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菩萨畏因 众生畏果”?

佛教讲因果,有一句话叫做:“菩萨畏因,众生畏果”。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菩萨因为明理成就大智慧,所以不造恶因也就无所谓感召恶果,众生刚好相反,要等到亲自遭受可怕的果报才生起恐怖。

菩萨深知因果循环规律,所以从源头上来约束自己,也就是从自己的起心动念都要看好。莫种恶因。而众生不识因果不信因果,图一时贪欲而种下恶因,等到果报来时痛苦万分,却悔之晚矣。

《涅盘经》讲:业有三报,一,现报,现世作善恶之因,现世受苦乐之报;二,生报,或前生作业今生报,或今生作业来生报;三,速报,眼前作业,当下受报。

祸福不是上天赐予的,是我们自招。地狱阎罗本不愿你下地狱,奈何我等作恶多端偏要下去。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影子甩得掉么?人死了钱没花完,都成了别人的,名望地位也烟消云散,唯有善恶之报是如影随形的跟着一起去。百千亿劫,万法皆空,唯有因果不空,所以我们要惜福,多种福德,多做善事。

我们明白了业有三报的道理,不仅知道干坏事作恶之人,终有报应,而且能真正做到多行善积德,不干坏事的而终得福报的结果。

因果及其报应规律,遍布自然界,也遍布人类社会。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个人穿衣吃饭,举心动念,待人,接物,处事,无不孕育着因果。

大凡因果只分两大类,善与恶,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因果一旦形成,势不可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更不由他人顶替,只能自作自受,丝毫不爽。果报时间,迟早不一,有的是现世报应,就是这辈子一定受报,有的则在下一世或者无数世后才受报。而现实报应的,更有当场受报的,前几天媒体报道的偷佛像当场暴毙的盗贼就是。

释迦牟尼佛成道,提示因果真谛,一直被世人推崇,佛门修行人,更谨记在心,不敢忘却,付诸行持。故佛门有句名言:“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菩萨所以畏因,因为菩萨大觉、大慧、大行。擅于鉴真伪,审邪正,察好坏,辨善恶故菩萨对真、正、好、善力为,对伪、邪、坏、恶却止。

菩萨畏因是断恶行善的体现,是持戒精严的落实,是摄心妙法。

菩萨畏因,无因便无果,无果便无祸,无祸便福至,清闲自在,常乐我净。如此法味何尝人人尝过?

然而众生迥然不同。众生以沉迷,执着,分别,妄想为名家。只知迷醉社会的色相,执着于欲望,不知《金刚经》所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缺乏正知正见的智慧。对人生观,价值观,做人处世及人际关系,往往贸然从事,胡作非为,伤天害理也敢为,甚至有的人以恶为能,认为本领胜人一筹,所干恶事,甚是机密,无人知道,无可识破,即使瞒过人们的耳目,则满不过天理(天道),殊不知种下深重的恶因,果报现前,或惊恐慌万状,坐立不安,或无所适从,苦楚难表。甚或机毁人亡,死无葬身之地,实在令人痛心扼腕。因此“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就是对畏果人的活写照,全是愚痴所使。

以下是近代高僧印光大师的讲解:

‘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恐遭恶果,预先断除恶因。由是罪障消灭,功德圆满,直至成佛而后已。众生常作恶因,欲免恶果,譬如当日避影,徒劳宾士。每见无知愚人,稍作微善,即望大福。一遇逆境,便谓作善获殃,无有因果。从兹退悔初心,反谤佛法。岂知报通三世,转变由心之奥旨乎。报通三世者,现生作善作恶,现生获福获殃,谓之现报。今生作善作恶,来生获福获殃,谓之生报。今生作善作恶,第三生,或第四生,或十百千万生,或至无量无边劫后,方受福受殃者,谓之后报。后报则迟早不定。凡所作业,决无不报者。转变由心者,譬如有人所作恶业,当永堕地狱,长劫受苦。其人后来生大惭愧,发大菩提心。改恶修善,诵经念佛,自行化他,求生西方。由是之故,现生或被人轻贱,或稍得病苦,或略受贫穷,与彼一切不如意事,先所作永堕地狱长劫受苦之业,即便消灭。尚复能了生脱死,超凡入圣。金刚经所谓:若有人受持此经,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转变由心之义也。’ (摘自《印光法师文钞正编》与卫锦洲书》)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这一刻,让我们留下最难忘的记忆吧!

这一刻,让我们留下最难忘的记忆吧!

人生无常 岁月无情多少喜怒哀乐多少悲欢离合照片无情人有情让我们从照片中慢慢体会吧!有时候,我们都来不及说一声再见有时候,我们不知下一秒发生什么它 无色无味却如影随形它 无声无息却一触即发这是母子二人...

禅宗茶道:茶在品茶神出释门 禅在参茶道养心

禅宗茶道:茶在品茶神出释门 禅在参茶道养心

茶可延缓衰老   喝茶是份享受,心情烦躁时,身心疲乏时给自己泡一杯清茶,慢慢地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身体和枝叶,在忙碌生活中学会享受生活,便有了放空心灵的禅意。 暂时放下日常生活的困扰,在修心过...

“蘑菇七贤”拯救世界

“蘑菇七贤”拯救世界

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只有逛菜市场或者到餐厅点披萨的时候才会想到蘑菇。您可能不知道,能让蘑菇发挥作用的地方远远不止在厨房里。1)替代发泡胶包装物平时为大众所熟知的发泡胶学名为聚苯乙烯,这是一种化学合成...

戒邪淫故事:正风励俗

戒邪淫故事:正风励俗

正风励俗明末清初的时候,人民流离失所,备受匪乱之苦。陕西省袁公,为避闯匪之祸,被迫离乡背井,以致妻离子散,只身流亡到江南。袁公定居江南以后,生活渐渐安定,由于儿子已在流亡途中散失,急欲娶妻生子,因此...

宽运法师:放下才能身心自在

宽运法师:放下才能身心自在

有的时候,没人绑我们,是我们自己绑自己,所以我们经常说我们是作茧自缚,不能释怀,说到这里头,就讲了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沙弥的故事。这两个人啊,从来没有去过大城市,特别是这个小沙弥,他觉得所有的东西都很...

小青柑六种泡法,总有一种适合你

小青柑六种泡法,总有一种适合你

小青柑开始风靡全宇宙,没喝过小青柑都不好意思自称茶友。有很多茶友在拿到小青柑后,都会纠结是该保持完整,还是该一把捏碎?或是吐槽:出味慢?茶味不足?在讨论哪种冲泡方法更适合之前,首先要先知晓一个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