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阴因事经

苦阴因事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闻如是。一时婆迦婆。在释[革*奇]底(刹帝隶种也)。迦惟罗婆(城名)尼拘蒌园中。于是释摩诃能渠。中后彷徉行至世尊所。到已礼世尊足却坐一面。释大力士却坐一面已。白世尊曰。如世尊所说法我悉知。谓三意念着结。淫意着结。嗔恚愚痴意着结。如是唯世尊所说法我悉知。今此以生淫欲法着其意。已生嗔恚愚痴法着其意。是故唯然世尊。我作是念。我有何法未尽。而令生淫欲而着其意。生嗔恚愚痴法而着其意。汝大力士。法未尽。令汝在家住亦不学道。不信乐出家弃家。汝大力士。若此法尽者。汝亦不在家。汝必能信乐出家弃家学道。法大力士。彼法未尽故而令汝在家。不信乐出家弃家学道。于是释大力士从座起一面着衣叉手向世尊白世尊曰。如是我今于世尊有信乐。唯愿世尊。善为说法。谓见法令疑尽。此大力士。有五淫欲。爱念爱色近淫染着。眼知色耳知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细滑染着。众中而自娱乐。爱乐气味于中乐。如是大力士。

气味淫于中多有败坏。云何大力士。于淫多有败坏。此大力士。若族姓子。若学工巧以自存命。若耕田若贩卖。若客书若学数。若学算若学印。若学诗若学守卢。若教书若应王募。彼寒寒所逼。热热所逼。服忍饥渴。为蚊虻蝇蚤所蛆。彼求钱财。彼族姓子。如是起如是作如是勤行。彼而不能得钱。彼便忧戚不乐啼哭。自椎自打增益愚痴。勤修不得果。彼族姓子。如是起如是作如是勤行。彼便得钱财。得钱财已便守护之。莫令此钱财令王夺。我莫令贼盗。莫令火烧莫令腐坏。莫令出利失利。彼守护钱财而为王所夺。贼所盗火所烧而腐坏。出利不得利。彼便忧戚不乐啼哭。自椎自打增益愚痴。复次长夜所可爱喜悉败壤失。

是为大力士此今现身是苦阴。因淫故至增上淫故。是淫因缘。此大力士。众生因淫至增上淫。因淫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共子诤子共父诤。兄共妹诤妹共兄诤。彼共斗诤。母说子非子说母非。父说子非子说父非。兄说妹非妹说兄非。况人人耶。此大力士。是今现苦阴。因淫故至增上淫故。此大力士众因淫故至增上淫故。王王共诤。婆罗门婆罗门共诤。居士居士共诤。贼人贼人共诤。工师工师共诤。彼各各共斗诤。作种种斗具。或以拳或以石或以刀杖。于中或有死死苦。是为大力士此现苦阴。

因淫故至增上淫故。此大力士。众生因淫故。至增上淫故。便着铠便执弓箭。或着皮铠持极利刀。相围聚斗。彼于中或以象斗。或以马或以车或以步兵。或以女人或以士夫。于中或有死死苦。是为大力士现苦阴。因淫故至增上淫故。此大力士。众生因淫故。至增上淫故。着铠至执弓箭。着皮铠持极利刀。诣极高城而欲伐之。彼于中或吹贝或击鼓。或举声唤呼。或以铁椎或以钺或以戟。或以利轮或以箭相射。或下乱石或以弩。或以消铜注之。于中死死苦。是为大力士今现苦阴。因淫故至增上淫故。此大力士。众生因淫故。至增上淫故。至王城邑。或穿墙破藏。或盗他物。或截他道坏他城破他村杀他人。彼有司执之驱使。

作种种苦行。或截其手或截其足或截手足。或截其耳或截其鼻或截其舌。或截其髻或截其发或截其髻发。或着函中或衣戮杀。或着沙石上或着草上。或着铁驴口中。或着铁师子口中。或着铜釜中。或着铁釜中。或段段割之。或利叉手刺之。或卧热铁床。或以热油洒之。着臼中以铁杵捣之。若以龙蛆。若以杖挝若以棒棒。将至标下以刀枭首。是为大力士现身苦阴。因淫故至增上淫故。此大力士。众生因淫故。至增上淫故。作身苦行口意苦行。彼时若得患病苦。卧在座上。卧在荫中身有痛。极苦痛不乐命欲断。谓彼身苦行口意苦行彼终时。倒悬向下。犹若冥时日欲没大山大山间。彼山影倒悬向下如是。谓彼身苦行口苦行意苦行。

彼时命终倒悬向下。彼作是念。此身苦行口苦行意苦行倒悬向下。本不作行本不作福。我多作众恶。谓趣作恶作贪作凶暴。不作福行不作善行。不作有所归。必堕其趣。此便有变悔。变悔已终亦不善生亦不善。是为大力士现身苦阴。因淫故至增上淫故。此大力士。众生因淫故。至增上淫故。作身苦行口意苦行。彼作身苦行已口意苦行已。彼因彼缘身坏死时。生恶趣泥犁中。是为大力士。此是后身苦阴。因淫故至增上淫故。是为大力士。五气味淫多有苦败坏。此圣弟子。不以等智见如真。而于淫作恶不善法。亦不喜乐。谓无上息。如是大力士。圣弟子。与淫法相应。复次大力士。我少气味淫知有苦知是败坏。谓我知见如真。亦不于淫作恶不善法。住于护安乐。谓无上息。如是我大力士。不与淫法相应。此大力士。我一时在罗阅只鞞陀隶止右胁七叶窟中。此大力士。从下晡起。我至止右胁边。我于中遥见诸尼干常不坐常跪极苦痛行。我到彼所到已作如是言。何以故。汝尼干作如此常跪常不坐。作如此极苦行。彼答我言。瞿昙。有师尼干亲族子。彼作是言。汝诸尼干本作恶行。今作此苦行。当消彼恶行。

谓今身业行口意等行。有恶当不为。我语彼曰。云何汝诸尼干。汝师尼干亲族子。能信能住彼不。不疑彼师耶。彼作是言。此瞿昙。我彼师尼干亲族子。我不疑彼师。能信能住。我答彼曰。如是。如汝等尼干。有尼干。有彼尼干本作恶行作极苦行。彼尼干终已当来生人间。亦当复在此尼干中学。当如此常跪不坐作苦行。如今汝众皆当尔。彼作是言。此瞿昙。不从善行得善报。彼王频浮婆安乐住。汝沙门瞿昙。不能尔。汝诸尼干。为尔不是而作斯言。何以故。为是凡愚不定不善无厌无足。而作斯言。王频浮婆常住于善常得安乐。沙门瞿昙不能尔。汝诸尼干。应当先明我。云何为常安乐住。而言王频浮婆沙门瞿昙耶。汝诸尼干。我当为汝说。我为善安乐住。非摩竭王频浮婆者及耶。汝应当作是言。摩竭王频浮婆常安乐住。非汝沙门瞿昙所能及。

此沙门瞿昙。我今问汝。谁为善安乐住。为摩竭王频浮婆耶。为沙门瞿昙耶。于尼干意云何。彼摩竭王频浮婆。为得意口自在不。七日七夜得身一向安乐不。不也唯瞿昙。若六五四三二一日一夜。得意口自在不。为身一向得安乐住不。唯瞿昙不也。于尼干意云何。我为得意口自在不。一日一夜。身为善安乐住不。唯然瞿昙。二三至七日七夜。为得意口自在不。身为一向善安乐住不。唯然瞿昙。于尼干意云何。我等谁为常善安乐住。摩竭王频浮婆耶。为我耶。如汝从沙门瞿昙所说知其义。沙门瞿昙为善安乐住。非摩竭王频浮婆。此大力士。少气味淫知多有苦。是败坏中多有败坏。谓此圣弟子。不能以智慧见如真。而于淫作恶不善法不入喜乐。谓无上息。如是大力士。圣弟子。与淫法相应。复次大力士。我少气味淫多有苦。知是败坏。谓我以智慧等见如真。亦不于淫有不善法。但住于护以自乐。谓无上息。如是我大力士。不与淫法相应。佛如是说。彼大力士诸比丘闻世尊所说。欢喜而乐。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铁城泥犁经

下一篇:大正句王经

相关文章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四十二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四十二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四十二集) 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无量寿经》第六品,我们现在来学第十七愿「诸佛称叹愿」,我们一起来读经文: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剎中。无...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金陵俞道婆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金陵俞道婆悟道因缘

金陵俞道婆悟道因缘金陵俞道婆,琅邪永起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金陵人。俞道婆以专卖油餈(ci,亦作糍,将糯米煮熟后捣成饼,然后用油炸,谓之油餈)为生。平时,她常随信众入寺向琅邪永起禅师参学。琅邪永起禅师...

世界各大宗教关于素食的论证

世界各大宗教关于素食的论证

各宗教对素食的论证从最早有记载的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素食被人类视为天然的饮食.早期的希腊、埃及、希伯来神话中都描写人类原来是吃水果的。许多伟大的希腊智者:如柏拉图、戴奥坚尼、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沙门的忏悔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沙门的忏悔

沙门的忏悔忏悔是出于心灵深处,是良心的发现,目的是在重新找回自己的尊严,获得对方乃至社会的尊重,它完全是一种自我的意识,而不是外加的,迫于外来压力的忏悔那只是小学生写的检讨书,是毫无意义的东西,于已...

陆游与唐琬的爱别离:一段母命难为的沧桑与执着

陆游与唐琬的爱别离:一段母命难为的沧桑与执着

前言:陆游(1125 年—1210 年),字务观,号放翁,生逢北宋灭亡之际,是著名的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他一生创作二万余首诗词,流传于世的尚有九千二百余首,是我国现存诗作最多的诗人。虽然,...

药师坛城佛教文化艺术馆收藏了彭丽媛院长墨宝“学无止境”

药师坛城佛教文化艺术馆收藏了彭丽媛院长墨宝“学无止境”

彭丽媛院长墨宝“学无止境”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和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收藏 彭丽媛,1962年11月20日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国第一位民族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