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满愿轮咒

如意满愿轮咒如意满愿轮咒原文:唵帕摩无许尼夏毕玛雷吽呸

如意满愿轮咒注音:唵weng帕pa摩mo无wu许xǔ尼ni夏xia毕bi玛mǎ雷lei吽hōng呸pēi

◎念一遍,净无间罪。每日七次,生净土。

◎常持此咒,能使忆前世,预见来世。

◎持完咒,吹气于衣服或燃香上,香气可净自己,利有情。

◎将咒放在门槛上,下面走过的人及有情得净化,不堕恶趣。

◎每日持七遍,功德等同供养恒河沙数诸佛。

◎持咒后,吹气在砂上,撤死尸,有情曾破戒或已堕恶趣,皆能转生上界。

◎持咒,吹气于香水,燃香上,闻者皆能净恶业,冶疗传染病,助成佛道。

◎供香亦可持此咒六遍,供养偈一遍:"愿此香华,普遍十方,供养三宝,护法龙天,普熏众生,同入佛智。"

此咒出自《不空绢索观音密续》及《建屋经》,此咒作用:

如仅凝视即能获得无量之加持。若将此咒高悬于门槛之上,或行人所经之高处,凡于此咒下经过一次者,即得无上威神加持,三业渐证清无垢,灭除百千万劫重罪。

尊贵的梭巴仁波切开示:满愿轮咒:"嗡,帕摩,无许尼夏,毕玛雷,吽呸"具有无法置信的利益。每天念满愿轮咒七遍,会往生净土。持完咒之后,吹气在衣服或燃香上,能够净化自己和其他有情。持完咒之后,吹气在燃香上,然后烧香,香烟会净化其他的有情。把咒放在门槛上,凡是从它下面走过的人,都会得到净化,不会堕恶趣。在西藏这个咒往往写在纸上,放在亡者身上,净化他们,使他们不至于堕恶趣。光是忆念此咒一次,其威力便足以净除五无间罪,使人免堕"不堪忍的苦境",也就是最苦的那层地狱。所有的恶业和无明障都会净除,并永不堕恶趣。此咒能够使人记得前世,预见来世。每天持此咒七次,所造的功德相当于供养量等恒河沙之多的佛。下一生将往生净土,并成就好几百个层次的止。持完此咒之后,吹气在沙上,然后把沙撒在死尸上,即使那位有情曾经破戒或者已经堕恶趣,都能够转生上界。如果持此咒之后,吹气在自己所涂的香水或所烧的燃香上,凡是闻到香水的气味或燃香的香气者,都能够净除恶业,甚至还能够治愈传染病。此外,它也有助于成就佛圆满的功德。

在麦彭仁波切总结的《消除业障百咒功德》中这样说:这是不空绢索经中所说依靠一字至十字之间便可获得十地功德无量的十地明咒,最后的一个字是不空绢索莲花顶髻佛的心咒,只是持诵也能成就。如果讽诵十万遍,则不退转获得十地,无疑会转为不空绢索莲花顶髻转轮佛的眷属,人天世间称为佛。仅一次以清净慈悲心缘众生而忆念,也不堕入恶趣,具足广大善根。诵两遍尽除一切疾病,诵三遍息灭毒、天花、追后、臁疮、麻风、皮癣等,念四遍能遣除一切宝毒、诅咒;只诵五遍,就能平息一切斗争,争论,仅诵六遍,便可消除一切畏惧、病魔、瘟疫,诵七遍能遣除横死、一切众生的疾病、一切传染病。因此每一日应当为利一切众生而禁语忆念七遍。

如果有将下堕地狱的众生死亡,或者对上师等不恭敬的破戒之人死亡,念诵七遍加持沙土,撒在尸林或尸体焚烧处,或者停尸处,则凡是接触到骨灰着立刻从恶趣处迁移转生到善趣。

如果将此咒写在木条上,装在佛塔里,那么仅仅碰到佛塔影子,无论任何众生均清净一切业障,趋入善趣。

若对海螺诵七遍而吹,那么凡是听到螺声者也是同样解脱。

如果耳闻念诵的声音,也不退转。

此外,念此咒对旃檀吹气,感觉到它的香气者,也会如此;对法衣吹气,穿著者均会清净一切业障,趋入善趣。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住处部 第三章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住处部 第三章

住处部 第三章如婆沙论说。饿鬼有二住。一正。二边。第一正住者。证之不定。被论说云。此阎浮提五百由旬之下有饿鬼界。被阎罗王领。是其正处。又善生优婆塞经亦同此说。五百由旬之下有阎罗鬼王城。周匝四面七万五...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没必要看轻自己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没必要看轻自己

没必要看轻自己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神圣的使命,从低等的无知的到较高的生命形态,其存在的意义不在于本身的条件优劣,而是要看你如何来看待,看你如何来发挥。有这么一个寓言,一只...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八正道》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八正道》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八正道》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受,无常,有为,心所缘生。何等为三?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诸比丘白佛:「世尊!有...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三十九回 吴孝子万里寻亲 观世音几番现示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三十九回 吴孝子万里寻亲 观世音几番现示

第三十九回 吴孝子万里寻亲 观世音几番现示话说吴璋听说母亲已在广东,初是十分懊丧,后来一想,他们可以去得的地方,难道我就去不得,纵然川资告竭,求乞前往,也是可以的。便回到客店,预备耽搁一宵,然后动身...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一堆臭屎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一堆臭屎

凡進入寺院參禮者,首先看到天王殿供奉一尊笑呵呵的,袒胸露肚的彌勒佛,手執乾坤袋,畫家筆下常繪的一幅笑容可掬的布袋和尚。據說,彌勒佛度生心切,常有化身在人群中。有一次,有一伙鄉下人在樹下納涼,他就走過...

佛教故事:陷入自设的阴影,烦恼就会无穷

佛教故事:陷入自设的阴影,烦恼就会无穷

从前有两个人,一个是体弱的富翁,一个是健康的穷汉,两人相互羡慕着对方。富翁为了得到健康,乐意出让他的财富;穷汉为了成为富翁,愿意随时舍弃健康。一位闻名世界的外科医生,发现了人脑的交换方法。富翁便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