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弱者

在这世上有很多弱者,他们需要帮助。佛在世时,特别关心病比丘。

一个越战士兵给旧金山的母亲打电话:母亲,战争结束了,我要回家了。 母亲很开心:孩子,那你赶快回来,我们等着你呢。 但她儿子提出了个条件,请家里准许他带回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一条腿的生死战友,并强调他实在没有地方去。

他母亲告诉他:这样一个残疾人,会给我们带来很大负担的,会干挠我们正常生活的。你赶快回来,把那个人忘掉,他会自己找到活路的。

这时,士兵挂掉了电话。几天后,旧金山警察局打电话给士兵的母亲,说她儿子从高楼上坠地而亡,是自杀。他母亲赶往旧金山,并痛苦地发现:一条胳膊一条腿的不是她儿子的什么战友,而正是她自己的儿子。

中国古代有个老和尚,由于德高望重,门下信众甚多。有次,他收了一个好吃懒做的徒弟,不仅如此,这徒弟还不服管教,毁坏戒律。

为此,其他徒弟都很生气,要师傅赶他走。他们以为,他会坏了整个僧团。

但是,师傅就是要收留那混僧。

徒弟们很生气,集体到师傅前说:师傅,如你不开除那混僧,我们要集体离开。

但他们的师傅就是不开除那徒弟。

弟子们愤怒了,纷纷离去。

十几年后,那混僧成了大器。后来,人问老和尚为何那么做。他说:100只羊,走失一只,我们找的不正是走失的那一只吗?

所以说,我们要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

有人会说,那么多弱者,我能帮助得过来吗?对这问题,我想再讲一个小故事:

一天,大雨过后,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看见沙滩上有许多小鱼儿,它们在跳着,面临着死亡,但他无动于衷,一直散步。

一会儿,来了一个小女孩,她看见被搁浅在沙滩上的小鱼儿,好悲惨,不忍它们等死,就一条一条捡起来,一条一条放回海里去。

那男人走过来问她:小姑娘,沙滩这么宽、这么广,沙滩上的鱼儿这么多,你捡得完吗?

小姑娘答道:我知道。

男人:那你为什么还做这事呢?你做的这事,谁又在乎呢?

小姑娘指着手上的一条小鱼认真地说:这条小鱼在乎。

有次,一个恶贯满盈的屠夫突然心血来潮效仿别人拟供请玄素。很多人想,玄素肯定是不会去应供的。但他去了。人问他为何。他说:佛性平等,贤愚一致,可度者,我即度之,有何差别。

是的,弱者很多,能帮一个是一个。

但要强调的是,弱者最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教训。

一个小孩落进深水里。这时,一个大人跑过来,冲着小孩:屏住气,躺在水上,浮着。还要小孩,脚这么划,手那么划,头要露出水面。但是,小孩还是沉下去了。因为这个时候,他需要的是救助,而不是教训。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楞严经述旨卷第七

楞严经述旨卷第七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淮海参佛弟子蕴空居士陵西星述旨广陵后学 龚延庚 校定△摄持轨则第二十四承前卷阿难问摄持轨。则前示内摄。此示外摄。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至)张于门侧左右安...

为何要供养三宝?

为何要供养三宝?

供养三宝是种福田的方法之一,属于修恭敬心的“敬田”。当佛陀还在人间时,人们会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供养僧团和诸佛菩萨,称为“四事供养”。因此供养的意义有二层:一是以能舍、喜舍的心取代悭贪吝啬,成就...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二十集)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二十集)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二十集) 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好。我们今天是研习《孝经》最后一天。今天要讲的是最后一章「丧亲章第十八」。「丧亲章」这一章是讲到孝子父母过世,应如何来做好送终,办理丧...

文殊菩萨指示念佛是诸法之王,“七佛之师”—文殊菩萨劝念

文殊菩萨指示念佛是诸法之王,“七佛之师”—文殊菩萨劝念

文殊菩萨指示念佛是诸法之王 法照,唐代圣僧,为净土宗四祖,约生于公元747-821年间。法照大师的一生有许多神奇殊特的感应事迹。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迁居衡州(今湖南衡阳)的云峰寺时,一日...

佛教故事:尼弥王的故事之三

佛教故事:尼弥王的故事之三

尼弥王的故事--三上一集说到,玛咖贴哇王离皇宫之后,就出家成为隐士,行四梵住,他证了禅定,往生后,转世到了色界天。玛咖贴哇王当在色界天的时候,都有观察自己的后代,看到自己的王族血脉都连续不断地出家,...

达真堪布:看见他错了以后……

达真堪布:看见他错了以后……

达真堪布:看见他错了以后…… 《百业经》里有一则公案:有位比丘尼,曾经说另外一位比丘尼象狗一样,结果她自己在五百世中转生为狗。她只是随便顺口说了一句,看似是微不足道的行为,却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