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相处不离修行,家庭就是彼此的修炼场

如果我问你:“人为什么要结婚?”你会如何回答?

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但是我想大多数人选择婚姻的初衷都是为了找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彼此关照,彼此扶持,共度一生。

然而,现实让我们清醒地看到,美好的愿景大部分止步于婚姻殿堂前。完全不同的原生家庭走出来的两个人,从此朝夕相伴、耳鬓厮磨,时间久了,华丽的袍子下也露出了破败的内里。因为,我们互相较劲要去改变对方。

于是,憧憬变成失望,失望导致怨怼,但是我们都没有想明白的一个人生真相是———在这个娑婆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不完美。因为我们是俗人,不是圣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凡俗之人,我们也没有办法在所有的时间里,在任何事情上都与他人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和同理心。

婚姻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彼此不完美、不和谐的那一面。比如:丈夫认为家是个自由的地方,把东西随意丢放,妻子埋怨丈夫邋遢,丈夫觉得妻子洁癖;丈夫评论讨厌吃某一个食物,饭桌上再次出现相同食物的时候,丈夫愤然觉得妻子不尊重自己,妻子却觉得丈夫自私、不可理喻;节日里,妻子期待着丈夫的礼物,丈夫浑然忘记,妻子怨气冲天觉得丈夫不在乎自己,丈夫却认为妻子在无理取闹……

以上种种,是不是婚姻中常冒出的插曲?当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会感到失落;对方不愿受你控制,会感到失败;期待没有得到实现,会感到失望。

其实很多时候,夫妻之间并不是真的生气,而是因为没有得到对方的理解与尊重。归根结底,还是从自私我执的角度出发,什么都是“我我我”放在前面。

很多时候我们深陷自私我执中而不自知,总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别人是错误的,这就是我执在作祟,争吵也多源于此。

恭读了南无羌佛法著《世法哲言》,我懂得了——人很难知道自己的毛病,又非常容易觉察别人的毛病,所以一个真正懂得修行的人,见到别人的毛病,会回过头来反省自己有没有犯同样的毛病,拿别人做自己的对境。

相比争吵,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时常通过对方的言行来审慎自己的言行。察觉对方的错误,来警醒自己身上有无同样的错误。有则真心忏悔改过,无则加勉自己不犯类似错误。理解包容越多,幸福就越多。而一般人最大的问题是,常常在是非争论中伤害了彼此的感情。

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夫妻,是借着业力和愿力的因缘而结合。既是来了缘,就应该珍惜彼此相遇的机缘,让彼此成为生活中的好助缘,而不是恶缘。

更何况,有时我们认为的对与错,都是观点而不是事实本身。如果我们一味地从自我的角度出发看问题,那么只要观点不统一,错的就一定是对方。但是,如果我们凡事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肯定又是另一个转机。一件事情自始至终还是这件事情,但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观点就大相径庭。

婚姻不离修行,何不把视角从“外求”转向“内观”呢?

幸福的婚姻,不是时刻想着改变对方,而是时刻照自己的不足,让自己变得更完美。真心欣赏对方的一言一行,时时警醒,彼此感念此生的缘分,在修行路上一路扶持、鼓励。相信一颗感恩惜缘的心,将会给自己和家人都带来无限的欢喜和自在。

婚姻不离修行,而家庭就是你我的修炼场。若夫妻双方都能学佛修行,共证菩提,那就是莫大的幸福!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疲劳也许与喝水有关

疲劳也许与喝水有关

在生命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体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呈微碱性的内环境,人体体液在正常状态下的PH值为7.04,也就是说,人体在处于偏碱性状态时,是最平衡、最健康的。但由于现代人大量摄入高蛋白、高脂肪的偏酸性...

3种辟谷辅助法助你养出健康好气色 还不赶紧来看

3种辟谷辅助法助你养出健康好气色 还不赶紧来看

辟谷养生期间,出现不适感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高层次的辟谷方式,除了喝水之外,完全不吃其他东西,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利用一些辅助法,保证身体内的气充足,从而保证良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以下这3种辟谷辅助法,...

本性法师:生而幸福快乐 死而平静无惧

本性法师:生而幸福快乐 死而平静无惧

生而幸福快乐死而平静无惧文/释本性宗教的使命,一是教会人们幸福快乐地活着,二是教会人们平静无惧地死去。今天的社会,已经不缺如何挣钱、为官、搏名、拼利的奥妙,缺的是如何幸福快乐地生活与平静无惧地老死的...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玫瑰泪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玫瑰泪

我急匆匆地赶往街角的那间百货商店,心中暗自祈祷商店里的人能少一点,好让我快完成为孙儿们购买圣诞礼物。到商店一看,不禁暗暗叫起苦来,店里的人比货架上的东西还多。好不容易挤到了玩具部的货架前。一看价钱,...

江湖人称“神算子”,到底还是失算了

江湖人称“神算子”,到底还是失算了

古往今来,很多人对算命看相、住宅风水等有着很深的“迷恋”与信奉,对一些风水大师自然就崇拜得五体投地了。可是风水大师真的能帮我们算准命运吗?他们可曾算准自己的命运?有一位张女士从小就天赋异禀,观察入微...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5节: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5)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5节: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5)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正月初三,李世民为庆祝自己的全面胜利,借春节之时宴请文武百官,并命乐工高歌猛奏《秦王破阵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李世民根据多年戎马生涯的经验,为这一乐舞绘制了左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