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修行的目的是了脱生死

修行的目的是了脱生死

修行的目的,就是要了脱生死,发菩提心,广度众生。若能不忘初心,珍惜种种善缘,舍离乱心戏论,以闻思修慧而自增益,不仅在菩提道上能有所契悟,更能利乐一切有情众生。因此,我们要时时警惕自己,提起道心,精进用功,方不负此生得人身、闻佛法之无上福报。

一天,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正当佛陀在为天人、国王及大臣、百姓等四众弟子开示佛法时,有七位远道而来的婆罗门长老突然出现。他们一到精舍,便恭敬地向佛陀问讯顶礼。

婆罗门长老禀告佛陀:世尊,我们虽处远地,却一直想要前来接受您的教导,但因诸多阻碍而未能如愿。直至今日,我们终于来到这里,见到景仰已久的圣者,恳请佛陀收我们为徒,教导我们了生脱死的圣法。佛陀听了之后慈悲应允,并且为其剃度,婆罗门长老终于得偿所愿,跟随佛陀出家修行。

七位老比丘出家后,同住一间寮房,不但不用心思惟世间无常之理,反而经常在寮房闲聊出家前的种种俗事,逐渐忘记当初舍俗求法的决心。低语谈论时,还不时发出大笑的声音,毫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佛陀以甚深的智慧观照,得知这七位老比丘的寿命将尽,但他们却丝毫不知无常即将来临,仍迷失于世俗往事、共相嬉笑之中。

佛陀心生怜悯,来到这七位老比丘面前,慈悲地对他们开示:出家应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你们为什么要大声嬉笑呢?

一般众生皆认为自己有五种事物能够依靠:

第一、仗恃自己年纪尚轻

第二、认为自己形貌端正

第三、以为自己身强体健

第四、依靠世间金银财宝

第五、凭藉社会地位名望

你们七个人在这里谈论俗事、大声嬉笑,又是凭仗着什么呢?

此时,佛陀为他们说了一首偈语:

何喜何笑,念常炽然,深蔽幽冥,不如求定。

见身形范,倚以为安,多想致病,岂知不真。

老则色衰,病无光泽,皮缓肌缩,死命近促。

身死神从,如御弃车,肉消骨散,身何可怙!

佛陀说完偈语后,七位老比丘体悟佛陀的教诲,心开意解,真诚忏悔,当下证得阿罗汉果。

自:《法句譬喻经卷三》

《佛遗教经》云:【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

故事中的七位老比丘,当初因渴慕佛法,突破种种障碍,才得以出家修行。后因一时迷失,沉溺于俗事戏笑,忘却无常逼迫。所幸在佛陀的教诫下,提起精进求法的道心,终能证悟道果。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禅茶一味,因茶结缘,与佛结缘!

禅茶一味,因茶结缘,与佛结缘!

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其一曰苦佛理博大无限,但...

观音显相 佛光满室

观音显相 佛光满室

清 凌氏、母叶氏凌氏。法名善益,吴县人张廷表的妻子。她的母亲叶氏,持长斋达四十年,礼古潭和尚为师,每天礼拜《华严经》,如此循环不停共拜了三部。母亲叶氏年八十一岁时,梦见罗汉现金色身,然后往生。凌氏年...

男人想挽回婚姻有什么方法 不如试试这个

男人想挽回婚姻有什么方法 不如试试这个

夫妻之间为什么会闹离婚呢?很多夫妻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后,没有及时处理双方的矛盾矛盾会随着时间不断地积累。最后使自己的婚姻陷入僵局。矛盾不仅能让感情受伤,也会让人的心受伤,所以想要挽回自己的婚姻最新还...

念大悲咒化险为夷

念大悲咒化险为夷

在我家乡东北,有一个种田的农人,家里颇为富裕。某年秋天,他把农作物装上车子,运到城市去卖。卖完了食粮便把钱带回来,正在此时,就离家约有三里路的前面,遇到很多土匪在打劫。这个财主看见前面有打劫怎么办好...

本人超级力荐:没有追悔心的“忏悔”不能清净业障(对于犯邪YIN的男女特别有用)

本人超级力荐:没有追悔心的“忏悔”不能清净业障(对于犯邪YIN的男女特别有用)

忏悔业障的时候,要具足四种对治力。其中第二种是厌患对治力,就是对往昔所做的恶业,有一颗强烈的追悔之心。我们不应该这样愚痴颠倒,不应该做这些恶业,不应该让自己这样无穷无尽地烦恼痛苦。我们犯了很多很多的...

佛教故事:罗汉菜:沙弥救蚁延生

佛教故事:罗汉菜:沙弥救蚁延生

沙弥救蚁延生杂宝庄严经中说:从前有一位罗汉道人,畜收沙弥,罗汉是有宿命通的,知道这个沙弥七天以后会死,于是罗汉叫沙弥回家去看看父母亲戚,七天以后再来。沙弥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只有七天,听到师父准许他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