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法非法经

是法非法经

是法非法经(出中阿含)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比丘应曰唯然。比丘从佛听佛说。有贤者法。比丘听说。亦有非贤者法。当听熟听熟知熟念说。比丘唯然从佛受教。佛便说是

何等比丘非贤者法。若比丘大姓。憙道欲学道。若有余同学比丘非大姓。比丘大姓故。为自憍身欺余。是非贤者法

何等为贤者法。贤者学计是我不必从大姓。能断贪淫能断嗔恚能断愚痴。或时有比丘非大姓家。但有方便受法。如法说如要行随法行。为从是名闻故。如法行随法谛不自誉。亦不欺余。是贤者法。或时一者比丘。色像多端正。余比丘不如。便从端正故自誉欺余。是非贤者法。贤者复不尔。贤者自计色端正我不必从。是能断贪淫能断嗔恚能断愚痴。或时有比丘不端正。但随法多少受行。便从是得誉得名闻。受法谛随法行。不自誉亦不欺余。是贤者法

或时一者比丘。善语言善说。余比丘不如。便从善语言善说自誉欺余。是非贤者法。贤者复不尔。贤者学计是我不必从善美语。亦不从知善美说。能断欲贪能断嗔恚能断愚痴

或时比丘。言语不善美。亦不善说故。但如法受教。多少随行。便从是得恭敬。从是得名闻。是法从受法行谛。不自誉亦不欺余。是贤者法

或时是闻一者比丘。年大多知识。相知富饶。余比丘不如。便从年大从多知识。从是自誉自憍欺余。是非贤者法

贤者复不尔。贤者但念学计是我不必从年大故。亦不从多知识故。亦不从多得福故。能断贪欲能断嗔恚能断愚痴

或时比丘年亦不大。亦不多知识。福亦不饶。但受法欲随法。欲随法行。多少便从是得名闻。是从法随法谛。不自誉不自憍亦不欺余。是贤者法

或时是闻一者比丘。知闻经能说经。知律知入通经。余比丘不如。便从入故。从通经故。自誉自憍欺余。是非贤者法

贤者复不尔。贤故但计学。是我不必从入故。亦不从通经故。能断贪欲能断嗔恚能断愚痴

或时有比丘。无有入。亦不通经。但受法随法。正求随法行。便从是得恭敬得名闻。是从持法随法行谛。不自誉不自憍亦不欺余。是贤者法

或时一者比丘。自求不从相知求。不过七家。一处坐一时食。从后不取。余比丘不如。便从一食后不取。自誉自憍欺余。是非贤者法。贤者复不尔。贤者但学。我不必从一食后不取不从。是故能断贪欲能断嗔恚能断愚痴。或时比丘不一食不从后取。但受法随法正受随法。从是得恭敬。从是得名闻。是法随法谛。不自誉不自憍亦不欺余。是贤者法

或时一者比丘。土中冢间止但三领名故。余比丘不如。便从名故。自誉自憍欺余。是非贤者法

贤者复不尔。贤者但计学。我不必从三领名故。能断贪欲能断嗔恚能断愚痴。或时比丘。无有三领名。但受法随法。正受随法。便从是得恭敬得名闻。是法随法谛。不自誉不自憍亦不欺余。是贤者法

或时一者比丘露中止。或时树下。或时空泽冢间。在所卧具。余比丘不如。便从是故。自誉自憍欺余。是非贤者法

贤者复不尔。贤者但计学。我不必从是露中树下空泽间故。能断贪欲能断嗔恚能断愚痴

或时比丘。无有是上说。但受法随法。正受随法。便从是得恭敬得名闻。是法随法谛。不自誉不自憍不欺余。是贤者法

或时比丘。已得第一禅。余比丘不如便从第一禅故。自誉自憍欺余。是非贤者法

贤者复不尔。贤者但学第一禅者。佛说自知是受是法谛。不自誉不自憍不欺余。是贤者法

或时比丘。有二禅德。或有三禅德。或有四禅德。如第一禅说。是贤者法

或时比丘。解空行意。或时解识行意。或时解非常行意。或时解无有思想意行有思想行意。余比丘不如。便从是得思想无有思想行。便自誉自憍亦欺余。是非贤者法。贤者复不尔。贤者但计学。无有思想亦无有思想行。佛说从计我有是是受法随法谛。不自誉不自憍不欺余。是贤者法

佛说比丘我已说贤者法。亦说非贤者法。比丘当自思惟。贤者法亦当思惟。非贤者法已思惟。当行贤者法。舍非贤者法。受贤者法随法。比丘应当学是佛说。是比丘受着心行。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分别布施经

下一篇:文陀竭王经

相关文章

大力毒龙

大力毒龙

久远劫前,有一只大力毒龙,牠拥有无与伦比的强大威力,虽然能在指掌间毁灭一切,但牠却不随便伤害生灵。特别的是,牠对寂静的修行生活十分向往,也想要寻求解脱之道。有一天,毒龙前往道场求受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

佛教故事:动物寓言故事:小羊和母羊

佛教故事:动物寓言故事:小羊和母羊

小羊和母羊朋友给我讲了个故事,一只羊的故事:确切点说,是两只羊,一只母羊和一只小羊的故事。他小的时候放过羊,那时的羊抵得上家里的全部家当。那时的他不过是13岁的少年。一共8只羊,其中包括一只怀孕的母...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四十八节 小沙弥立大愿三年募化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四十八节 小沙弥立大愿三年募化

第四十八节 小沙弥立大愿三年募化煮云法师著小沙弥辞别了山明水秀的普陀名山,投入了茫茫的人海,过着那栉风沐雨、栖风宿露的艰苦生活。早晨往街道闹市上磕头募化,晚上回到山野古庙里栖身。为了要实现他心中的愿...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要输得明白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要输得明白

要输得明白我还在读书时,学校举办运动会,有一位叫阿勇的同学报名参加了长跑比赛。比赛中,很多选手认为自己已经没有希望拿到名次,于是纷纷中途下场,最后只剩下包括阿勇在内的4个人,而阿勇比第3名落后了整整...

佛说铁城泥犁经

佛说铁城泥犁经

佛说铁城泥犁经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佛在舍卫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诫诸沙门言。我以天眼视世界人。死生好丑尊者卑者人死得好道者得恶道者。人于世间身作恶口言恶心念恶。常好烹煞祠祀鬼神者。身死当入...

六度,即六波罗蜜: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般若

六度,即六波罗蜜: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般若

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1、施度----布施度悭贪:分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三种。谓菩萨由修布施,能对治悭吝贪爱烦恼,与众生利乐。2、戒度----持戒度毁犯:包括出家、在家、大乘、小乘一切戒法和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