又懒惰,你所想所为是不相符合的,我想佛陀都会疲厌。


诸佛菩萨为我们付出了如此之多,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而我们如此不认真地礼拜、念佛,甚至想自己是不是在受骗,其实我们是在欺骗自己。

  

如果你真的能建立起正见的认知,你的困难将相对减少。所有其余的问题如疾病、精神病和意外的负面情况来到我们身上,这是因为邪见,因为你没有坚固的正见。


如果你有正见,虽然问题和困难也许会来到你身上,但你能应付或处理。它们不能控制你,你可以控制及调整困难和问题。

  

要有正行,你必须有正修。要建立正修,你必须有正见。因此正见是:你所看到、听到、闻到、尝到、碰到的任何东西,一切都是看起来的显现及生起。


就是如此,没有理由。有时东西就只是来了又去。如果我们缺乏这份认知,我们将会有问题。我们过于执着事物,把事物当成是俱生存在的。

  

修行并不是独自一人在森林里或偏远的地方。修行是面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面对困难的状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修持佛法是重要的,这比在山洞里独自修行要来得快。


在洞里,怎么知道你的修行进展得如何了?你说到目前为止没有生气,然后当你遇见不喜欢的人时,你就生气了。所以那是不实际的。

  

当高兴的时候,不忘上师;痛苦的时候,也知道上师在看护着我。总之,无论任何时候相信上师您都在身边,将自己的身心全部交给上师,具备全然的信心尽舍一切。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人类与环境的永续关系

人类与环境的永续关系

人类的生存向来与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身为地球的一份子,环保并不只是口号而已,是每个人的责任。大自然提供我们生存下去的环境,如果我们无法意识到这个道理,人类的文明恐怕也将难以幸存。关于人类和环...

挽回攻略:教你前男友分手挽回的方法有哪些

挽回攻略:教你前男友分手挽回的方法有哪些

我们都知道,其实在爱情里面是没有什么对错,公平和规则的。两个人能够在一起主要考的是两人的缘分和对于感情的经营,如果自己珍惜,那感情就能够走的长久一点,如果自己不珍惜,感情只能是以分手结束,怎么样才能...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戒杀生的故事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戒杀生的故事

戒杀生的故事---又哭又笑的山羊(Jataka本生经18)佛在舍卫国祗園精舍时,比丘众问佛杀牲畜以祭供祖先有什么好处?佛以此因缘告诉众比丘们∶杀牲畜以祭供祖先没有好处的。然後佛陀就说了一个故事。「很...

达真堪布:自己的善根是临终时唯一的依怙

达真堪布:自己的善根是临终时唯一的依怙

达真堪布:自己的善根是临终时唯一的依怙 我们的寿命就像一桶水,有些人是满的,有些人只剩半桶水,还有些人只剩下一点点,但桶都是漏的,里面的水一直不停地向外流。我们的寿命也是这样,每时每刻都在减少。...

邱天道居士说什么是阿字观?

邱天道居士说什么是阿字观?

在日常生活中,“阿”字是个常常出现的字眼,在某些方言中,“阿”字常常与人的姓名或伦理关系相连,表示亲切、亲近的意思,如有的地方称父亲为“阿伯”。而“阿妈”更是少数民族语言中常见的词汇,听到“阿妈...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在家菩萨戒篇之六重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在家菩萨戒篇之六重

佛教基础学.在家菩萨戒篇之六重释照光法师第四 优婆塞菩萨戒篇一 释题目[优婆塞菩萨戒][优婆塞]指在家之男性佛教徒。又有音译为乌婆塞、伊蒲塞、伊婆塞、乌波索迦、邬波索迦,或作优波娑迦、优婆娑柯等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