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因果故事:因有三事未了死后找阎王讲理,却被判入饿鬼道?

曾有两位老朋友,十多年没见面了,在一个偶然机会中相遇。甲已经信佛多年,乙尚未信佛。十多年的老朋友未见面,一但见面就畅谈不完,谈到最后,甲就劝乙:我们到了这个年纪应该要信佛了。乙一听:唉!信佛,这事情还用你讲?信佛当然是好,可是我们现在才五十岁上下,俗语说:人生五十五正是下山虎世间还有好多事等着我们做呢!怎能跑去学佛呢?

甲又劝说:我们现在这年纪信佛已经迟了,想到老了才学佛,这完全是错误的观念;你是我的好朋友,我觉得佛法好才劝你的。乙答说:学佛好是好,等过几年再说吧!我还有三件事没做心不安呀!第一、我的父母死了,尸骨还没有入土。第二、男未婚、女未嫁,还没帮儿女找好物件成婚,父母的责任未了。第三、家产还没分配,怕我过往后,儿女因钱财起纷争,就不好了。等我把这三件事都办好了,自然会来学佛,那时再谈不迟!

甲回说:你三件事未了,我也是父母未入土,儿女们尚未婚嫁,财产也没有分配,我一样学佛啊!何必一定要等三件事情都办完才学佛呢?学佛宜早啊!乙又:像你那样学佛不彻底、不究竟,我若要学佛就一定先将所有事情安排好好的,到时就能一心学佛,不用拖泥带水的。乙很固执,好话不听,说罢两人就分手各自回家了。

可是还没过几天,乙的儿子就哭哭啼啼的来找甲这位士伯,说他爸爸死了,临死时交代他来找世伯帮忙安排后事。甲乃义不容辞地赶去处理丧事。一到朋友家,看到这位老朋友,两腿伸直,眼睛瞪大,甲感慨得说了四句偈:我的老友名阿牛,劝君学佛说三头;可怜三头事未了,阎王已来把命勾。

乙死的心有不甘,灵魂到了阴曹就与阎王讲道理。乙说:阎王啊!你怎么这么急要我来?我有三件事情还没了呢!你应该事先通知我,我赶快把事情办好就来。没通知我就要我来,太不合理了吧!

阎王一听就对乙说:怎么没通知呢?我早已亲手发给你三封信了!

乙:三封信?怎么一封都没收到?

阎王:胡说!三封都是挂号信,你早已收到了。

乙:那到底是哪三封呢?我的确没收到啊!

阎王:你实在蠢的可怜,我告诉你吧!于是阎王就耐心地问:你的假牙什么时候装的?

乙:我的牙齿三十八岁就蛀了,痛的没有办法,忍受不了,四十岁时就只好装假牙了。

阎王:那就是给你的第一封信嘛!

乙:这就是第一封信啊!那第二封信是什么呢?

阎王:你什么时候戴老花眼镜?

乙:四十五岁时报纸实在看不清楚了,那时就开始戴眼镜。

阎王:那就是给你第二封信了呀!

乙:那第三封信呢?

阎王就问他:看你头发都白了,今年几岁啊?

乙:五十二岁了!

阎王:这就是给你第三封信啊!三封信你都收到了,现在你服不服呢?这里没有人情,只看你的善恶业,给你苦乐报!

乙无可奈何的说:虽然事情没有完成,阎王您已经给我三封信了,我不来也没办法了,只好听阎王也判办了。唉!我错了,未听老友劝我学佛,太迟了啊!

接着阎王就叫判官查一查乙在世上的善恶业,判官回答:此人在世只知道挣钱、只为自己儿女,一点善事功德都不做,世间有灾难毫无同情心救济别人。他挣的钱虽不是偷来的抢来的,可是他不知道钱财要取之社会,用之社会,发了财不知回报社会,反贪吝不舍、漏税、逃税,盗了国家的税收。名副其实是个守财奴。阎王一听十分愤怒,就判定说:这种自私自利、为富不仁的人,把他打入饿鬼道。世上就有这种富而贪吝的人,贪吝将来就遭受饿鬼报。

反省:

富贵又是如何得来的呢?从布施来。既然前生知道行布施,得到今生富贵的好报,应该可以好好享受果报,再布施一分福报济贫,怎么反而变的贪吝,感召来世的饿鬼报呢?因为每一士各有种种不同的因缘。好像前世是个贫穷人,在某种善缘下,曾发一念至诚心跟随别人行了布施,或供养三宝;今生仍得富贵的福报。但毕竟未闻出世无生之法,没有以此供养的功德回向佛果菩提,还是人天法,只得到人世间的富贵而已。

要知道,一得人间的富贵,就会沉迷在财色名食睡这五欲之中。欲望就好像碱水,永远不能止渴;任你怎样富贵还是不知足,总不会嫌多的,愈多愈好,只有进没有出。到这时人就昏迷了,变地贪吝不舍。一切的财物本来是活宝,到了手中,就收藏起来变成死物,社会上不能流通了;由于一个人的贪吝,别人也跟着受苦,所以就遭饿鬼这种恶报,因果则就是如此。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大难不死 意外获得足以致富的特异功能

大难不死 意外获得足以致富的特异功能

特异功能可能受到鬼神灵力加持故有预知之特异功能一次意外足以致富大难不死获特异功能 信不信由你人类总希望能预知未来,波兰一名男子便是因为能预知人的死期而致富;但保险公司却因他而大伤脑筋!这男子是六十八...

星云大师:第十七节 频婆娑罗王俗利劝诱

星云大师:第十七节 频婆娑罗王俗利劝诱

第十七节 频婆娑罗王俗利劝诱既已舍弃国家,又和二位大臣告别的太子,渡过恒河的急流,经过灵鹫山,进入摩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王舍城中的人民,见到太子那高雅奇伟的相貌和风度,有的止足而观,有的在后面跟随,...

楞严经通议卷九

楞严经通议卷九

楞严经通议卷九二色界四禅天,分二:初列示当界因果之相,分四:初禅三天,分二:初列示其相,分三:初梵众天: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能,但能执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

三杯素鸭

三杯素鸭

材料:素鸭600公克、姜100公克、辣椒2条、九层塔100公克调料:酒1杯、酱油1杯、味素1匙、黑醋1匙、糖2匙、麻油1匙要领:素鸭块与调味料先以大火炒才会入味、入色。做法:1、素鸭切块,姜切片,辣...

口里念着糊涂咒,心里想的贪瞋痴,怎么有用?

口里念着糊涂咒,心里想的贪瞋痴,怎么有用?

文 / 梦参老和尚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鲁迅一生孝顺母亲

鲁迅一生孝顺母亲

鲁迅(1881—1936)的母亲姓鲁,出生于绍兴乡下一个封建家庭。鲁迅去南京求学时,母亲给他订了亲。女方叫朱安,是个没有文化的缠足姑娘。鲁迅请求退聘。但他母亲坚决不同意,说退聘有损两家名声,会给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