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看开:凡事要能虚怀若谷

凡事要能虚怀若谷

有个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

释圆笑了笑,问道:你走南闯北十几年,真的没能找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老师吗?年轻人深深地叹了口气说: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啊,我见过他们的画,有的画技甚至还不如我呢!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说完便吩咐一个小和尚拿了笔墨砚和一沓宣低来。

释圆又说:老僧的最大嗜好,就是爱品茗饮茶,尤其喜爱那些造型流畅的古朴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年轻人听了,说:这还不容易?于是调了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了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到了那茶杯中去。年轻人问释圆:这幅画您满意吗?

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你画得确实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了位置。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壶往茶杯里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的道理?释圆又微微一笑,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又怎么能注入到你的杯子里去呢?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啊。

刚才还有些高傲自大的年轻人,听了释圆的话立时顿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江海能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它首先愿意身处低下。要想拥有百川的事业和辉煌,首先应拥有容得下百川的心胸和气量,这也是一种自知之明。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慧广法师:忏悔的理论与方法 第三章 中印忏悔法的异同

慧广法师:忏悔的理论与方法 第三章 中印忏悔法的异同

第三章 中印忏悔法的异同第一节 忏悔的次序从前章的叙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印度)佛教所建立的忏悔法有三种:作法忏、取相忏、无生忏。而这三种忏法中,又以无生忏为究竟。那么,如果我们有了过错,比方...

徐足之:被祭祀的亡人能得到什么利益?

徐足之:被祭祀的亡人能得到什么利益?

问:一直喜欢探究一些宇宙和人生的奥秘。记得去年的某个时候,在重读霍金《时间简史》后,又读了一些与宇宙奥秘有关的书。象《果壳里的宇宙》,《时间的形状》等,期间也读了《西藏生死书》及其他一些佛教书籍。突...

宽运法师:菩提眷属 和乐家庭——佛化婚礼的意义

宽运法师:菩提眷属 和乐家庭——佛化婚礼的意义

菩提眷属.和乐家庭——佛化婚礼的意义近年佛化婚礼日渐流行並普及,以下两个有关佛化婚礼的问题,是最近(1月14日)接受《香港商报.文化东方周刊》访问时所作之回答,感覺颇有意思,现特别刊出,期与诸网友、...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孙瑾孝感天晴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孙瑾孝感天晴

孙瑾孙瑾,是元朝时代的孝子。侍奉父亲及继母,竭尽心力,表现至诚的孝行,颇为当时人民所称道。父亲去世以后,棺柩停在家中四年,他忧伤万分,整日衣不解带,每天只吃稀粥,断绝荤腥,虔诚的念佛诵经,以期父亲魂...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141)“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141)“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正是末法时期,本师释迦牟尼佛是特别为了我们这个末法时代的众生而开示药师佛法门的。由于佛陀不会作妄言,...

钟茂森博士:人死后再投胎转世的几个有趣案例

钟茂森博士:人死后再投胎转世的几个有趣案例

钟茂森博士:人死后再投胎转世的几个有趣案例 钟茂森博士《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第二集)》 人之所以忘记自己的前世,是因为他在投胎以后,在母亲体内做胎儿会受很多的折磨、痛苦。最近我们看了一个医学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