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法师:一个可以让人心想事成的方法

本文为2016年2月15日寂静法师受邀参加福慧灯教育集团成长研讨会精彩开示节选。

为什么有些人家庭好,为什么有些人家庭不好,为什么有些人孩子好,为什么有些人孩子不好?所有的一切皆是因为功德和恶业引起的。我们人生的一切美好都是功德的化现,一切不美好都是恶业的化现。所以在我的眼睛里,看到一个人有所成就,不是手段,不是方法,是功德。手段和方法只是成就他功德的途径,只是工具。

比如,我们今天的这个会场布置成这样,那是钱布置成这样的吗?当然要花钱,但这是用了心、付出努力而成就的,是布置会场的人功德化现,他们若没有功德怎么能呈现这些呢?

了解这些道理后,我们就知道把注意力放到积功累德就行。功德,就是我们的正报。正报是种子,依报是果子,有了种子才有果子。就像银行卡,卡里有钱才取得出来钱,卡里没钱用什么方法都取不出来钱。

所以一个人有福气的时候很容易就发达了,但是再往后就发不了,为什么?非常简单,卡上有钱的时候,随便到哪个银行都取得出来,卡上的钱取完了,没钱的时候,到哪个银行都取不出来。

我们生命就是一张卡,光看现象根本看不到卡里有什么。比如,我把银行卡拿出来给你看,你只能看出来是中国某某银行,某地分行,你能看到卡内存款的数字吗?看不到。所以我们能看到功德吗?我们光看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如果用心看还是知道一二的。比如,为什么有的人开好车,有的人骑电瓶车,有的人蹬自行车?这也是功德化现、福报化现。

我们每一个人,外在跟内在是动态的平衡,而不是一个死平衡。功德增加了的时候,奇迹就要诞生;功德不够了的时候,灾难就要降临。它是平衡的、动态的,不是完全固定的。这边高了就往这边流动,比如,精神、功德这边高,就会往物质流动,往名利流动,往健康流动,往子孙的美好命运流动。

所以祖宗积德了,自己临终和来世可以享受,后代的子孙、家人也可以享受。《易经》里讲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个“余”是什么意思?就是遗留的意思。必有余庆就是自己可以享受还可以给他人,除了扣掉了自己的,多余的部分可以余留给子孙。我们过去读到《易经》这一句,我们仅仅相信结论,但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知道,更深层的原因就是能量要平衡,外在跟内在要平衡。

有些人心想事成,有些人事与愿违,为什么?难道没有道理吗?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所存在的一切现象、一切事物,必定是有道理才能存在,没有道理是不能存在。什么叫道理?道就指的大道,理就是次于道的一个途径、方法,所以中国文字真的充满了智慧啊,叫“道理”。因为一切都是由道而生,所以它必定有理,这个理就是一个规律、就是一个理由。

有人长得高,这是有道理的,不是平白无故的。他说是因为小时候吃得好,但他说的只是一个理,还没说到道上。道是什么?道就是根本,根本是什么?他有长高的命。

用佛法的因果来看,一个人过去尊重一切人,个子就会变高;一个人过去看不起一切人,个子就会变矮。为什么尊重别人会变高?因为尊重别人就是抬举别人。那么宇宙大道有一个规律,他会让每一个人来体验别人的感觉,所以尊重别人的人就变得很高,体验别人被抬起来的感觉。而看不起别人,就是小看人,也就是别人在他心中变小了,所以宇宙的规律就是要恢复平衡,要让他体验个子矮,体验以前他让别人低下的感觉。

在我看来,宇宙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不是惩罚?我看不是,是爱。为什么?让一个人体会到了,他不就觉悟了吗?所有让我们体验到的,就是让我们觉悟。

为什么《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偷盗、占便宜、亏欠别人会贫穷呢?很简单,因为你偷了、亏了别人的,不就是让别人减少了吗?不是让别人穷了吗?所以宇宙就让你体验一下贫穷的感觉。为什么佛家说布施供养得财富?你给别人,不是别人变多了吗?那宇宙要还给你,让你也体验一下别人变多的感觉,所以你就富了。

美丑也是这样。你总是逗人开心,你总是给人欢喜,别人一笑,很喜悦就会变漂亮,宇宙也就要让你变漂亮体验一下。

这个规律很简单,宇宙会把你给出去的还回来,它要平衡。明白了这些道理后就很简单,看一切就会一下子看明白,入木三分,抓到事物的根本。有人说我命不太好,没关系,命不太好就修,遇到佛法就是好命!

最大的财富是佛法,它才是大宝藏,为什么?因为它是一切的源头。就等于说有一个人拼命摘果子,而另一个人就保存很多种子,为什么?因为这个种子会生出来果子,有了佛法一切都可以生。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个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可以生万法。心可以让我们变尊贵,因为尊贵是心变来的;心可以让我们变卑微,因为卑微也是心变来的;心可以让我们变富有,因为富有也是心变来的。一切都是心化现的,我们把心抓住了就可以了,抓住了心就等于抓住了大宝藏,所以说把心抓住的法就是佛法。

我们要看懂佛怎么做的,还要看懂他给我们现实的启发,知道我们要怎么追求自己的生活。一切的美好,皆是功德所化现,不是我们用什么技巧所完成。就像光、空调、电动机都是电能的表现,名利也是功德的一部分,钱也是功德的表现、存在形式,外在的一切都是功德的形式,所有的物质都是能量的存在形式。所以我们要去修我们的正报,修我们的内在,功德会自动化现。功德自动化现后,名利也会自然而然的化现。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白玛旺嘉RBQ:亲见本尊金刚萨埵的经历

白玛旺嘉RBQ:亲见本尊金刚萨埵的经历

为了让大家生起一个欢喜心和信心,今天我怀着欢喜心和现场的弟子们说几句话,本来自己在的修行中所得的窍决、所得的加持,所生的境界,除上师外不要随意透露。但对我来讲,我也不是什么高僧大德,为让大家生起一点...

葫芦汽车摆件风水 帮你改善车内风水

葫芦汽车摆件风水 帮你改善车内风水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时代几乎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小汽车。从家居风水到车内风水,葫芦汽车摆件风水也应声而出。下面和大家分析一下这个摆件的具体详情吧!葫芦汽车摆件风水中,先了解葫芦的来源,葫芦是一件很不...

从观待道理去看,清净和不清净的世界是果,它的因法,是众生的心。《维摩诘经》里面说得很清楚:心清净的时候,外在现象自然会清净;反之,如果心不清净,看到的必然是不清净的现象,这就是因和果的观待。

当然,虽说心清净一切清净,心不清净则一切都不清净。这等于是在说,世上不存在什么客观的物体,一切都是主观的现象,但这与西方哲学的唯心主义完全是两回事。

关于心与外境的关系,从凡夫至八地菩萨之间的修行境界中也能看出——七地以下的菩萨虽然断除了大部分烦恼障,但因为烦恼障没有完全断除,所知障更没有断除,所以看到的仍然是不清净的现象。就现象而言,一地到七地菩萨所看到的世界,与我们现在看到的世界是一样的;但从内在境界而言,凡夫众生会认为世界是实有的,而菩萨却知道世界是如幻如梦的。

但到八地以后,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此时的菩萨除了通达世界的如梦如幻与空性以外,在所感知的显像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清净的娑婆世界变得清净,就像东方琉璃光佛的世界,或西方阿弥陀佛的世界一样。虽然八地以上的菩萨所看到的世界和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有着天翻地覆的差异,但实际上二者所见的本体都是同一个地球,并不是因为八地菩萨的修行好、心清净,就在地球以外,重新创造了一个新的清净的地球。二者之所见,只是一个世界的两种不同现象而已。

一个共同的世界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两种现象呢?学过《定解宝灯论》并能抓住其核心要领的人应该知道,其原因,就是因为两种现象中,一个是真实的,一个不是真实的。谁对谁错?怎么去辨别呢?肯定佛菩萨看到的才是真理。因为我们罪障深重,故所见范围也很小、很狭窄;在没有修到八地之前,菩萨们看到的也跟我们看到的一样不清净,只是经历长时间的修行,心慢慢清净,并断除了所有的障碍、罪业以后,看到的才是清净的,证悟境界越高,看到的越正确。

如果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主导,只相信自己的感官,只承认感官所获得的信息——地球就是我现在看到的样子,不可能像西方极乐世界一样清净——就会将真实、准确的信息误以为是错的。

有个比喻说得好:在得一种胆病的时候,会将所有白色的东西看成是黄色的,但没有得这种病的人看到的,却是正常的白色。两个人看同一张白纸的时候,会看出两个不同的颜色。虽然客观上只有一张纸,却因为观看主体的不同,而产生了两个不同的现象。其中哪一个是对的?哪一个是错的?我们肯定会说看见白纸的是对的,把白纸看成是黄色的是错的,因为后者患有胆病。患胆病的人经过治疗,病慢慢好起来,眼睛视力也会随之慢慢恢复,他看到的白纸也越来越白,当他的病完全康复时,他看到所有颜色,都与正常人完全一样了。

八地以上的佛菩萨,就像没有得胆病的健康人;而八地以下的菩萨,特别是我们凡夫,就像得了胆病的患者。从凡夫到八地之间的过程,就如同胆病患者从生病到康复之间的阶段。通过这个比喻,可以非常顺利地证明这个世界的本体是清净的。有人可能还会反驳:这怎么可能呢?佛也说娑婆世界是不清净的呀?我们看到的也是不清净的,怎么可以说这个世界是清净的呢?

这就如同得了胆病的人与正常人的辩论一样,其中谁是谁非,明眼人自然心知肚明。就凡夫五种感官所捕获的世界而言,我们今天看到的一切,可以分成正确和错误的两种感知;但如果再提高一个层次,到了佛或者八地菩萨的境界时,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错误的,这就叫做观待道理。

这个道理的密宗修法,就是生起次第。倘若根基非常成熟,则即使是刚刚学密的资粮道或加行道的修行人,若能认真精进修持生起次第法门,在短短的六个月当中,就能看到清净的现象。但从显宗的角度来说,则要修到八地以后,才能看到这些现象。
但我们不能自认为自己是上等根基,那样的人是很难得罕见的,我们这种人连中等根基是不是都成问题,想用六个月修成,恐怕更是痴心妄想了。
对我们而言,逐渐引导的方法才是契合根机的,通过锲而不舍地努力修持生起次第,或许此生能够看到清净的现象。

因为显宗没有这种修法,故而需要长劫苦修、积累资粮,等到八地之际,方能显现出这些现象。由于密法有很多具针对性的具体修法,所以也称为方便道。

一地到七地菩萨眼中的世界

从观待道理去看,清净和不清净的世界是果,它的因法,是众生的心。《维摩诘经》里面说得很清楚:心清净的时候,外在现象自然会清净;反之,如果心不清净,看到的必然是不清净的现象,这就是因和果的观待。当然,虽...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毒心恶报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毒心恶报

毒心恶报过去有一个人,夫妇结婚好几年,他们一直渴望着有一个儿子。尤其丈夫等得最着急,为了生子,他就又娶了一个小妾。因为经过太太的同意,所以小妾是接回家里同住的。过了不久,这个妾真的生下一个又白又胖的...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庞蕴居士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庞蕴居士

庞蕴居士是湖南衡阳人,少悟人生虚空,立志寻道。他去谒见石头希迁,问道:不与万法为侣的,是什么人?石头就用手掩住他的嘴巴,庞蕴豁然有悟。他后来参见江西马祖道一,又问道: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马祖答...

三世诸佛心要法门《心经》与玄奘法师的因缘

三世诸佛心要法门《心经》与玄奘法师的因缘

现在流通最广的《心经》译本就是玄奘法师翻译的。在玄奘法师之前,还有鳩摩罗什翻译的《心经》。玄奘法师本人就是持诵《心经》的受益者。大家都知道玄奘法师在去印度取经的路上,万里孤征,经流沙,过火海,受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