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大梅法常禅师悟道因缘

大梅法常禅师悟道因缘

明州(治所在今浙江宁波)大梅山法常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湖北襄阳人,俗姓郑。幼年即出家,从师子荆州玉泉寺。其容貌清峻,性度刚敏,具有超人的记忆力,凡百经书,一览必暗诵,更无遗忘。二十岁的时候,于龙兴寺受具足戒,后参礼江西马祖大寂(道一)禅师。

初礼马祖,法常禅师便单刀直入地问:如何是佛?

马祖道:即心是佛。

法常禅师言下大悟。

开悟后,法常禅师离开了马祖,前往四明(今浙江宁波市西南)仙尉梅子真昔日的隐居地,结茅隐修。

唐贞元年间,盐官齐安国师(马祖弟子)座下有位僧人,因在山上採集拄杖,迷路了,无意中来到法常禅师隐修的庵所。

那位僧人问法常禅师:和尚在此多少时?

法常禅师回答道:只见四山青又黄。

那位僧人又问:出山路向甚么处去?

法常禅师道:随流去。

那位僧人回去后,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盐官齐安国师。盐官道:我在江西时曾见一僧,自后不知消息,莫是此僧否?

于是便命令那位僧人回去招请法常禅师下山。法常禅师以诗偈回答盐官国师道: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

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后来马祖听说法常禅师在大梅山住山隐修,便派手下的僧人前住勘验,看他是不是彻悟了。

那僧问道:和尚见马大师得个甚么,便住此山?

法常禅师道大师向我道即心是佛。我便向这里住。

那僧故意试探道:大师近日佛法又别(大师最近讲法又变了)。

法常禅师问:作么生?

那僧道:又道非心非佛。

法常禅师道: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他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

那僧回去后,把勘验法常的经过向马祖作了汇报,马祖大声赞叹道:梅子熟也!

后来丛林中便称法常禅师为大梅禅师。

后来,庞居士(庞蕴,马祖在家弟子,一个开悟的大修行人)听说了这件事,也想前往大梅山一探虚实。一见法常禅师,庞居士便问:久向大梅,未审梅子熟也未?

法常禅师道:熟也。你向甚么处下口?

庞居士道:百杂碎。

法常禅师向庞居士伸过手来:还我核子来。

于是庞居士便默不作声。

从此以后,大梅法常禅师开始住山传法,道望日隆,四方学者争相参礼。

法常禅师曾上堂示众云:汝等诸人,各自回心达本,莫逐其末。但得其本,其末自至。若欲识本,唯了自心。此心元是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根本,故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心且不附一切善恶而生,万法本自如如。

这段开示,言简而意赅,既揭示了禅宗之大本,同时也暗示了大梅禅师当初入道之所在,以及他一生受用之所在,转机之所在。

识心达本是修行的基础,心不附物,不落两边,是修行的关要。二边不去,心存彼此,则与道相背。请看法常禅师接引夹山、定山二位禅人之公案--

一日,夹山与定山同行,言话次,定山禅师道:生死中无佛,即无生死。夹山禅师道:生死中有佛,即不迷生死。二人互相不肯,于是一同上山,参见法常禅师。

一见法常禅师,夹山禅师便问:未审二人见处,那(哪)个较亲?

法常禅师道:一亲一疏。

夹山禅师复问:那(哪)个亲?

法常禅师道:且去,明日来。

第二天,夹山禅师又问。

法常禅师道:亲者不问,问者不亲。

禅宗最贵情不附物,不立一法,不废一法。金屑虽贵,落眼成病。生死中无佛,即无生死,妙!生死中有佛,即不迷生死,亦妙!然而,若把二者打成两截,贵一贱一,即不妙矣。法常神师的回答真是精妙绝伦。二人互不相肯处,正是一亲一疏,不是两边,又是什么?争什么亲与不亲?难怪夹山后来自我反省道:当时失一只眼。

法常禅师入寂于开成四年(839)春秋八十八岁。临终前,法常禅师仍不忘向徒众开示即心即佛之宗旨。

一天,法常禅师告诉徒众:来莫可抑,往莫可追。就在这个时候,室中的鼯鼠发出吱吱的叫声,于是,法常禅师接着说道:即此物,非他物。汝等诸人,善自护持,吾今逝矣。

说完,便怡然而逝。

后世永明延寿禅师赞叹法常禅师云:

师初得道,即心是佛。

最后示徒,物非他物。

穷万法源,彻千圣骨。

真化不移,何妨出没。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法师:怎样才能获得身心的健康

星云法师:怎样才能获得身心的健康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四个过程,人身体有了病痛懂得要找医生治疗,但是只是希求身体上的健康是不够的,还要求思想上、心理上的健康,才能成为一个身心健全的人。怎样才能获得身心的健康呢? 一、要有正当的欲望...

大安法师:为破三轮故说净土

大安法师:为破三轮故说净土

为破三轮故说净土原 文此经起由,为破三轮故。三种轮者:一为破无常轮。有情无情皆是无常,令生觉悟,舍无常故。二为破不净轮。有情无情皆是不净故,生皈净土,莲华化生,舍胎胞血肉之身,破有情不净也。所居净土...

星云法师:参禅念佛想求神通就有毛病了

星云法师:参禅念佛想求神通就有毛病了

星云大师参禅念佛会有什么毛病呢?你想求神通就有毛病了,各位护法信徒们,学佛老老实实的,千万不能求神通,神通对你们不利呀!门口有人骂你,你听不到,你还是安心在这里听我讲经,假如你有天耳通,听到那个人在...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十二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十二

开示十二古代的佛教徒,现代的佛教徒,古代的佛教徒他在心地上聪明、有智慧,现在的佛教徒在外边聪明,能说能讲,所得的受益跟古代不同。古代得受益是实际的,现在是在语言上、分别上,也可以说是世智辨聪,八难之...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皈依证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皈依证

皈依证信仰佛教必须三宝具足!佛宝是指己修行而至福德、智慧圆满究竟的人。法宝是指修行成佛的方法和道理。僧宝是指正在修学佛法,并协助他人修学佛法,护持众生修学佛法的人。唯有三宝齐备才是完整的佛教。如果不...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旅行者与骆驼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旅行者与骆驼

有个旅行者长途跋涉来到了沙漠,当地人告诉他,要过沙漠得买一头骆驼,不然很难走出沙漠,旅者看看了骆驼这个蠢笨的家伙,狡黠地一笑,腹议:哼!别想骗我的钱财,全国各地我几乎走遍,什么样的危险我没见过,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