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东赞法王第四世慈仁嘉措法王对闻法上师的开示


今天在这神圣庄严的寺庙,我首先对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十方诸佛及护法们致以最虔诚的敬礼,我代表仁波且、法师们祝贺各位参加闻法上师的考试,已经通过五戒、十善、四无量心资格的考试,成为闻法上师。以后你们要带领同修们及你们的弟子们,依照于佛陀的教法带头帮助他们闻法;上师的职责就是带领大家闻受第三世多杰羌佛的佛法。

大家一定要清楚,今天你们穿上了闻法上师衣,得了闻法上师袍,虽然你们大部分不是出家比丘或比丘尼,但是和出家人一样,这个衣和袍是表法的真言,是神圣庄严、尊重三宝圣洁的表现;如果你们在带领闻修或拜见圣德之时,不穿着这个衣袍,就是对佛菩萨的侮辱。这个袍和衣,它能够使你们增长功德、修行严谨、回光返照,如果你们轻慢这个袍衣,那根本就谈不上是佛教徒,就叫破戒师。你们所领到的「可得受胜义内密灌顶单」将会作废。为什么我有权利讲这句话?很简单,我是代表胜义的佛法在给大家开示,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不是释迦佛陀规定的闻法上师,你们大家不要昏了,多杰羌佛是至高无上的报身佛陀,释迦牟尼佛都是修学他的法成就的,如果组织闻受他的法音都不能称其为闻法上师,十方诸佛的法音都成为没有价值了。

我就是闻受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才在胜义浴佛法会上有一点佛法的展现的,如果有知见不正之邪人,认为他的佛法正确,那就拿一手证量出来,把浴佛池中的水倒入浴天池看看,我会认可你的,如这一次你们看到当年胜义浴佛法会的录像带。只有真实的佛法才具有真实的发言权,光讲口头理论的人,是没有权利说闻法上师和闻法上师衣的问题,因为你没有受持真佛法,无论你用谁的话来说都是不正确的,要不然你就拿出本事来证明你是具格圣者在发言。

闻法上师是具有师资的一个等级,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要成为大家的楷模。我们闻法上师要尽量走在普通行者的前面,修好行、守好戒。闻法的行者们、善行们,他们都在观看着你们;既然身为闻法上师,就应该真正深入四无量心、守五戒、行十善,以谦卑的心态面对信众,以圣洁的道德质量迎接未来;要对得起这一张「可得受胜义内密灌顶单」,这是普通未成为闻法上师的人不能享受到的。当然普通的闻法行者们也有资格受到以上的灌顶,但对他们而言,他们是没有包票的,要靠他们的因缘、时机,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虔诚心去修行、进取。佛法对众生是没有分别心的,但是他们和闻法上师相比就不同了,闻法上师只要领到这一份「可得受胜义内密灌顶单」,那就是得到保证了,就必须为他们举行胜义内密灌顶,但是没有这一份证书,就要靠自己精进努力修行、学好法,也同样能得到胜义内密灌顶。

做为闻法上师,还要在你的点上努力,如果在你的点上有十个人成为闻法上师,根据你利益大众的功德,你本人就该升级成为阿阇黎,而善根深厚者乃至可封为仁波且,此指善根深厚和功德,当然是理论与实修的证量。总之,我们的佛法是为了利益人类、利益众生、是为了国家昌盛、为世界吉祥和平、为一切有情服务。大家要特别注意,闻法上师所修的是道德质量,而不是修贡高我慢、高人一等,当然你们的身分,确实是高于普通行者,但是谦虚谨慎才是德,骄傲诳见则是障。

你们的法已经开始启动缘起了,但是你们要非常了解明白,灌顶不是炒菜就餐,随便可端上来的,尤其是胜义内密灌顶,那是要拿道量出来见真钢的,不是书本上的空洞理论,随便念唱而已;你们的法缘已启动,这是理论实证圣量的体系,启动缘起以后,灌顶师需要念很多部经、很多部法要修要念,加上各自的因缘繁多,还要相应观测,你们拿到「可得受胜义内密灌顶证书」就保证了,缘起一熟,都会通知你们的。今天有人问:「谁给我们灌顶?」其中问这个话的弟子,是没有经过思考的;当今全世界的法王能讲理论胜义灌顶的很多,但是有哪几个能有道量举行胜义内密灌顶?书本上听说过,但实际上见到过吗?我明确告诉你们,不是普通尊者、法王们能承办胜义内密灌顶的;话说到这里,不说我想你们也应该知道,只有真正佛菩萨才能举行胜义内密灌顶的。

我希望我下次见到你们的时候,很多人都已经是证到高人了,而且就像我这样换上了黄色的阿闍黎师资袍。最后跟你们说,今天你们考上了闻法上师师资,不能享有空名,真正要做到五戒、十善、行四无量心,要名副其实,真正成为利益大众、自觉觉他的行者。

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

南无释迦牟尼佛!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秘:教你如何招桃花 让你不愁找不到另一半

秘:教你如何招桃花 让你不愁找不到另一半

现实生活中,还多人都找不到对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代名词(剩男剩女),那么怎么让才能让自己能够找到合适的人呢?其实除了个人原因之外,桃花运也契合很重要的作用。今天,小编教大家几个招桃花的妙招。1...

净土法门法语:一生要记住,决定不能跟人作对,作对就结冤仇 2014净土大经科注 法语菁华录(二五)

净土法门法语:一生要记住,决定不能跟人作对,作对就结冤仇 2014净土大经科注 法语菁华录(二五)

1一生于人无争,于世无求。凡事随缘,不攀缘。攀缘就错了,你就操心,心不清净;随缘好,顺水推舟。一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你说多自在。所以我感谢方老师,真的在这个时代里头,一个人在这一生当中,读自己喜欢...

学佛修道的考验你能过几关

学佛修道的考验你能过几关

吕洞宾成道前的十次考验 一、吕洞宾自外远归,忽见家人皆病死,洞宾心无悔恨,但厚备葬具而已。须臾,死者皆醒,无恙。洞宾视家人死而不动声色,莫非无人性感情乎?非也!洞宾已悟大道,生死无非一幻梦,生死...

斋僧获福

斋僧获福

佛陀时代,有一位长者子,年纪很小时便失去了双亲,一切都必须自食其力,所以生活非常地穷困与孤苦。一天,他听人说,如果能至诚供养三宝,死后便能往生忉利天,过着非常快乐的日子,不再有人世间的苦难。长者子心...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如何是道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如何是道

师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师云:还可趣向否?泉云:拟向即乖。师云:不拟争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是非也!师于言下,顿悟玄...

净土法门法语:顺境还有贪爱,逆境还有厌恶,你还是业力主宰你的命运

净土法门法语:顺境还有贪爱,逆境还有厌恶,你还是业力主宰你的命运

前天有个同修来问我,乘愿再来是不是一定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之后,再回到我们世间来,又来投胎,又来作人?我给他回答,「不尽然也」。我们在这一生,这个身体还没有坏,还可以用,可以用尽量利用它、充分利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