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法师开示录-众生与佛的差别

虚云法师开示录

四月初五日开示

《楞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理者是理性。即人人本心,本来平等之性。天台宗的六即,是圆教菩萨的行位。一理即,是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也;凡夫唯于理性与佛均,故云理即。二名字即,闻说一实菩提之道,于名字中,通达了解,知一切法皆为佛法,一切皆可成佛。三观行即,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四相似即,始入别教所立之十信位,发类似真无漏之观行。五分证即,始断一分无明而见佛性,开宝藏,显真如,名为发心住,此后九住乃至等觉四十一位,分破四十一品无明,分见法性。六究竟即,破第四十二品元品无明,发究竟圆满之觉智,即妙觉也。理即虽说众生是佛,佛性人人具足,但不是一步可即。古德几十年劳苦修行,于理虽已顿悟,还要渐除习气,因清净本性染了习气就不是佛,习气去了就是佛,既然理即佛了,我们与佛有何分别呢!自己每天想想,佛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何以他那么尊贵,人人敬仰,我们则业识茫茫,作不得主,自己也不相信自己,怎能使人相信呢?我们与佛不同,其中差别,就是我们一天所作所为,都是为自己,佛就不是这样。《金光明经》上说:“于大讲堂众会之中,有七宝塔,从地涌出。尔时世尊,即从座起,礼拜此塔,菩提树神白佛言:何因缘故,礼拜此塔?佛言:善天女,我本修行菩萨道时,我身舍利,安止是塔,因由是身,令我早成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欲为大众断疑网故,说是舍利往昔因缘。阿难!过去之世,有王名曰摩诃罗陀,时有三子,见有一虎,适产七日,而有七子,围绕周匝饥饿穷悴,身体羸损,命将欲绝。第三王子,作是念言:我今舍身,时已到矣。是时王子,勇猛堪任,作是大愿,即自放身,卧饿虎前,而以干竹,刺头出血,于高山上,投身虎前。是虎尔时,见血流出,污王子身,即便舐血,啖食其肉,唯留余骨。尔时大王摩诃罗陀,及其妃后,悲号涕位,悉皆脱身服御璎珞,与诸大众往竹林中,收其舍利,即于此处,起七宝塔,是名礼塔往昔因缘。”你看这是佛的行为和我们不同之处,舍身饲虎,不知有我,我相即除,怎能不成佛呢!我惭愧得很,跑了几十年,还未痛切加鞭,放不下。不讲别的,只看二六时中,遇境逢缘,看打得开打不开。少时在外挂单,不以为然,至今才知错过了。在教下听经,听到讲得好的就生欢喜,愿跟他学,听讲小座,讲得不如法的就看不起人,生贡高心,这就是习气毛病。在坐香门头混节令,和尚上堂说法,班首小参、秉拂、讲开示,好的天天望他讲,不好的不愿听,自己心里就生障碍。其实他讲得好,我又学不到、行不到,他好与不好,与我何干,讲人长短的习气难除。上客堂里闲舂壳子,说哪里过冬,哪里过夏,哪里茶饭如何如何,哪里的僧值如何如何,维那、和尚如何如何,说这些无聊话,讲修行就是假的了。名利两字的关口也难过。常州天宁寺一年发两次犒劳钱,平常普佛,每堂每人儭钱十二文,他扣下二文,只发十文;拜《大悲忏》每堂每人六十文,他扣下十文,只发五十文。七月期头,正月期头,凡常住的人,一律平等发犒劳钱,就有人说多说少的,这是利关过不得。一到八月十五日大请职,别人请在前头,请不到我或请小了,也放不下,这是名关过不得。既说修行,还有这些名利,修的是什么行呢?事要渐除,就是要除掉这些事,遇着境界,放不下的也要放下,眉毛一动,就犯了祖师规矩。听善知识说过了,就勿失觉照,凡事要向道上会。道就是理,理者心也,心是什么,心就是佛。佛者,不增不减,不青不黄,不长不短。如《金刚经》所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透得这些理路,即和佛一般,以理治事,什么事放不下,以此理一照就放下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烦恼是非从何处来呢?要想修行,过不去的也要过去,会取法性如如,各人打起精神来。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疑心很重怎么办?

海涛法师:疑心很重怎么办?

海涛法师:疑心很重怎么办? 问:对法师或佛教所说的话、故事会相信,但是有时候又会怀疑,自己觉得很不应该,但又不知道如何去除这种怀疑,请问要怎么办? 答:怀疑属于五盖中的疑盖,疑盖生起时,会疑自、疑...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十六卷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十六卷

  第十六卷  诸位观众,大家好!请掀开《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第四十二页,看末后的经文。  【死入地狱。出离人形。当堕畜中。为...

净土法门法语:它能帮你成佛,也能帮你下地狱

净土法门法语:它能帮你成佛,也能帮你下地狱

1 佛教导我们用真心念佛,用真心处事待人接物,不能用妄心,妄心是生灭心,妄心是轮回心,用妄心决定不能超越轮回。2 念佛要用真心念,要用至诚心念,那个感应比什么都快,《弥陀经》里面讲它的成就,若一日到...

一位佛门通灵人的地狱见闻

一位佛门通灵人的地狱见闻

下过几次地狱,每次去的地方都不尽相同,因为记忆零碎,暂时因为修为未到不可化零为整,所以讲述可能未尽详细,有缘来此空间的朋友可以谅解。(一)地狱体检室是我第一个去参观的地方。因为胆子小,所以上面让我循...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玫瑰泪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玫瑰泪

我急匆匆地赶往街角的那间百货商店,心中暗自祈祷商店里的人能少一点,好让我快完成为孙儿们购买圣诞礼物。到商店一看,不禁暗暗叫起苦来,店里的人比货架上的东西还多。好不容易挤到了玩具部的货架前。一看价钱,...

魏德东教授:论作为全球伦理基础的佛教伦理

魏德东教授:论作为全球伦理基础的佛教伦理

魏德东教授:论作为全球伦理基础的佛教伦理魏德东[论文提要]全球沦理的基本内容包括一项基本原则和四项规范,基本原则的经典表述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项原则为不投生、不偷盗、吊说谎和不奸淫.在世界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