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去自在

来去自在

文/噶玛天津仁波切

普化禅师是临济禅师的入室弟子。有一天,普化禅师到街上化缘,要化法衣一件。信徒知道了,就供养一件上好袈裟给他,但禅师却又拒绝供养了。信徒不解其意,于是向临济禅师告状;临济禅师懂得普化之心,于是差人买了一口棺材给他。

普化禅师见到棺材非常高兴,立刻跑到街坊告诉众人:「临济禅师为我做了一件法衣,我明天可以到东门去死了。」大家听了十分怀疑。人好好的,怎么能说死就死啊!

第二天,普化禅师到了东门,准备就地圆寂,一看人山人海,大家都好奇的来看禅师怎么死。禅师见人多,就说:「人来看热闹,我如何好死?明天我到南门去死好了。」话说完,就带着那口上好棺木回寺去了。

隔天,大家又赶到南门去,而且去的人更多。普化禅师仍然说人太多了,明日我到西门去死。众人心想,八成是普化禅师作弄人,因此隔日到西门的人变少了,不过禅师仍嫌人多,又说明日到北门去死。

大家认为禅师故意戏弄,于是到了第四天,普化禅师扛着棺木到了北门时,已经没有几个人了。禅师见因缘具足,便说:「你们几位很有信心,我现在可以死给你们看了。」说罢,禅师进驻棺中,向在场数人微笑,不发一语自己将棺盖盖上,示现圆寂。伟哉!生死自如。

死亡未必是件悲哀的事;见着家人好友往生,心中生悲是人常之情,此乃不解死亡的究竟。无始无尽的轮回中,生死不过是一时假相,如梦幻泡影。本来无死的生命本质,一旦证得,将对生命有一番新的诠释,至少不会再畏惧死亡。假如我们能不畏生死,来去自在,那么人世间的荣辱、毁誉、烦恼、快乐,就会只是一本剧本了。演好这一出戏吧!莫待曲终人散时,再来做准备。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你也被父母催婚了吗?一位学佛母亲的思想转变

你也被父母催婚了吗?一位学佛母亲的思想转变

儿子的姻缘自有因缘,愁煞多年有何益?该来的自然来一天晚饭后,儿子说:“妈,明天晚上带女朋友来家里吃饭,请您准备一下”以儿子的性格,没有十足的把握,他是不会轻易把女朋友带到家里来的,这还是儿子第一次主...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杂草如何除?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杂草如何除?

日前,我与几位朋友到南方一寺院做义工,体验晨钟暮鼓的寺院生活。安顿后,我们这些做义工的开始分组行事。所谓“分组”就是每一天,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如学习、卫生、烹饪、采购等等,大家各司其职,按...

惟海法师:共不共与佛教禅法特色的关系

惟海法师:共不共与佛教禅法特色的关系

昨天的知识内容是关于禅法的基本类型,最有价值的是区别了静息型的禅修与念力型的禅修,区别了制感型的禅修与觉观型的禅修。制感型的禅修与觉观型的禅修二者比较,佛教似乎更重视觉观,但我们讲,两者如阴阳,要结...

结婚择吉日误区  你一定要了解

结婚择吉日误区 你一定要了解

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事情是需要用到择吉日的,选择一个好的日子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个好的运势,让我们有一个美好的开始,期待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很多人挑选日子都是找算命大师帮看,但是有一些择吉日误区你也是需要...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人生追求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人生追求

人生追求人生几十年年,天下间,一切恍如梦幻;但凡一度生存,岂有永恒不灭者。人生如梦,而人就在无常的人生中不断地追求、幻想,所以经常生活在烦恼、束缚之中。佛经里有段「赛月童子」的故事──有位贫穷的年轻...

无论好人坏人,念佛十声也能去净土世界吗?

无论好人坏人,念佛十声也能去净土世界吗?

“儿子啊,你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你在那里等着妈妈,将来我们母子在极乐世界团聚”。一个师姐在微信里发朋友圈,还附上了用往生被包裹其子遗骨的照片。我认识这位师姐,对她的一些情况有所了解,因而有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