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看开:凡事要能虚怀若谷

凡事要能虚怀若谷

有个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

释圆笑了笑,问道:你走南闯北十几年,真的没能找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老师吗?年轻人深深地叹了口气说: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啊,我见过他们的画,有的画技甚至还不如我呢!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说完便吩咐一个小和尚拿了笔墨砚和一沓宣低来。

释圆又说:老僧的最大嗜好,就是爱品茗饮茶,尤其喜爱那些造型流畅的古朴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年轻人听了,说:这还不容易?于是调了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了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到了那茶杯中去。年轻人问释圆:这幅画您满意吗?

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你画得确实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了位置。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壶往茶杯里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的道理?释圆又微微一笑,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又怎么能注入到你的杯子里去呢?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啊。

刚才还有些高傲自大的年轻人,听了释圆的话立时顿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江海能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它首先愿意身处低下。要想拥有百川的事业和辉煌,首先应拥有容得下百川的心胸和气量,这也是一种自知之明。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五十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五十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五十集) 尊敬的诸位菩萨、诸位大德,大家好,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请大家看经本,第一百三十面第一行,中间开始看起,这...

净土法门法语:清净心、平等心处理一切法

净土法门法语:清净心、平等心处理一切法

社会上千变万化这个相,你看到了、你听到了,一定要晓得虚妄的。这相在哪里?相已经过去了,过去再不回来。昨天,能把昨天找回来吗?上午,能把上午再找回来吗?找不回来了。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全过去了,过去的再...

佛教故事:法海搜珍:我身有无·出大智度论

佛教故事:法海搜珍:我身有无·出大智度论

我身有无出大智度论【经文】有人远行,独宿空舍,夜中有鬼,担一死人,来至其前;复有一鬼追来瞋骂,谓死人是我物,汝忽担来,是何道理?先鬼言:『此是我物,我自当持来。』后鬼言:『是死人实我所有。』二鬼各捉...

煮一碗茶汤 参生活禅

煮一碗茶汤 参生活禅

生活禅为赵州柏林禅寺净慧法师所提倡,是禅宗思想在现实生活条件中的具体表现,它默契了人间佛教思想,强调了禅最精要的内容:在生活中体味禅悦,在禅悦中落实生活。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具体的茶事实践过程,同...

吴太夫人

吴太夫人

吴太夫人(明)古吴沙门智旭随笔吴城陆湛源居士。至洞庭东山吴凤林家。其家为营素供。吴母时年九十四岁。偶至厨下。因问为何营此素供。婢云请陆相公。又问陆相公年几何。婢云年五十四。母惊叹曰。渠年五十四便已茹...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十六节 帮助孤苦伶仃,使他们得到快乐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十六节 帮助孤苦伶仃,使他们得到快乐

第十六节 帮助孤苦伶仃,使他们得到快乐由于对生活的厌倦,乌帕拉瓦尼来到了佛陀居住的库特科罗讲堂。她为自己一生感到羞愧,显得十分颓废、失意。她唯一的希望就是单独面见佛陀,倾诉她的遭遇,并加入僧团。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