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故事:顾横波的故事

明末清初鼎鼎大名的秦淮八艳中,顾横波1619年-1664年)是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她曾堂皇受诰封为一品夫人,柳如是陈圆圆亦有不及;同时,她也是最受争议的一位----据说先有一位与她私订终身的才子由于她的背盟殉情而死,后来她那仕于明朝晚节不保的丈夫龚鼎孳每谓人曰我愿欲死,奈小妾不肯何,俨然一个红颜祸水,不是害人性命就是毁人名节,与多数人印象中秦淮八艳的侠骨柔肠,深明大义迥然有异。着名史家孟森先生尝作《横波夫人考》一文,对龚顾之人品大大不以为然,认为夫妇二人皆是势利无耻之徒,利欲熏心之辈。曾被誉为礼贤爱士,侠内峻嶒的横波夫人,真就如此不堪吗?

顾横波,生于1619年,本名顾媚,字眉生,又名顾眉,号横波,又号智珠、善才君,亦号梅生,人称横波夫人,婚后改名徐善持,上元(今南京)人。据《板桥杂记》记载,顾横波庄妍靓雅,风度超群。鬓发如云,桃花满面;弓弯纤小,腰支轻亚,她通晓文史,工于诗画,所绘山水天然秀绝,尤其善画兰花,十七岁时所绘《兰花图》扇面今藏于故宫博物院中,十八岁与李香君、王月等人一同参加扬州名士郑元勋在南京结社的兰社,时人以其画风追步马守真(即出生较早的马湘兰,也是秦淮八艳之一,明代知名女画家,尤善画兰),而姿容胜之,推为南曲第一。(南曲,泛指卖艺不卖身的江南名妓)又精音律,尝反串小生与董小宛合演《西楼记》《教子》。

顾横波居于眉楼,绮窗绣,牙签玉轴,堆列几案;瑶琴锦瑟,陈设左右,香烟缭绕,檐马丁当,时人戏称迷楼----有人谓迷楼系指顾横波风流迷人,访者无不神魂颠倒,实属望文生义。迷楼本系隋炀帝时建于扬州的别院,因该处曲折幽深,阁楼错落,轩帘掩映,互相连属,如仙人游,

故名迷楼。以迷楼戏称眉楼,始作俑者的余怀系江南才士,当时又正对横波一往情深,所言当为褒意,指眉楼建筑巧夺天工,布置匠心独具,观之仿同仙境。此誉一出,即不径而走,广为延用。顾横波个性豪爽不羁,有男儿风,在秦淮八艳中与柳如是较像,时人尝以曰眉兄呼之,颇似柳如是之自称为弟。但较之柳,又多几分任性嫉俗。

相传当时的理学家黄道周(后抗清殉节于江西)尝以目中有妓,心中无妓自诩,东林诸生乃趁其酒醉时请横波去衣共榻,试试他是否真有柳下惠的本事。这个传闻未必尽实,却反映出时人眼中顾横波不以世俗礼教为意的作风。她的这种我行我素,毫不在乎世人眼光的作风,恐怕是她后来能与江左才子龚鼎孳缘定三生比翼齐飞的重要原因,然而她的备受争议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个性招来的恶果。顾横波才貌双绝,有南曲第一之称,自然广受风流名士们的青睐,以致眉楼门庭若市,几乎宴无虚日,常得眉楼邀宴者谓眉楼客,俨然成为一种风雅的标志,而江南诸多文宴,亦每以顾眉生缺席为憾。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9)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9)

法称为内尘等四句,简迦叶所观之法尘,非当机入道方便。前五根所对色声香味触为外尘;前五尘落谢之影子,为意根所缘之法,名为内尘。此内尘必凭外尘,所落谢之影子而有,则属必有一定方所之法。然则所观之法尘,及...

分手后挽回爱人 用心很重要 方法也很重要

分手后挽回爱人 用心很重要 方法也很重要

分手后挽回爱人是一件特别正常的事情,也许有人觉得这样的举动让人丢面子,上一秒刚放狠话以后不会再联系,下一秒又甜腻地复合在一起。其实呢,爱情就是这样飘渺,为了爱情,人们可以放下所谓的面子,放下所谓的自...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在生活饮食起居上有什么注意事项?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在生活饮食起居上有什么注意事项?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在生活饮食起居上有什么注意事项? 问:修行人在生活饮食起居上有什么注意事项?索达吉堪布答:一是日常所需的资具受用既不能过于优越,亦不可过于低劣,凡事都要适度,当如是维持生活。二是明...

礼佛忏悔或读诵经书时有很多妄想,该如何做?

礼佛忏悔或读诵经书时有很多妄想,该如何做?

礼佛忏悔或读诵经书时有很多妄想,该如何做? 问:弟子在礼佛忏悔或读诵经书时常有很多妄想,不知要如何做才不会有妄想?(弟子学佛不到两年)净空法师答:你学佛两年,妄想这么多是很正常的现象,到什么时候妄想...

提倡素食者: 沈阳“低碳达人”周海

提倡素食者: 沈阳“低碳达人”周海

外出就餐 自备筷子的“怪人”他每天都在“算计”,不过他的“算计”和别人不太一样。每天,他都“算计”自己能少排放多少二氧化碳,能为我们人类共同生活的地球帮上多大的忙。周老师是一位名人,可他受邀做讲座时...

第一次念佛泪眼不止,是什么原因?

第一次念佛泪眼不止,是什么原因?

第一次念佛泪眼不止,是什么原因? 问:‘我媳妇的妹妹,第一次来四楼念佛堂念佛,就觉得自己眼泪一直不尽的流,请问这是什么原因?’答:这种现象不只是一个人,我已经遇到好几位有这种现象。实际上《无量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