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人物故事:子路为什么被剁成肉酱_子路被剁成肉酱的原因

子路是一名武功非常高的大将。子路拜孔子为师之后,孔子就说自己耳不闻恶声。因为子路武功非常厉害,以前无理谩骂孔子之人,就不敢对孔子出恶言了。

下面根据《史记》中记载,介绍子路之死。

子路曾经为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也就是采邑长官。

鲁哀公十五年,卫国发生内乱,卫灵公的太子蒉聩跟他儿子卫出公争王位,逼迫其外甥孔悝一同反乱。后卫出公逃往鲁国,蒉聩进宫继位,这就是卫庄公。子路即死于那次宫廷祸乱。

当时蒉聩作乱的时候,子路在城外,听到这个消息,他就骑马奔回,想去救卫出公。

在城门遇到子羔(也是孔子弟子),子羔告诉子路说:卫出公已经逃走了,而且城门马上就要关闭了,你还是赶快回去吧,不要为他遭受祸殃。

想不到子路说:食其食者不避其难。意思是自己食君之禄,就要忠君之事。他明知道回去很可能死路一条,但他还是坚持要去。

可见子路是非常讲原则的一个人,性情耿直,尽忠职守,有君子风范(但就子羔来说,我们不能说他不讲原则,孔子就此事赞叹过他明大义善保身)。

此处可以稍思维一下:当我们碰到这样的考验(暂且不论子路是否值得回城),从忠义上讲,必须要做,不能逃避,你是否会像子路一样大义忠君、恪尽职守呢?

接着介绍子路的故事。

子羔走后,正赶上有使者要进城,城门开了,子路就跟了进去。找到蒉聩,蒉聩和孔悝都在台上。

子路说:大王为什么要任用孔悝呢?请让我捉住他杀了。但蒉聩不许杀孔悝。

于是子路要放火烧台,蒉聩害怕了,叫石乞、壶黡到台下去攻打子路,当时斩断了子路的帽带,而子路是跟孔子学过儒家礼仪的,就说:君子可以死,帽子不能掉下来。说完从容不迫系好帽带。

这时候子路已经身受重伤,但临死还要端正衣冠。最后的结果是子路被斩成肉酱。

子路死后,孔子很伤心,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有时候吃饭有肉酱,孔子看见就难过地把肉酱盖起来不吃。这是睹物伤情。

从子路的公案可知,真正的深信因果,不是仅仅看他的结果,而是以当为还是不当为这方面去考虑。

摘自:《莲宗祖师教言专题选讲》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净土解行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如何读诵佛经?

如何读诵佛经?

读诵佛经,一定得至诚恭敬,如是方可消业障、开智慧。如果漫不经心,甚或污手翘腿等不敬,不唯难获利益,而其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是故,诵经前,宜将经文的生字查找认熟,然后,宁静片刻,徐徐读诵,念兹在兹...

净土法门法语:无为而无所不为,无所不为而无为

净土法门法语:无为而无所不为,无所不为而无为

1、我们净土宗是用执持名号这个方法修禅定,「一心不乱」就是禅定。如果这个法门与戒定慧不相应,这就肯定不是佛法。所以我们要拣别它是不是佛法,这是很简单的一个方法:它与戒定慧相不相应?相应是佛法、是正法...

星云大师:金碧峰禅师与玉;钵的故事

星云大师:金碧峰禅师与玉;钵的故事

佛教在印度或中国,有不少关于钵的故事,能否为我们开示?有关钵的故事,最脍炙人口的就是金碧峰禅师与玉钵的故事。金碧峰禅师是一位道行高深的行者,他对世间一切都不贪爱,唯独对一只玉钵爱不释手,每回他都会先...

四个弟子

四个弟子

四个弟子佛陀在舍卫城讲解佛法的时候,有一次,他的四位弟子听完他的讲解,结伴来到一个僻静的地方。那时正是盛夏,暑热难当,所以他们坐在一棵壮硕茂盛的石榴树下乘凉,并互相交换各自修习佛法的心得。说著说著,...

佛教故事:感恩的小故事:感恩屈辱

佛教故事:感恩的小故事:感恩屈辱

感恩屈辱无须惊诧,毋庸费解。是的,我感恩屈辱。那年,我14岁,高小一毕业,父亲便作出了我命运关头的第一次重大安排:跟我牧羊的表哥去作小放羊。那时年龄虽小,但我知道,我参加初中考试的成绩绝对一流,尽管...

持名念佛四十八法

持名念佛四十八法

清 妙空大师[编者按]妙空大师的持名念佛四十八法,是净土行者必读的宝典。其内容涉及到持名念佛的原理、原则、心态、方法、境界、妙用等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备。我等念佛人,在一切时、于一切处、处一切人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