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军支证果

黎军支证果

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果法则不是天龙鬼神、诸佛菩萨所加诸于人,乃自作自受。然而因缘曲折,往往非凡夫肉眼所能明了。世人受苦时怨天怨地,享乐时又志得意满,骄纵自恣,都是因为不明因果道理,执着我与我所而起无明惑业,最后便在作与受之间轮回不已。

舍卫城中,有位婆罗门的妻子產下一名男婴,不但容貌丑陋,身体还散发出浓浓的恶臭。虽然如此,婆罗门夫妇还是对他疼爱有加。不过令人头痛的是男婴只要一靠近母亲,母乳就会发酸发臭,根本无法饮用,所以他们只好向外寻求哺乳者。婆罗门寻觅良久,几乎找遍全城可哺乳的妇女,结果没有一个例外!眼看著孩子一天饿过一天,婆罗门夫妇决定以酥蜜涂在指上,一点一滴的将他餵养长大,并且為他取名作「梨军支」。

然而,梨军支长大后,父母相继去世,家道逐渐中落,他也沦落以乞食為生,始终无法饱足。一日,梨军支看到比丘威仪庠序地进城托钵,而且皆满钵而返,不禁好生羡慕,心想:「我应该跟随佛陀出家修行,这样子或许就能得到温饱。」梨军支到了精舍后,向佛陀表明出家的意愿,佛陀也很慈悲的对他说:「善来比丘!鬚髮自落,法服著身。」梨军支立刻现出清净的比丘相。从此以后,他日夜精进,思惟法理无有懈怠,很快便证得阿罗汉果。

梨军支比丘每次出外托钵,总是空钵而返,比丘自知福报浅薄,必有前因,甘心甘受。一天,梨军支比丘经过佛塔,看见地上有少许污秽,便发心洒扫令其洁净,结果当日乞食竟满钵而返。梨军支比丘欢喜地告诉大眾今日的境遇,并且表示:「从今以后,眾僧塔寺皆由我来发心打扫。」因為修福的果报,所以梨军支比丘日后皆能饱食,不再受饥饿之苦。

这天,梨军支比丘稍晚起床,舍利弗尊者正好带领他的五百位弟子前来拜见佛陀。尊者见到佛塔无人打扫,便顺手整理乾净。梨军支比丘醒来后,见福田已失,悵然地告诉舍利弗尊者说:「我今天又得饥困一日了!」舍利弗尊者知道原因后,心生不忍,想到今日将会外出应供,于是对他说:「不要担心,今日你随我应供,一定可以吃饱。」但是天不从人愿,当日斋主夫妇发生口角,闹得不可开交,把营办斋供的事忘得一乾二净,所以他们只好饿著肚子回来。隔日,舍利弗尊者又再带著梨军支比丘前往城中长者家应供。这次,参加应供的比丘皆获得丰盛的斋食,唯独遗漏了梨军支比丘一人。他大声地说:「我还未得供养!」主人竟然一点儿也没有听见,于是梨军支比丘只好又饥饿地走回精舍。

阿难尊者知道了以后,安慰他说:「明日我将随佛陀去应供,一定帮你带食物回来。」第三日,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到了斋主家,竟然也忘了取食之事,空钵而返。阿难尊者深感歉疚,对梨军支比丘说:「请您再忍耐一日,我明天一定不会忘记!」第四日,阿难尊者念兹在兹,果真带回一钵饭食,但在回程途中,突然从路旁窜出一只狂吠不止的恶犬,穷追阿难尊者不放。不得已,阿难尊者只好将食物丢下才得以脱身。佛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听完这一连串的经过,隔日便自告奋勇外出為梨军支比丘乞食。回程时,為避免在路上遇到障碍,他更展现神足通于空中飞行。本想这次一定可以通行无碍,说时迟,那时快,空中竟飞来一只大鹏金翅鸟,瞬间抢走目犍连尊者手中的钵饭,并且将它扔进海里。

舍利弗尊者听完目犍连的叙述后,心想:「事情既因我而起,乾脆明日再由我出门试试吧!」第六日,舍利弗尊者战战兢兢地捧回一钵饭,高兴地前往梨军支比丘的住所。他才刚到门口,房门就自动关上,怎麼开也开不了。于是舍利弗尊者运用神通力进入房内,就在梨军支比丘伸手接钵的那一剎那,一不小心竟失手滑落,结果钵直堕地底。舍利弗见状,再以神力取回钵食,交与梨军支比丘。好不容易拿到食物的梨军支比丘,正準备好好坐下来食用,却又发现自己竟然张不了口,一番折腾下来,直到过了用斋时间,才又恢復正常。

结果到了第七日,梨军支比丘还是没有食物可用,他深知自己过去罪业深重,于是生大惭愧心、大懺悔心。為免世人讥谤,故于四眾面前餐沙饮水,了此业报,即入涅槃。眾比丘见梨军支比丘的因缘甚為奇特,于是请佛开示,佛陀即為大眾解说梨军支比丘的前世因缘。

过去无量世前,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帝幢佛」。当时城中有位瞿弥长者见帝幢佛带领弟子游行教化,威仪庄严,心生欢喜敬信,于是每天请佛及眾僧到家中应供。即使后来瞿弥长者往生,妻子还是一本初衷,供养不歇。但是长者的儿子是个慳吝之人,看著母亲不断供养三宝,深怕家财会被母亲散尽,于是开始限制母亲的饮食。长者妇见儿子不孝,只好暗自积聚财物、饮食来供养佛陀及僧眾。后来,儿子发现母亲的行径,怒不可遏,不但将她囚禁起来,还不提供饮食。直到第七天,奄奄一息的母亲向儿子哀求道:「给我一点食物吧!」忤逆不孝的儿子冷酷地回答:「你不是吃沙喝水就可以生存吗?為何今日又要跟我索求食物呢?」于是头也不回地扬长离去。孱弱的母亲也因此被儿子活活饿死。

长者子因為犯下五逆重罪,死后堕阿鼻地狱受无量苦,苦难受尽转生人间,仍感丑陋贫贱饥困的果报。但他也因过去生曾供养佛,故能以此福力得遇如来,出家修行,得道证果。

眾比丘听完开示后,各各发起道心,誓对佛法依教奉行。

修行当慎举念,欲出离生死,当从念念分明作主开始,待三业清净,定能圆成佛道。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吃素太多和吃荤太多同样致癌

吃素太多和吃荤太多同样致癌

近日有报道称,浙江一对老夫妇先后被查出胃癌,医院给出的结论是:素食吃太多。原来由于家庭条件不好,这对夫妇早餐常以咸菜下饭,平时饭桌上几乎没有荤腥。见此消息,一些市民惊呼,世卫组织前不久还警告红肉致癌...

救人危急,家宅免难

救人危急,家宅免难

清康熙四年(公元一六六五年),杭州发生大火灾,日夜不停,连烧了近千家。许多官员都前往救火。大家看到:火中有一位金甲神,手里拿红旗,左右指挥,围绕着一座住宅,火烧到那一家,便又回头。等到火熄灭后,在瓦...

我眼睁睁地看着它无力挣扎着,全身哆嗦着离开了我。怎么办?

我眼睁睁地看着它无力挣扎着,全身哆嗦着离开了我。怎么办?

今年7月份,一个同事给老板抱来了三只刚出生两个月的小狗,其中两只是白色,另外一只是褐色,毛茸茸的,圆溜溜的眼睛,尾巴摇来摇去的特别可爱。每天上班我都能看到它们欢快的小模样,好似阳光洒满了它们的未来,...

分手后该怎么挽回男朋友

分手后该怎么挽回男朋友

我想任何一个经历过和自己相爱之人分手的人,都能理解分开那一刻的痛彻心扉,是的分手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人生体验,很多女孩子不愿意放下这段感情,想要去挽回在即的男朋友,却又放不下自己的尊严,又想着对方能够回...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六方礼拜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六方礼拜

六方礼拜黎明,佛陀入城。途中,看见一个男子,向着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礼拜着。佛陀问他为甚麽这样做?那男子说:我叫做善生,每天向六方礼拜,是家族传下来的习惯。据说这样做,会得到幸福。佛陀也有六...

达真堪布:皈依僧以后,不能和不信佛人接触。我家里有不信佛的人,应该怎么办?

达真堪布:皈依僧以后,不能和不信佛人接触。我家里有不信佛的人,应该怎么办?

达真堪布:皈依僧以后,不能和不信佛人接触。我家里有不信佛的人,应该怎么办? 问:皈依僧以后,不能和不信佛人接触。我家里有不信佛的人,应该怎么办? 达真堪布答:“皈依僧,不能与不信佛的人接触”主要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