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往昔作为凡夫时的故事,值得我们沉思

往昔世尊行菩萨道时尚处凡夫位,但已博学佛经而解三世因果缘起之理,又善知各种技巧与医术并能知鸟兽之语。但见时世愦浊非是施展理想之时,所以隐居而不考功名。爱崇佛戒,唯恰是从,过着清贫的生活。以为商人挑担赚点辛苦钱,有一次人人在水边吃饭,一群乌鸦叫躁而过,令商人认为心惊毛竖。菩萨却对此一笑。

饭后即返回本地,雇佣他的商人就问道:刚才乌鸦叫得那么恐怖,然则你却笑,这是什么事理?

菩萨回答说:乌鸦说,这个商人有一颗价值昂贵的宝珠,你杀了他,宝珠归你,我们吃肉。我因不屑而笑。

商人又问:那你为何见有大利而不杀呢?

菩萨回答说:未听闻佛经的人不明白三世因果的事理,以为滔天大罪可以瞒天过海,实为自欺也,因为因果报应谬误百出,自作还需自受;

我又从佛经中懂得到,菩萨大士对于一切有命者甚至虫蚁都不妄杀,即使花草非是己有而不随便摘取。因为好杀之人心无仁慈,好取之人则贪染成垢。我就是因为前世好取贪性而使当代无财贫苦,只有为你挑担子负责气挣钱,假如今天为了获得这不属于我的宝珠,还要屠杀人命,则种下无量罪因,明知故犯怎么能算佛学生呢?我情愿护持佛戒贫苦而死,也不愿意以邪道非道获取利益富贵而生。

商人赞叹道:佛所教导真实不虚,开化愚顽令生智明。

这就是菩萨往昔护戒行的公案。

附:《六度集经》原文节选

昔者菩萨时为凡夫。博学佛经,深解罪福。众道医术、禽兽鸣啼靡不具照。睹世愦浊,隐而不仕。尊尚佛戒,唯恰是从,处贫穷困。

为商赁担,过水边饭。群乌众噪,商人心惧,森然毛竖。菩萨笑之,饭已即去。还其本土,雇其婿直曰:乌鸣尔笑,将有以乎?

答曰:乌云彼有白珠,其价甚重。汝杀取其珠,吾欲食其肉。故笑之耳。

曰:尔不杀为乎?

答曰:夫不睹佛经者,为滔天之恶而谓之无殃,斯为自欺矣。

吾睹无上正真之典籍,观菩萨之清仁,蜎飞蚑行、蠕动之类爱而不杀,草芥非己有即不取。夫好杀者不仁,好取者不清。吾前世为好取之秽、今获其殃,处困陋之贫、为子赁客。

今又犯之,种无量之罪,非佛学生矣。吾宁守道,贫贱而死。不为无道,富贵而生也。

货主曰:善哉,唯佛教真。

菩萨执志度无极行持戒如是。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寺院里,大雄宝殿的“大雄”是什么意思?

佛教寺院里,大雄宝殿的“大雄”是什么意思?

常去佛教寺院的人,对寺院的大雄宝殿都不会陌生。那里是上香礼拜的必到所在。即便很少去寺院的人,也都听过大雄宝殿这四个字。不过,除了出家众以外,知道“大雄”是什么意思的人,可能就寥寥无几了。更多精彩:...

中英對照|吉祥經-栴檀恭誦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这个世界没有随便的成功,修行从自律开始

这个世界没有随便的成功,修行从自律开始

(1)前两天和朋友吃饭听他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天一个小男孩见到了上帝,问上帝:“一万年对于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像一分钟”。小男孩又问上帝:“一百万元对于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像一元钱”...

理净法师:怎样忏悔才能消除自己的业力

理净法师:怎样忏悔才能消除自己的业力

理净法师:怎样忏悔才能消除自己的业力 问:数年前我因车祸伤身,现在行走还是不便,我虽已皈依佛门我却不知该多看哪些经书?我该怎样忏悔才能消除自己的业力,恢复健康的身体。请理净法师教诲! 答:对于每一...

索达吉堪布:西北大学问答

索达吉堪布:西北大学问答

索达吉堪布:西北大学问答『 2011年11月10日下午 』(一)问:我是陕西省社科院的佛教研究者,也是佛教研究所毕业的博士生。我想请教堪布,我们生生世世不断轮回,到底有没有最早的第一世呢?答:我们的...

德育故事:《二十四孝》【三集卷一】

德育故事:《二十四孝》【三集卷一】

三集卷一 《二十四孝》  孝篇一、【文王问安】文王事父。一日三朝。问安侍膳。甘脂丰饶。【原文】周文王姓姬名昌。为世子时。朝其父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寝门外问安。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