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军支证果

黎军支证果

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果法则不是天龙鬼神、诸佛菩萨所加诸于人,乃自作自受。然而因缘曲折,往往非凡夫肉眼所能明了。世人受苦时怨天怨地,享乐时又志得意满,骄纵自恣,都是因为不明因果道理,执着我与我所而起无明惑业,最后便在作与受之间轮回不已。

舍卫城中,有位婆罗门的妻子產下一名男婴,不但容貌丑陋,身体还散发出浓浓的恶臭。虽然如此,婆罗门夫妇还是对他疼爱有加。不过令人头痛的是男婴只要一靠近母亲,母乳就会发酸发臭,根本无法饮用,所以他们只好向外寻求哺乳者。婆罗门寻觅良久,几乎找遍全城可哺乳的妇女,结果没有一个例外!眼看著孩子一天饿过一天,婆罗门夫妇决定以酥蜜涂在指上,一点一滴的将他餵养长大,并且為他取名作「梨军支」。

然而,梨军支长大后,父母相继去世,家道逐渐中落,他也沦落以乞食為生,始终无法饱足。一日,梨军支看到比丘威仪庠序地进城托钵,而且皆满钵而返,不禁好生羡慕,心想:「我应该跟随佛陀出家修行,这样子或许就能得到温饱。」梨军支到了精舍后,向佛陀表明出家的意愿,佛陀也很慈悲的对他说:「善来比丘!鬚髮自落,法服著身。」梨军支立刻现出清净的比丘相。从此以后,他日夜精进,思惟法理无有懈怠,很快便证得阿罗汉果。

梨军支比丘每次出外托钵,总是空钵而返,比丘自知福报浅薄,必有前因,甘心甘受。一天,梨军支比丘经过佛塔,看见地上有少许污秽,便发心洒扫令其洁净,结果当日乞食竟满钵而返。梨军支比丘欢喜地告诉大眾今日的境遇,并且表示:「从今以后,眾僧塔寺皆由我来发心打扫。」因為修福的果报,所以梨军支比丘日后皆能饱食,不再受饥饿之苦。

这天,梨军支比丘稍晚起床,舍利弗尊者正好带领他的五百位弟子前来拜见佛陀。尊者见到佛塔无人打扫,便顺手整理乾净。梨军支比丘醒来后,见福田已失,悵然地告诉舍利弗尊者说:「我今天又得饥困一日了!」舍利弗尊者知道原因后,心生不忍,想到今日将会外出应供,于是对他说:「不要担心,今日你随我应供,一定可以吃饱。」但是天不从人愿,当日斋主夫妇发生口角,闹得不可开交,把营办斋供的事忘得一乾二净,所以他们只好饿著肚子回来。隔日,舍利弗尊者又再带著梨军支比丘前往城中长者家应供。这次,参加应供的比丘皆获得丰盛的斋食,唯独遗漏了梨军支比丘一人。他大声地说:「我还未得供养!」主人竟然一点儿也没有听见,于是梨军支比丘只好又饥饿地走回精舍。

阿难尊者知道了以后,安慰他说:「明日我将随佛陀去应供,一定帮你带食物回来。」第三日,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到了斋主家,竟然也忘了取食之事,空钵而返。阿难尊者深感歉疚,对梨军支比丘说:「请您再忍耐一日,我明天一定不会忘记!」第四日,阿难尊者念兹在兹,果真带回一钵饭食,但在回程途中,突然从路旁窜出一只狂吠不止的恶犬,穷追阿难尊者不放。不得已,阿难尊者只好将食物丢下才得以脱身。佛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听完这一连串的经过,隔日便自告奋勇外出為梨军支比丘乞食。回程时,為避免在路上遇到障碍,他更展现神足通于空中飞行。本想这次一定可以通行无碍,说时迟,那时快,空中竟飞来一只大鹏金翅鸟,瞬间抢走目犍连尊者手中的钵饭,并且将它扔进海里。

舍利弗尊者听完目犍连的叙述后,心想:「事情既因我而起,乾脆明日再由我出门试试吧!」第六日,舍利弗尊者战战兢兢地捧回一钵饭,高兴地前往梨军支比丘的住所。他才刚到门口,房门就自动关上,怎麼开也开不了。于是舍利弗尊者运用神通力进入房内,就在梨军支比丘伸手接钵的那一剎那,一不小心竟失手滑落,结果钵直堕地底。舍利弗见状,再以神力取回钵食,交与梨军支比丘。好不容易拿到食物的梨军支比丘,正準备好好坐下来食用,却又发现自己竟然张不了口,一番折腾下来,直到过了用斋时间,才又恢復正常。

结果到了第七日,梨军支比丘还是没有食物可用,他深知自己过去罪业深重,于是生大惭愧心、大懺悔心。為免世人讥谤,故于四眾面前餐沙饮水,了此业报,即入涅槃。眾比丘见梨军支比丘的因缘甚為奇特,于是请佛开示,佛陀即為大眾解说梨军支比丘的前世因缘。

过去无量世前,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帝幢佛」。当时城中有位瞿弥长者见帝幢佛带领弟子游行教化,威仪庄严,心生欢喜敬信,于是每天请佛及眾僧到家中应供。即使后来瞿弥长者往生,妻子还是一本初衷,供养不歇。但是长者的儿子是个慳吝之人,看著母亲不断供养三宝,深怕家财会被母亲散尽,于是开始限制母亲的饮食。长者妇见儿子不孝,只好暗自积聚财物、饮食来供养佛陀及僧眾。后来,儿子发现母亲的行径,怒不可遏,不但将她囚禁起来,还不提供饮食。直到第七天,奄奄一息的母亲向儿子哀求道:「给我一点食物吧!」忤逆不孝的儿子冷酷地回答:「你不是吃沙喝水就可以生存吗?為何今日又要跟我索求食物呢?」于是头也不回地扬长离去。孱弱的母亲也因此被儿子活活饿死。

长者子因為犯下五逆重罪,死后堕阿鼻地狱受无量苦,苦难受尽转生人间,仍感丑陋贫贱饥困的果报。但他也因过去生曾供养佛,故能以此福力得遇如来,出家修行,得道证果。

眾比丘听完开示后,各各发起道心,誓对佛法依教奉行。

修行当慎举念,欲出离生死,当从念念分明作主开始,待三业清净,定能圆成佛道。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江苏耿清用拜佛战胜癌症不可思议

江苏耿清用拜佛战胜癌症不可思议

众所周知,每个学佛者都有自己的佛缘,都有自己学佛的故事,但当我在参加峨眉山拜山活动中偶遇江苏宿迁的耿清居士时,便发现她身上发生的不是“故事”是“奇迹“!不过原本我是不可能写她的,为什么?拜山的一共有...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双品·第一品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双品·第一品

双品第一品瞎眼的阿拉汉心是所有法(注)的先导,心是所有造作的主导,若人造作身口意恶业,必定受苦报,一如牛车紧随牛的足迹。(偈1)有一天,盲尊者迦丘帕喇到祗树给孤独园向佛陀问讯。当天晚上经行时,他意外...

素食让女人更健康更美丽

素食让女人更健康更美丽

如今,素食已经超出了信仰的范围,变成了一种健康饮食的趋势,从而生成出一种新素食主义。现在人食素,大多是为了自己的身体,有为了减肥的,有为了延年的,清净悠远的理想少了,实用主义的目的多了,当然这无可厚...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神奇的诵经声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神奇的诵经声

在一座山上有一茅舍,住着一个比丘僧。比丘对佛法真可谓精进持戒,毫不懈怠。从日出到日落,从日落到日出,他足不出户,只是一心诵读般若波罗蜜经。他那朗朗清脆的读经声,从窗户、门口、壁缝传出来,在山间回响着...

达真堪布:修破瓦法时,为什么要“自身观为金刚瑜伽母”?

达真堪布:修破瓦法时,为什么要“自身观为金刚瑜伽母”?

达真堪布:修破瓦法时,为什么要“自身观为金刚瑜伽母”? 问:修破瓦法时,为什么要“自身观为金刚瑜伽母”?达真堪布答:修往生法的时候,祈祷的主要对境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莲花部的初佛初尊,金刚瑜伽佛母...

孕妇读地藏经感应神奇,竟能与胎儿心灵交流

孕妇读地藏经感应神奇,竟能与胎儿心灵交流

孩子与父母是由极深的因缘而感召来的亲情。在怀孕期间,母亲与孩子是真正的骨肉相连血脉相依。以下这位母亲:薛婷是一位省级民族乐团的演奏员,她在怀孕期间因受到腹中宝宝的教育,开始正信佛法,持戒修行。且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