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的故事:万缘立度—阐教禅师

万缘立度—阐教禅师 

      

清朝有位通理法师,字达天,是直隶(今之河北)冀州新河赵氏之子。生于康熙辛巳年间,甫一出生就具有圆满而庄严的身相——有着七处平满的异征、双手下垂时长度超过了膝盖关节、口中并有四十颗牙齿的具足之相。

他出家受了具足戒以后,曾经历过许多次的讲经宏法,对一切经论,好象是宿世以来就熟习了的,祇要一过目,没有不融会贯通的,对于经文中的要旨也都能体悟得很透澈。

到了二十四岁那年,他游化到了京师,在西山遗光寺开始宣讲华严经。

西山遗光寺的佛学讲座,常是座无虚席,前往聆听开示的远近僧俗络绎不绝,没有一个人不深深景仰的。

某日他阅读清凉大疏一书,知道五台山乃是文殊菩萨驻锡的地方,就发心前往顶礼朝拜,于是依止在万缘庵,宣讲报恩经,并接受五台山常住的供养。

有一天他来到了北台,正是天空明朗、和风宜人的好天气。忽然间天上起了层层的白云,并且现出一道道银色的光芒,转眼间天色就昏暗了下来,连回程的路都辨认不清了。

「怎么办呢?没办法回去了。」于是他只有默默祈求菩萨,指示他归程的方向。

礼拜祈祷后他站了起来,却不可思议地发觉自己已在万缘庵的山门之前了。于是他就很高兴地,进去对众人说:

「你们可知道,是菩萨送我回来的呢!」

接着他又作了一首礼赞菩萨的偈语:

「菩萨慈悲,不可思议,六十余里,顷刻而至。」

干隆癸酉年,奉圣旨管理僧录司印务,兼为某大寺的住持,皇帝并赐以紫衣之厚礼。

庚子年秋天,西藏圣师班禅尼尔德尼到京城来,恭祝圣上七十嵩寿,与禅师会晤,两人欢叙一堂,畅谈佛法大义,圣师认为他的论理非常精妙入微,就供养他香帛曼华等物品,接着蒙圣上隆恩,敕封他阐教禅师的德号。

壬寅年六月十三日那天,他对弟子们说:

「我八十余年来,未曾离开过佛法。」

又问弟子们:

「你们且说说看,现在究竟是有佛法呢抑或是没有佛法?」

众弟子们面面相觑,一时都答不出来,这时禅师一面看着弟子们的表情,一面微笑着就示寂了,世寿八十二岁。

他圆寂后,经过他批注的法华、楞严、圆觉、金刚、孟兰盆、五教仪等疏,流行于世。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什么是最重要的人,事和时间?

什么是最重要的人,事和时间?

小时候,村上长老给我讲过一则故事,说佛祖每天都在思考三个最终极的哲学问题: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最重要?什么事最重要?什么时间最重要?这三个问题,满朝神仙,没谁能回答出来。佛祖很茫然苦闷。后来...

互联网+药师坛城+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16)“法施”分享

互联网+药师坛城+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16)“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药师琉璃光如来,是以果地功德而立名的。其中“琉璃光”,是梵语“毗琉璃”,或“吠琉璃”的简译,意为青色的宝石,其体质纯洁...

双品·第一品

双品·第一品

双品第一品心是所有法(注)的先导,心是所有造作的主导,若人造作身口意恶业,必定受苦报,一如牛车紧随牛的足迹。(偈1)有一天,盲尊者迦丘帕喇到祗树给孤独园向佛陀问讯。当天晚上经行时,他意外踩死一些昆虫...

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仙叹的故事

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仙叹的故事

仙叹的故事从前有个富人,名叫仙叹,他的家产多得难以计数,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有多少钱。仙叹后来信了佛教心想:世上的一切,都是变化不定的,连生命和财产,也不是永远属于自己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失去;只有多...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破布裹真珠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破布裹真珠

相国裴休有一次到大安寺,请示大安的寺僧道:佛陀的十大弟子,各有第一,请问罗侯罗以何为第一?寺僧大众认为这么简单的佛教常识,所以就异口同声的回答道:以密行为第一。裴休对大家的回答并不满意,随口问道:此...

素食广场-三菇烩豆腐

素食广场-三菇烩豆腐

素食养生-三菇烩豆腐1、香菇、金针菇、蘑菇洗净,豆腐切成片待用2、锅中油烧至六成热,放入豆腐用中火煎3、煎成两面呈金黄色4、倒出多余的油,放入三种蘑菇翻炒5、炒至蘑菇变软6、加入适量素高汤和水,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