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念善缘增财富:当年助任正非渡难关,而今是每年获得回报一亿多

怎样投资才能获得高回报?以资本投资获取的回报与以人品投资,广结善缘获取的回报能相提并论吗?佛家对这个问题是如何解释的?

记得有一年公司派我去深圳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做商务考察!振华公司董事长陈总很热情接待了我。我问陈总“你们生产线的产能如何?”,陈总告诉我,每年华为在他那里都有一个亿多的生产任务!是这些任务帮助他们单位度过了行业不景气的难关!

我很奇怪,得到华为的订单很不容易,何况这么大的量?陈总告诉我:当年,华为老总任正非刚开始创业,无论资金、技术都很缺乏。那时任正非需要有人帮他加工一些 HM 电路,但因为企业困难只能欠款。是陈总帮助任正非渡过了创业初最困难的时期。

陈总说,当年只是想自己还过的去,能帮助人就帮助人吧,毕竟创业不容易。他也没想到华为会发展到现在这么大的企业规模!没有想到,这么多年来,就是因为华为订单,让他企业渡过一次又一次难关。华为发展壮大了,但任正非就是坚持将这方面的技术配套全部交给陈总的振华微电子公司来完成!用任正非话说就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每次回味起陈总述说与任正非的因缘,我就会想到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在《什么叫修行》讲到:“……哪怕一善念只能增益,不可损减……”。陈总当年的一善念成就了华为,也更成就了后来的自己!如果陈总当年不存助人的善念,唯利是图,相信凭着任正非这种知恩报恩的人格魅力同样会渡过难关,但陈总的企业会怎么样呢?任正非现在能以每年一亿多的生产任务 “涌泉相报”,不正是陈总的当年“广结善缘”的善业因果使然吗?

有了“广结善缘”的思想基础,就能避免恶缘恶报的产生。我想起了王石的事业。近年来著名企业家王石经历了很多的“过山车”,最终能绝处逢生,靠的是他本有朴实的善念。记得王石讲过一个事:当年有个人想和他合作,特请他到高级饭店吃饭,其中有道菜是活吃猴脑,那人亲自先拿出勺子示范如何掏活猴的脑汁。王石认看了之后,感觉此人极其残忍,没有善心,与野兽无疑,像跟这种没有人性的人合作是非常危险的,绝对不能合作。而后来这个人在和别人合作中携款潜逃。王石对善念的朴素认知,避免了被骗。

历览人事兴衰,看遍云卷云舒,无一不告诉我们佛法的真谛。每当遇到人生的磨难考验时,我永远不会忘记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所说《极圣解脱大手印》中开示:“……身口意实行一切的善业,大善、小善凡是善业我都要做,一切恶业,大恶、小恶我都不做、绝不沾边,知道因果不昧,明信因果,但是见到他人遭恶时,我们必须要大悲为本,见其生不忍见其死,见其好不忍见其坏,绝不可有分毫助成他人的恶果成熟,只能助成他人的善果行持……”。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世间的一切无一不是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真谛中,若人们能彻悟它,一个善念有时候就会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产生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许某时的某个善念并不会让你马上发财,然而这个善念在你的身上却已经散发着人性的光辉,你的善念会感召新的善缘,而助你走向成功。

可见,以资本投资获取的回报是单一的,有限的,而以人品投资、广结善缘所获取回报是扩散式的回报,因为人品是活的,资本是死的,好人品会在众人的赞誉中扩散,在扩散中带来机会和财富,坏人品也会扩散,在扩散中带来的是则是怨声与衰败。一切都在自己的选择。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挪威科学家发现:吃素可以延寿十年以上,素食这样吃更健康

挪威科学家发现:吃素可以延寿十年以上,素食这样吃更健康

据一项最新的医学研究发现,如果一名女性在20岁时开始健康饮食,她可以多活10年以上;如果一个从20岁开始健康饮食的男性则可以延长13年的生命。这份研究是由挪威卑尔根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结果发表...

达真堪布:被放生的动物却遇到危害,怎么办?

达真堪布:被放生的动物却遇到危害,怎么办?

达真堪布:被放生的动物却遇到危害,怎么办?问:放生以后,被放生的动物却遇到危害,怎么办?达真堪布答:现在很多时候避免不了这种现象,但是尽量避免吧。放生的时候也要考虑周围环境和一些客观条件。觉得环境安...

大学校园刮“环保风”?学生有一套!

大学校园刮“环保风”?学生有一套!

“你知道吗?生产一公斤牛肉,相当于一辆汽车行驶250公里的碳排量,足够一颗100瓦的灯泡点亮20天;生产一磅牛肉,需要消耗两万公升的水,也相当于一个人半年不洗澡才能省下的水。”这是一段台词,出自环保...

“磨砖成镜”与打坐成佛的误区在哪里?—读怀让禅师与马祖道一故事有感

“磨砖成镜”与打坐成佛的误区在哪里?—读怀让禅师与马祖道一故事有感

许多修行人都喜欢参禅打坐,以为只要功夫下到了就可开悟乃至成圣、成佛。这种做法对吗?让我们看看这个流传甚广的禅门公案,或许你能从中领悟到修行的真谛。马祖道一是禅宗洪州宗的祖师,年轻时曾受教于衡山怀让禅...

二十徒劳行之--十七:若不知自性,修定徒劳也

二十徒劳行之--十七:若不知自性,修定徒劳也

自性为何?定复为何者?无论出家僧尼行者,或在家居士等,所修之法,盖为奉行佛意、依正法之义而行之了脱生死之法,别无他耳。此了生死之法修,依众生各自不同之缘起而作不同形式、方法之修持,以八万四千不同之法...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6)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6)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6) 无量寿经讲座26(法藏因地第四品) 我们释迦牟尼佛也是什么都不要,他也不要我们一文钱,释迦牟尼佛不要你一文大光钱,不至于找你要钱。和尚,庙里的僧,庙乞,不代表如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