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人物故事:子路为什么被剁成肉酱_子路被剁成肉酱的原因

子路是一名武功非常高的大将。子路拜孔子为师之后,孔子就说自己耳不闻恶声。因为子路武功非常厉害,以前无理谩骂孔子之人,就不敢对孔子出恶言了。

下面根据《史记》中记载,介绍子路之死。

子路曾经为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也就是采邑长官。

鲁哀公十五年,卫国发生内乱,卫灵公的太子蒉聩跟他儿子卫出公争王位,逼迫其外甥孔悝一同反乱。后卫出公逃往鲁国,蒉聩进宫继位,这就是卫庄公。子路即死于那次宫廷祸乱。

当时蒉聩作乱的时候,子路在城外,听到这个消息,他就骑马奔回,想去救卫出公。

在城门遇到子羔(也是孔子弟子),子羔告诉子路说:卫出公已经逃走了,而且城门马上就要关闭了,你还是赶快回去吧,不要为他遭受祸殃。

想不到子路说:食其食者不避其难。意思是自己食君之禄,就要忠君之事。他明知道回去很可能死路一条,但他还是坚持要去。

可见子路是非常讲原则的一个人,性情耿直,尽忠职守,有君子风范(但就子羔来说,我们不能说他不讲原则,孔子就此事赞叹过他明大义善保身)。

此处可以稍思维一下:当我们碰到这样的考验(暂且不论子路是否值得回城),从忠义上讲,必须要做,不能逃避,你是否会像子路一样大义忠君、恪尽职守呢?

接着介绍子路的故事。

子羔走后,正赶上有使者要进城,城门开了,子路就跟了进去。找到蒉聩,蒉聩和孔悝都在台上。

子路说:大王为什么要任用孔悝呢?请让我捉住他杀了。但蒉聩不许杀孔悝。

于是子路要放火烧台,蒉聩害怕了,叫石乞、壶黡到台下去攻打子路,当时斩断了子路的帽带,而子路是跟孔子学过儒家礼仪的,就说:君子可以死,帽子不能掉下来。说完从容不迫系好帽带。

这时候子路已经身受重伤,但临死还要端正衣冠。最后的结果是子路被斩成肉酱。

子路死后,孔子很伤心,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有时候吃饭有肉酱,孔子看见就难过地把肉酱盖起来不吃。这是睹物伤情。

从子路的公案可知,真正的深信因果,不是仅仅看他的结果,而是以当为还是不当为这方面去考虑。

摘自:《莲宗祖师教言专题选讲》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净土解行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素食广场】宫保杏鲍菇

【素食广场】宫保杏鲍菇

素食 ——宫保杏鲍菇材 料:杏鲍菇1个,花生40克,红椒半个,青椒 1个,色拉油适量,豆瓣酱半勺,生抽1勺,醋1勺,姜片3片,盐、生粉、花椒、味全高鲜、香油少许步 骤:1、杏鲍菇洗净,切成小丁,青椒...

齐雨娥和她的素膳美创业

齐雨娥和她的素膳美创业

1990年,只有20岁的齐雨娥从山东曲阜来到天津。她说,当时只是想到大城市看看,觉得生活也会轻松些。3年后,齐雨娥结婚了,她说,虽然生活依然清苦,但从农村到城里,还做了家庭主妇,心里还是非常满足的。...

佛教故事:少林故事:天降甘露

佛教故事:少林故事:天降甘露

天降甘露嵩山少林寺西边有座甘露台,这里有一个传说: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都城由平城(今大同市)迁到洛阳,跟随而来的有一批天竺国高僧,其中就有嵩山少林寺开山祖师佛陀扇多(《魏书?释老志》称跋陀)...

一切都会好的

一切都会好的

一切都会好的就在那天,我明白了要做一个母亲,不仅仅意味着要送女儿去学舞蹈和参加家长会,不仅仅是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准备可口的饭菜,还意味着不掩盖家里的问题,不假装一切都好。女儿7岁以前,我一直忙着...

陈健民:论往生之最低条件

陈健民:论往生之最低条件

陈健民:论往生之最低条件 无上甚深微妙论,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上师真实义《论往生之最低条件》陈健民金刚上师吾人学佛纵不能即身成佛,亦必求“带业往生”(林按:请参考文后按语)。古德为令...

佛教故事:法海搜珍:母女同婿·出弥沙塞律

佛教故事:法海搜珍:母女同婿·出弥沙塞律

母女同婿出弥沙塞律【经文】佛在舍卫城,时优善那邑有年少居士,出行嬉游,见一女人,名莲华色,色如桃李,女相具足,居士情生爱重,便娉为妇。婚后少时,妇便有身,送归母家,以待分娩,日满生女。夫以妇在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