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忘怀那只拐腿羊

往事不堪回首,回想到那只背上有一撮灰毛的拐腿羊,我就心如刀绞!

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父亲七拼八凑好不容易供老大大学毕业并成家立业,老二上中专,老三上初中。轮到我这个幺儿,父亲常常拮据得连每天蒸饭的 2 分钱都拿不出。父亲让我问大哥要点钱,妻管严的大哥就 2 毛 5 毛的给,从未满一元钱,惹得老父摇头叹气。

但我成绩很好,那些贪玩的同学,让我帮他们做作业,他们中午则帮我带饭盒出来。或者我最晚去食堂,炊事员去忙别的了,我一溜烟去端饭出来。每年我的学费都成问题,老师一次次催,常把我关在教室外。

我家里有只拐羊,每天放它自己出去吃草,它吃饱了自己回家,一喊它名字,它就咩咩叫着跑过来。父亲为了给我交学费,一番挣扎后决定把它卖了。父亲牵着羊走前面,我跟在后面,到了羊肉馆,换了 9 元钱。我那时 11 岁才 70 斤,像电影里的“小萝卜头”,父亲花了一块钱买了点羊肉羊汤让我煞煞馋,正吃着,我猛然看到拴着的拐腿羊在泪汪汪盯着我,我吃不下去了,跟父亲说这羊咱不卖了,书我不念了,我们带回家吧。父亲说钱不够了,还不回去了。

回去前,我把羊搂了又搂,一步三回头。羊儿可怜巴巴看我们消失在转弯处。走了才一会儿,突然听到身后有轻轻地咩咩声。一回头,那羊儿挣脱了脖子上的绳子追来了。我又惊又喜,赶紧对父亲说,羊自己跑出来了,我们把它带回去得了,那老板忙得肯定不知道。父亲叹口气说,做人要光明正大,牵回去跟做贼有啥两样。于是父亲又转回头,拐腿羊还是默默跟在后面去了羊肉馆。我们走时,羊儿挣扎着,咩咩声传出很远。我泪水滂沱,父亲也红了眼,但跺跺脚仍狠心走了!

几十年过去了,每每看到羊,我就想起拐腿羊那幽怨惊恐的眼神,耳边还响起极度绝望的叫声,心疼得难以释怀。

南无羌佛在《极圣解脱大手印》中说法:“一切众生无始至此皆我父母,皆我亲情眷属……”

畜生道的众生虽不能言语,但它们与人一样有情感,有喜怒哀乐,贪生而怕死!形有不同,实无差别,六道众生皆亲人皆平等啊!

不是往昔因缘在,何来今生又相逢!

羊儿羊儿呀,无奈卖了你成了我无法释怀的痛,我向你忏罪,愿你尽此一畜身,能投生善道,能学到佛法,永断轮回路!

口述/慈恩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母鸡死里逃生为孵卵

母鸡死里逃生为孵卵

母鸡死里逃生为孵卵以前农村家家养鸡,李家饲鸡也不曾间断,把它们代代养下来,它们对人类的贡献不可谓不大,尤其是当年物质不丰的年代。有次,李家一如往常,宰了只肥鸡准备打牙祭,那只鸡被划上一刀后,显然已断...

当我自以为有佛菩萨加持时,无常正在逼近

当我自以为有佛菩萨加持时,无常正在逼近

我是湖北到长沙工作的一个佛教徒。春节前,当我备好行囊准备回湖北时,武汉“封城”了,我被截留在了长沙。当时的失望和沮丧不言而喻。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没赶回湖北,让我避开了陷入疫情重灾区的危险,也成全...

和合术禁忌之使用和合术留住我的刁蛮女友

和合术禁忌之使用和合术留住我的刁蛮女友

说到和合术,大家就会联想到感情,因为和合术挽回感情的事例,在网上可谓是数不胜数,但对于和合术禁忌有哪些?和合术禁忌是真实存在的吗?此类相关的问题,大家也是略知一二,所以接着这个机会,我想通过自己真实...

禅修的要领是,当感到焦虑时,要专注于焦虑;当感到愤怒时,要专注于愤怒。为什么要专注这些情绪呢?因为要了解它们的本质。只有与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完全正面的相触,不排斥也不逃避,禅修者才有机会了知心的本质。

佛陀在《大念住经》中具体谈到了这个修习的要领:“当心有贪爱时,清楚了知心有贪爱,当心没有贪爱时,清楚了知心没有贪爱;当心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有嗔恨,当心没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没有嗔恨;当心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专注,当心不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不专注........”

如何才能实现佛陀教导的修行原则呢?当贪、焦虑、愤怒等出现的时候,禅修者首先不能逃避和排斥,而是要贴近它们。如果禅修者对这些心理现象关注不够,他就无法实现佛陀教导的“清楚了知”的修行原则。

现实的情形是,当禅修者感知到焦虑或愤怒时,他可能只是不断地抗拒或回避。如果只是抗拒而不是贴近它,那就失去了观察它们的时机。所以,当贪爱、嗔愤、焦虑、昏沉等现起的时候,禅修者能否在那段较短的时间内定住在当中而不抗拒,则是禅修的关键。

定住、观察而不抗拒回避,训练出这种能力非常困难,但它对禅修至关重要。修行者能否与当下生起的各种情绪和平相处,并能保持谨慎细心的态度去观察,则是修习的关键环节之一。如果这项能力被开发出来,我们就可以善加利用它,贴近身心,这给进一步的修习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有一些错误的观念会障碍修行者贴近身心,例如,当遇到生气时,修行者可能会认为这是不好的情形,修行人不应该如此;可以想见,一位修行者如果这样认识,接着他一定会采取回避掩饰的态度;大多数时候,这种回避掩饰的态度他自己并不完全意识。如果禅修者如此处理情绪,他就很难与真正的负面情绪直接相处;如果一直不能贴近内心生起的情绪,只是一味地回避与抗拒,佛陀教导的“清楚了知”原则就无法落实在禅修中。

对于修行者而言,当生气出现的时候,应当采取直接面对它的态度。不能让这种情绪一再的膨胀,最终引发愤怒;也不能回避生气,而采取压抑逃避的态度。当你能真正面对负面情绪时,它会在那里停止下来,这时,就给观察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只是习惯性地抗拒与回避,禅修者就没有时间观察这些情绪,他的心只会随着这些情绪在爱与恨之间起舞——这就是所谓的贪嗔模式。

生气(我们以生气为例)出现的时候,禅修者首先要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是安于其中,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些禅修者修习了很长时间,他依然会发现自己在内心深处不接纳这些负面情绪。不论当下内心展现的是什么状态,禅修者必须安住于其中,这是实现佛陀教导的“清楚了知”的前提,但是,安于负面情绪之中,既不符合一般人的理念,也不是稍加修习就可以达到。然而,对于实际的修行者来说,安住于当下的能力却是非常重要的。修行者安住于当下的能力越强,他就有能力进入更深的禅修,这种能力可以引领他接近心的本质,进而体验心的真相,发现它们无常、苦、无我的真理。

禅修的本质是与身心相处,藉此看清它们的究竟实质。贴近身心,是为了清楚地了知它的本质。贴近身心的标准是,你能够接纳身心的各种情形,而不排斥——这是进一步禅观的前提。

一旦能安驻在身心的当下,你就有条件进入更深的禅修领域。放松地与当下的感受相处,而不做任何主动分析——禅修就成为了解身心本质的过程。你面对的只是原本的东西,而不是以心造心,假造出来的事物。例如情绪,我们不说它们是什么,也不排斥它们,我们安住在其中,了知它们,然后会发现它只是无常的事物:生起、消失、生起、消失。当你能看到这一点——无常,你的执着就开始松动,你才可能开始放下那些与生俱来的错误认知。

当禅修者能够时时刻刻留意到当下的诸多内心情形,即他能做到“留意当下”,他才可能会体验到情绪的“无常”特性,留意当下的能力中含有定力的成分。有些禅修者会认为,定力就是紧闭双目,安然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其实,佛陀开示的八正道中的正定,是指面对禅修对象时的安住能力。

禅修者有能力安住在他所要观察的目标上,这种面对五蕴身心时的稳定度乃是真正的定力。不论生起什么现象,昏沉、睡眠、生气、愤怒、焦虑与各种念头,禅修者都有能力安稳地定住在那里,如实面对,这是定力的本质展现。

禅修时,如果感知到情绪生起,必须专注于它,即使最强烈最难以忍受的情绪,禅修者也应该竭尽全力,以精进而勇猛的精神定住于其中,并进行觉知。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需要坚强的意志与超乎常人的定力。当情绪、感受、念头等来临时,禅修者有能力安住其中,不排斥不回避,只要有能力稳定在这一点上,他就可以进入更深入的身心领域,以了解实相。

我们多以负面情绪为例,因为人们的内心最容易排斥负面情绪。例如,当焦虑出现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担忧,然后找出理由,要消除这个情绪。我们可以看到,稳定地安住在这些情绪当中是多么困难的事。表面上,我们是在对治它,其实,这是禅修者不能面对它而采取的逃跑策略。多数情况下,禅修者一再地采用回避或逃跑,或者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这不但错失了观察身心的好时机,也是修行一再地与身心的本来面目失之交臂的主要原因。

当不喜欢某些情绪时,人们会给自己找出诸多借口,然后理所当然地产生排斥心理,人们的生活就是不断地重复这样的模式。当禅修者很有经验时,他才能看到自己内心一贯采用的手段,它不停地给自己找借口,然后采取行动。不找理由,只是安住在原本的身心现象当中,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越有经验的禅修者,越能发现完全安住在当下的能力很不容易获得。

与自己的理念不合时,人们会自然地生起抵抗,或者回避逃跑,这已经是人类潜在的本能,禅修,正是要离开这两种情形。对于以解脱烦恼为目的的修行者,首先要发展出安住当下的能力。

如果不能摆脱拒抗与回避这两种力量,禅修者就无法真正接近心的本质,也就无法纠正对身心的错误认知。如果禅修者持续地重复着对身心的错误认知模式,他就无法从痛苦烦恼中完全摆脱出来。

安住在身心的各种现象当中,才能实现佛陀教导的“清楚了知”,即使安在当下的时间很短,也是与身心共处的时刻,这种时刻才是真正发现真理的时刻。在禅修时,心理上清净与否,情绪上有没有波澜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禅修者是否真正平稳的安住在各种心理状态之中。各种感受层出不穷,念头不断涌现,而禅修者能够在这些情形中安住不动,这是一项重要的禅修能力。希望自己在今生有所成就的修行者,需要长期磨练这项能力。

清楚了知的原则、安住当下的能力!

禅修的要领是,当感到焦虑时,要专注于焦虑;当感到愤怒时,要专注于愤怒。为什么要专注这些情绪呢?因为要了解它们的本质。只有与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完全正面的相触,不排斥也不逃避,禅修者才有机会了知心的本...

妇人诈死

妇人诈死

妇人诈死从前有个妇人长得非常漂亮,先生对她既温柔又体贴,但是这妇人还是不满足,总认为先生对她不够好。有一天,她竟想离开丈夫,到外头去流浪,于是偷偷地告诉一个老妇人说:「我走后,请你买一具棺材,放在我...

地藏菩萨感应录:杀生业重现世报 善缘具足感应速

地藏菩萨感应录:杀生业重现世报 善缘具足感应速

去年6月下旬从四川赈灾回来后,家里的保姆合同到期,不想再做,要回老家。我又从保姆公司请回了一个新来的30来岁的阿姨,教了10天左右,就又按原计划和一帮师兄到九华山祇园寺参加水陆法会了。11天后我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