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卅六回

第卅六回

(3)布施、戒、定、慧

「关于那个导致心不真的私心──『我』,我们还没说完。」大师顿了顿,继续说:「几乎每个人最初行善修法时,都是有『我』的成份,这个『我』有时也会跟『慈悲』混杂在一起。于是佛陀教我们『布施』,以便放下对东西的占有私欲,关怀别人的福利,这有助于消除自私心。」

「但是,师父,很多人行布施,不是也为了得到善报而做吗?那不也是在巩固私心?」

「你记得爬梯子的比喻吗?」

「记得。」

「佛陀的善巧就在此。要一个人一开始就像大圣人一样完全无私地奉献是很难的事,所以佛陀不反对,甚至鼓励弟子们给自己累积功德。」

「佛陀手段高明!」

「这也不是手段,是如实。本来行善就有功德,佛陀只是说明自然界的现象,作为众生提升的推动力。佛陀也只是说真实语而已呀。」

「接着呢?」

「接着是守戒。居士守五戒、八戒,出家人守出家沙弥戒、具足戒还有修种种德行,例如慈、悲、喜、舍、恭敬师长贤人,让弟子们不犯太大的过失,因为一些过失如杀父杀母等,一犯了就会下地狱,等到消了业障后,才可能在『法』上得到突破性的进步。其余如一般的杀生、偷盗、淫人丈夫妻女等,都会造下很深重的业,不只阻碍修行,也会给自己给社会带来很多困扰。」

「那么一个人守戒之后,是否就放下了布施?」

「不,而是放下最初较低层次的布施方式与心态,以更纯净的心、更有慈悲的心、更无私的心去布施。同时布施的内容,也更丰富更有价值。开始时,一般人只能给物质上的布施。当一个人在『法』上有所成长时,他便能够且懂得行无畏施及法布施。简单来说,给人消除恐惧、给人安慰信心所做的行动都属无畏施。师父教你『法』,则是在给你法布施。」

「为什么法布施是更高层次的布施呢?」

「阿明啊!如果你饥饿,别人给你一口饭,那恩情如何?」

「一饭千金!」

「那么如果有人教你如何耕种,如何制造粮食,如何寻找粮食,那恩情又如何?」

「那恩情可大了,不能比的。」

「为什么呢?」

「因为给我一口饭,只解决我一时的问题,教我耕种、自己赚取生活,是让我自己学会解决生存的根本问题,那是完全不能相比的。」

「对。法布施也一样。给人财布施,只解人一时的问题,其实也是让别人的善业成熟为善果。法布施却是教人行善因,有善因就会有善果。因果真实不虚啊!」

「所以教人不杀生、不伤害生命,比救人一命、医人病痛更殊胜。一是治因,一是治果?」

「可以这么说。但也有好多医生大夫在救人医人时,也教人不杀生、不伤害生命的。所以他们同时是果也是因了。」

「那么佛陀教了布施、守戒修德,接下来又是什么呢?」

「是修定与修慧。」

「不能跳级吗?」

「基本上都是次第修学的,却也都串在一起的。若说树根是布施持戒,树干是定,树叶、花与果就是慧,你想它们是怎么相互成长呢?」

「我明白了,从小树到大树,根、干与枝叶是分不开的。根是基础,提供水份养料,干为输送与增高的作用,好让枝叶能得到阳光,能制造食物,再输送下去让根得以加深加强。所以守戒会帮到修定,修定会帮到修慧,慧又会加强、提升我们的戒对不对?」

「对。今天你的听闻是闻慧,你去思考得来的理解叫做思慧。这闻慧与思慧给你正见、正思惟,教你如何去布施、守戒、修行。往后修成了定,再以定力去观照世间的真相,生起超思惟的观慧或禅慧。那禅慧是有不同层次的分别,最高的层次是圣道,让你彻底断除杂染烦恼。到时你的戒就毫不费力,更自然,完全轻松自在,是不退转的戒了。戒、定、慧之间的关系简单说就是如此。」

(待续)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满一上师:密宗修持知识问与答

满一上师:密宗修持知识问与答

满一上师:密宗修持知识问与答 问:何谓密教?如何理解密教之“秘”? 师:密教者,大日如来身口意三种之业用,其体性功德微妙不可思议,它依诸佛圣及上师的加持,修直下与佛果境界相应的瑜珈观行而期即身成...

家具搬家选日子也有必要 选个吉日开开心心迎接新成员

家具搬家选日子也有必要 选个吉日开开心心迎接新成员

一般我们在搬家的时候,可能会丢掉一些不用的家具,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添置新的家居,而这个时候比较讲究的人就会特意的去选择一个吉日来做这件事情。那家具搬家选日子该怎么选呢?其实不妨也可以参考9月份的搬家吉...

佛为众生 茶蕴万象

佛为众生 茶蕴万象

中国茶道是东方文化的瑰宝,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沉默、一种忧伤、一种落寞。也可以说是记忆的收藏,在任何一季节里饮茶,每个人都宛若一片茶叶,或早或晚要融入这变化纷纭的大千世界。在融会的过程中,社会不会刻意...

装病的狮子

装病的狮子

装病的狮子一只狮子因年老体衰,无力觅食,便决定运用计谋。它回到洞里,躺了下来,假装生病地呻吟着,让大家知道它病了。野兽们都表示同情,一个个到洞里来探望,狮子就一个个把它们吃掉了。狐狸也到狮子那里去,...

如孝法师:要尊重善知识

如孝法师:要尊重善知识

一切的烦恼都经不住细化,一切自己性格上的盲点也经不住细化,每个人的性格就是修行中的障碍。所以一定要尊重旁边同行的善知识,这就是你最大的一个资粮,无论是伤害你的,或者成就你的。伤害你的也是在教化你某一...

看破无常是逃避现实吗?

看破无常是逃避现实吗?

佛教常说的“无常”,是世间的真相,是人生的实质。所以,认识无常非但不是逃避现实,恰恰是要我们认清人生最大的现实,整体的现实。世人总是将无常当做人生障碍,当做破坏幸福的无形杀手,那是自身错误观念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