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第七章

结论 第七章

阴德要积得深广,才能受用,才有力量转变命运。不积阴德,我们就会随著过去世所造的业力流转,这就是被命运限制住了。

广积阴德最好,因伪遗留书本给儿孙,儿孙未必能读。留财富给子孙,常反而害了他们,使他们好吃懒做。

我们必须深深体会到:我们人生总难免一死。一旦大限到来,一切东西都无法保留住。纵使自己的身体,仍然会舍弃,何况那些身外之物呢?一个人死了以后什么东西都不带走,而只有带走自己今生所做的善恶业,随著这善恶业去投胎受生(参见孛经抄)。所以古人说:

‘一日无常到,

方知梦里人,

万般将不去,

唯有业随身。’

不要以为财富是你所拥有的。财物是‘五家’所共有的。那五家呢?盗贼、水灾(天灾)、火灾(人祸)、官府、败家子。告诉你,如果你没有广积阴德,当心这五家随时都可发生在你身上。你何不趁早利用这会朽坏的财物来做永恒的功德呢?财物太多别人看了会眼红嫉妒,肖小之徒知道了可能会做出对你不利的事情。可是阴德和智慧没人抢得走,最保险。而且阴德和智慧对于你的子孙和来世帮助太大了。不然,易经上怎么斩钉截铁地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为什么一般人大都‘富不过三代’,而范仲淹的家族竟能兴盛了八百年而不衰呢?因为一般人大都不懂得行善,而且无时无刻不在造恶念恶业,所以容易出败家子。一出了败家子,你再多的财富也完了。可是范仲淹不同,他积得阴德太多了。他当宰相,可是他死后,他家人却居然没有钱买棺材。因为他平时把所有的钱财都拿去救助贫困了。假如你也好像范仲淹先生这么做,你的子孙也一定会发达的!

行善贵在及时努力。我们大家现在就开始积阴德吧!否则恐怕会太迟了。因为生命无常,我们并不知道死神何时会来临,所以应该趁早修善积福。

‘心田种德急修持,

生死无常不可期。

窗外日光弹指过,

为人能有几多时?’—宋士元

‘一年又一年,渐渐改容颜。始作儿童戏,看看白发全。

莫造来生孽,回头种福田。休待无常到,修行早向前。’—缺名

今天我和诸君所谈的改造命运原理比起佛经解脱生老病死的智慧,可是小巫见大巫。盼望诸君读了这本书以后,不要就此自满,发心去精研教典、深入经藏,你将来的成就才是不可限量的。谨在此恭祝大家法喜充满,福慧双修!

附注

注一:‘知由善因生善果,知因恶因生恶果,恶远恶离矣。’(涅槃经)

注二:劫是印度最长的一种时间单位,一小劫合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一劫合计十三亿四千四百万年。

注三:‘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诗经)

注四:‘天难堪,命靡常。’(书经)

注五:‘天作孽,犹可造;自作孽,不可活。’(书经太甲)

注六:‘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书经)

注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注八:‘吉凶消长.........’(易经)

注九:‘善则获福,恶则受殃,天之所疾,祸无久迟,阴德虽隐,后无不彰。是故圣人,化恶授善,莫不蒙祐。’

注十:‘上帝临汝,日监在兹。’(诗经)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减算则贫耗,多逢忧患......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记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电神亦然。’(太上感应篇)

注十一:‘非天夭民,民终绝命。’(书经)

注十二:‘一切福田,不离方寸。’(六祖坛经)

注十三: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心之念恶,即行即施,于彼受苦,轮轹于辙。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心之念善,即行即为,受其善报,如影随形。’(忠心经)

注十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华严经)

注十五:‘相从心生。心有善恶,有厚薄,而相之休咎系焉。’(陈希夷心相编)

注十六:

‘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

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陈希夷心相编)

注十七:‘心能造作一切业,由心故有一切果。如是种种诸心行,能生种种果报。’(正法念处经第二十卷)

注十八:‘一切众生,系属于业,随业自转,以是因缘有上中下差别不同。’(业报差别经)

注十九:‘乐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地藏经地狱名号品第五)

注二十:‘一切众生所作业,纵经百劫亦不忘;因缘和合于一时,果报随应自当受。’(光明童子因缘经卷第四)

注二十一:‘美有三种:一者现受(报),二者生受(报),三者后受(报),此三种业中,一一皆有定与不定。’(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下)

注二十二:‘若人行道,常好坐禅,观心无心,法不住法,是名大忏悔。’(宗镜录卷八十六)

注二十三:‘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易经)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日本流行生姜御寒法

日本流行生姜御寒法

据日本Record Japan网站近日报道,日本流行生姜御寒法。生姜通常用来调味,调制成蘸料或作为配料,但在日本,生姜却成为备受瞩目的养生食材主角。近年来,日本“生姜族”日益壮大,以年轻女性居多,她...

禅宗大德故事:圣僧的故事

禅宗大德故事:圣僧的故事

圣僧的故事这不管是谁,造了罪就要堕落,后来咸丰皇帝的母亲死了,给儿子托梦,说:我为了生你,血气冲了天地,要堕落。咸丰皇帝就请宫里一百个喇嘛和尚,一百个道士天天念经,因为这些喇嘛和尚吃荤哪,念了好多天...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十五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十五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十五集) 尊敬的法师,各位同修大德,大家早上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请大家打开经本的第二品,我这个经本是第四页倒数第二行: 【舍兜率。降王宫。...

在家居士不小心犯戒后,应当如何进行补救?

在家居士不小心犯戒后,应当如何进行补救?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80.你们要精进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80.你们要精进

80.你们要精进佛陀和比丘位到达娑罗树林时,已是傍晚时份。佛陀着阿难陀在两棵娑罗树之间稍作清理,让他在那儿躺下。佛陀侧卧着,头顶向北。所有比丘都围在他身边坐着。他们都知道佛陀当夜便要进入涅槃。佛陀向...

释门法戒录:信愿真诚 蒙佛接迎 (刘宋 昙远)

释门法戒录:信愿真诚 蒙佛接迎 (刘宋 昙远)

信愿真诚 蒙佛接迎 (刘宋 昙远)南北朝(刘宋)沙门昙远,庐江人。父名万寿,曾任御史中丞。昙远信奉佛法很虔诚,持菩萨戒。元嘉九年(公元432年)他十八岁,父亲去世,悲伤过度,神志几乎失常。每天除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