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邓隐峰参石头禅师公案

邓隐峰是唐朝著名禅师马祖的一位得意门生。有一天他觉得自己已经学有所成,就去向马祖告假,说要去参石头禅师,看看自己的水平。

马祖知道石头是很厉害的人物,就说:石头路滑,参不得。邓隐峰说:我是逢场作戏,不管他路滑不路滑。

马祖听他这样说,就让他去试试。邓隐峰见到石头禅师,先绕着他转了三圈,表示行礼,然后将禅杖一插到地,问石头:师父,这是什么呀?

谁知石头禅师并不理会他,抬头向天空望,并且双手向上举,说:苍天!苍天!苍天!邓隐峰被搞得莫名其妙,接着再问,石头又说苍天!苍天!苍天!

邓隐峰只好回去请教马祖,马祖说:这样,你再去一次,如果他再说苍天!苍天!苍天!,你就嗤!嗤!嗤!就可以了。

邓隐峰从马祖这边得到了锦囊妙计,又兴致高昂地去参石头禅师。见到禅师后,他又绕石头转三圈,将禅杖插在地上,问道:师父,这是什么呀?

他本以为石头会说苍天!苍天!苍天!谁知石头答:嗤!嗤!嗤!石头既然先讲了嗤!嗤!嗤!邓隐峰无话可说。没有办法,只好又回去见马祖。马祖说:我早说石头路滑参不得。后来邓隐峰仔细参究石头讲的话,终于还是开悟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韩国流行素食养生法

韩国流行素食养生法

韩国人注重食疗和呼吸导引养生法记者:在我们的印象里,韩国是一个非常重视传统的国度,我们从很多韩国电视剧中感受到了丰富的韩国养生文化,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韩国人对养生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吗?最近热播的《...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五下 八、阿育王提倡佛教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五下 八、阿育王提倡佛教

五下 八 阿育王提倡佛教佛陀涅槃后二百多年,中印度摩竭陀国出了一位阿育王,非常勇敢,常打胜战;但却非常残忍,喜欢杀人;后来,他受了一位高僧的感化,觉悟到战争的惨酷,因而皈依佛教,弃恶从善。觉悟后的阿...

打破限制即是智慧

打破限制即是智慧

智慧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hì huì,一指聪明才智,二指梵语“般若”(音bo-re)的意译。邱说:打破限制,智慧呈现。引申意义是智慧体现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no-mobile{d...

达真堪布:将善根做回向,是不是一种执着?

达真堪布:将善根做回向,是不是一种执着?

达真堪布:将善根做回向,是不是一种执着?问:将善根做回向,是不是一种执着?答:你真能达到不执着的境界了吗?即使你达到这样的境界了,缘起的作用也是不空的。如果仅仅站在空性的角度里讲这个问题,你还是将二...

因果往事:无知毁庙 恶报连连

因果往事:无知毁庙 恶报连连

 我家住在一个闭塞的小山村,只有几十户人家。1948年解放,1949年村里成立小学,共有二十几名学生,我也是其中一个。学校设在村东头蔡家大院的东厢房(原是仓房),正房五间,西屋住着村支书(村里最高长...

文 / 一诚长老

《心经》里有一句“心无挂碍”,意思是内心没有任何的牵挂和负担,这个境界很不容易达到。人来到这世上,总是有所追求的,有所求,心里就一定会有所思所想,求而不得时,所思所想就容易变成执著。

一旦有了执著心,内心就有了挂碍,没办法获得自在。所以说要做到心无挂碍很难,尤其在现实,人的牵挂和负担很重,工作、家庭、生存的竞争,生活的压力,环境的压抑,都让人的身心时刻处于紧张状态,很难放松下来。

归根结底,心里的负担重、牵挂重,是因为我们向外的攀求太多了。期求事业成功,生意兴旺;希望父母、伴侣、孩子完全符合自己的喜好;梦想财富加身,越多越好;或者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多——整天计算着这些,当然不可能有放松的空间。

更何况世事又是十之八九不如意,求的东西越多,失望和痛苦也就越大,如此这般,该上哪儿去找自在?

一个人白天工作时心神不宁,吃饭味同嚼蜡,晚上睡不好觉,噩梦连连,人际上也处得很紧张,那就说明他心里有很多的思虑,很多的欲望,这样的人往往心眼小,看不开,不能通达,身心也难以安住。反过来,内心通达的人,遇到什么事都不会慌张,好事也好,坏事也罢,都不会念念不忘,没有什么能够真正地动摇他,束缚他。

这样的境界就好比《心经》里另一句话所描述的那样:“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心里头没有挂碍,所以没有恐怖,不会用“颠倒”的观念去看待世事人生,任何时候都活得坦然、自在。

当年四祖禅师到南京的时候,看到山上的气与其他地方不同,就知道有高人在那里。山中住的是一位叫懒融的禅师。他住的地方,竟然有老虎替他看门。平日他也不用自己做饭,因为有天人给他送饭。

两个人见了面,就互相参禅,参到很晚。四祖睡觉时打鼾。懒融禅师听到呼噜声,睡不着。他醒着时,发现身上有虱子,就把虱子抖到地上。天亮之后,他对四祖说:“咳,什么祖师,一晚上打鼾,打我的闲岔。”四祖道:“打闲岔?你把虱子抖到地上,害它摔断了腿,叫了一夜,还打我的闲岔呢!”

呼噜响着,还听到虱子叫,这就是功夫。四祖之所以有这种“功夫”,是因为他的修为已经精深到“心无一物”的境界。一定是人的心里有什么不好的东西存在,然后生活、情绪、人际才会出现问题。如果内心干干净净,不留一物,那么任何事都不会成为你的障碍。

现在有很多人,心里头很怕啊,有很多的恐惧,害怕权力不能长久,金钱不能长留,生命无法永恒。其实,这些“怕”都怕得没有道理。任有多少能耐,谁又能永远地留住权力、金钱和生命?谁都留不住。

既然无论如何也留不住,那又何必害怕失去这些东西。明知道这世间的一切都无法永恒,偏要死死攥在手心里,不肯放手,这不是自寻苦恼么。可是偏有许多人被贪欲蒙蔽了心智,不能够明了这个很简单的道理,以至于时刻在恐怖和颠倒之中,活得沉重,烦恼多多。

古人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果我们白天有很多的贪欲、追求不得实现,心里头累积了很多的害怕、恐惧,晚上睡觉的时候,很可能就会做噩梦。我不会解梦,但是偶尔听人提及自己的梦境,多少也能从梦中的情形推断出这个人当时的心境。

比如,一个人总是梦见自己身陷迷宫,怎么也找不到出口,这很可能就代表着这个人内心的迷惘和无路可走;若有人经常梦见自己遭遇很恐怖的灾难,这就意味着在他的意识里,隐藏着很多不好的念头,他的内心不够净化。

假如说,我们真的有全然的善心,用全然的善念去对待一切人事,不苛责,不抱怨,不贪求,让心中三分田地,平平坦坦,不负人,不负己,少些计较,欢喜度日,那我们心念深处的噩梦就会消失不见,生活能少一点焦躁恐惧。

“心无挂碍”的意思是什么?

文 / 一诚长老《心经》里有一句“心无挂碍”,意思是内心没有任何的牵挂和负担,这个境界很不容易达到。人来到这世上,总是有所追求的,有所求,心里就一定会有所思所想,求而不得时,所思所想就容易变成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