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印中通授禅师悟道因缘

阳山松际印中通授禅师,磬山天隐圆修禅师之法嗣,俗姓严,乌程人。通授禅师十七岁投道场山落发。后投天隐圆修禅师座下参学。圆修禅师令他看赵州狗子无佛性之话头。通授遂谨遵师教,猛力参究,朝夕不怠。用功既久,一天早晨,通授禅师正在用功,忽然听到窗外画眉鸟在啼叫,当即便豁然大悟。

通授禅师得法后不久,即继承磬山之法席。上堂之日,通授禅师道:

门对千峰碧,溪沿一迳幽。

更求玄妙旨,拨火见浮沤。

通授禅师因参赵州狗子无佛性之公案而开悟,后来他曾就此公案,提唱云:赵州这个无字,十人五双疑著。可怜自家性命且无知,犹向狗边讨是非。

通授禅师性情恬淡,厌于应对。在磬山住持不久,即辞去法席,隐居于苏州阳山。因为他所隐居之处,幽远深僻,人迹罕至,故前来问道者希。曾有《三玄三要颂》传世。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自身简易运动排毒计划!

自身简易运动排毒计划!

人体内其实有多毒素存在,这些毒素来自人体消化和代谢过程中的副产物(不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废物质),而“排毒”就是这些废物质的正常代谢过程!人体的自然运作机制会藉由各种排毒管道:皮肤、肠道、肾脏、肺脏等,...

佛识慧集:三四 无缘大慈

佛识慧集:三四 无缘大慈

三四无缘大慈无减。成就了佛果之后,其功德尽未来际不会减少。无痴。无愚痴。是三善根(无贪、无瞋、无痴)之一,因为它们是生无量善法的根本,故名善根。无念。无有妄念,正念的别名。无贪。心无贪欲,三善根之一...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蒋世不忘前世事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蒋世不忘前世事

蒋世不忘前世事河北省武强县西南,召什村,有刘寿的女儿,生下来就能说话,现已五六岁;自说前生是献县镇上村人,活了六十六岁,在民国十七年三月死,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家中的情形,说得一点不错。有一次与他...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处事名言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处事名言

小名言1.看穿但不说穿。很多事情,只要自己心里有数就好了,没必要说出来!2.高兴,就笑,让大家都知道。悲伤,就假装什么也没发生!3.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 ,对别人要宽容 ,能帮就帮, 千万不要把人逼...

求欲经

求欲经

求欲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婆只尸收摩林鼻量鹿野苑中。彼时尊者舍利弗告诸比丘。诸贤。世间有四种人现可知。云何为四。此诸贤。或有人内有求欲。彼内有求欲。不知如真。此诸贤。或有人内有求欲...

抄经最后加上补缺真言(百千印陀罗尼),功德增百千倍?

抄经最后加上补缺真言(百千印陀罗尼),功德增百千倍?

《百千印陀罗尼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陀罗尼名百千印。汝等应当受持。所谓归命面貌广大顶出真金光明幢如来。归命释迦牟尼如来应正等觉。即说根本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