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印中通授禅师悟道因缘

阳山松际印中通授禅师,磬山天隐圆修禅师之法嗣,俗姓严,乌程人。通授禅师十七岁投道场山落发。后投天隐圆修禅师座下参学。圆修禅师令他看赵州狗子无佛性之话头。通授遂谨遵师教,猛力参究,朝夕不怠。用功既久,一天早晨,通授禅师正在用功,忽然听到窗外画眉鸟在啼叫,当即便豁然大悟。

通授禅师得法后不久,即继承磬山之法席。上堂之日,通授禅师道:

门对千峰碧,溪沿一迳幽。

更求玄妙旨,拨火见浮沤。

通授禅师因参赵州狗子无佛性之公案而开悟,后来他曾就此公案,提唱云:赵州这个无字,十人五双疑著。可怜自家性命且无知,犹向狗边讨是非。

通授禅师性情恬淡,厌于应对。在磬山住持不久,即辞去法席,隐居于苏州阳山。因为他所隐居之处,幽远深僻,人迹罕至,故前来问道者希。曾有《三玄三要颂》传世。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身在红尘中,人在世上练,修行人也需“拘小节”

身在红尘中,人在世上练,修行人也需“拘小节”

言行举止能表露出一个人的修养。可以说,除了外貌,修养是我们的一张“重要名片”。我们都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而第一印象往往取决于举手投足之间,甚至寥寥数语上。职场面试、男女相亲,甚至生意谈判等等,很多时...

烧香是上一支还是上三支?

烧香是上一支还是上三支?

上香是上一支还是上三支香?几乎所有的刚刚入佛门的人都会遇到。其实这只是一种形式,对于这种事相没有必要执着。上香到底是上一根还是三根?就看你的因缘,三根也行,一根也行,表法。有的地方上四根了也可以,也...

陈海量:可许则许

陈海量:可许则许

陈海量:可许则许 可许则许 --------陈海量居士缘起无我老居士感到兵连祸接,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老人家悲天愍人的心,不禁油然而生。于是每晚召集家里的人,在佛菩萨前礼拜祈祷;我也参与其间。他...

净土法门法语:他福报没有了,他也活不了了

净土法门法语:他福报没有了,他也活不了了

1 在现前社会,一个宴会,听说一桌酒席的菜几十万,我听到这个话都吓呆了。你想想看,今天世界上有多少穷苦的人三餐不继,怎么能忍心这样浪费?一桌酒席几十万,一般人一家四口一年的生活费,你一餐饭就吃掉了,...

沉香投资需谨慎 维护价值靠良心

沉香投资需谨慎 维护价值靠良心

 沉香,又叫琼脂、白木香、莞香,并不简单地是一种木材,而是一类特殊的香树“结”出来的混合油脂(树胶)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一块沉香的生成,需气候、环境、过程、时间、机缘等因素,是完全不确定的一...

百喻经--以梨打破头喻(三)

百喻经--以梨打破头喻(三)

以梨打破头喻原文: 昔有愚人,头上无毛。时有一人,以梨打头,乃至二三,悉皆伤破。 时此愚人,默然忍受,不知避去。傍人见已,而语之言:“何不避去?乃往受打,致使头破。” 愚人答言:“如彼人者,傲慢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