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禅之解脱也

云岩昙晟禅师与长沙的道吾圆智禅师,同是药山惟俨禅师的弟子,两人友谊非常亲密。道吾禅师四十六岁时才出家,比云岩大了十一岁。有一天云岩禅师生病,道吾禅师便问道:「离却这个壳漏子,向什么处,再得相见?」

云岩禅师毫不迟疑的道:「不生不灭处。」

道吾禅师不以为然,提出不同的意见道:「何不道非不生不灭处,亦不求相见?」

道吾禅师说后,也不等云岩的回答,就提起斗笠往外走去,云岩禅师便道:「请停一下再走,我要请教你,拿这个斗笠做什么?」

道吾禅师答道:「有用处。」

云岩禅师追问道:「风雨来时,作么生?」

道吾禅师答道:「覆盖著。」

云岩:「他还受覆盖也无?」

道吾:「虽然如此,要且无漏。」

云岩病好时,因渴煎茶,道吾禅师问道:「你在作什么呢?」

云岩:「煎茶!」

道吾:「煎茶给谁吃?」

云岩:「有一个人要吃!」

道吾:「为什么他自己不煎?」

云岩:「还好,有我在。」

云岩和道吾是同门兄弟,两人道风不同,道吾活泼热情,云岩古板冷清,但两人在修道上互勉互励,彼此心中从无芥蒂。他们谈论生死,有道在生灭处相见,有道在无生灭处相见。生灭与不生灭,其实在禅者心中均一如也。道吾拿一斗笠,主要是让本性无漏也,房屋漏水,茶杯有漏,皆非好器,人能证悟无漏(远离烦恼),即为完人,病中的云岩,论生死,非常淡然;论煎茶,「还好,有我在!」如此肯定自我,不随生死,不计有无,此即禅之解脱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养生用水果调理身体

养生用水果调理身体

 1、过度用脑香蕉;2、过度用眼番木瓜;3、牙龈出血猕猴桃;4、心脏病史葡萄柚;5、长期吸烟葡萄;6、肌肉拉伤菠萝;7、预防皱纹芒果;8、血液供氧不足樱桃;9、腹泻苹果;10、胃痛木瓜;11、消...

大寂尼师:净土探究(三十六)

大寂尼师:净土探究(三十六)

20、弥陀是十方诸佛智慧圆满成就的代表者诸佛的悲智本愿在学佛修行之初,因个人学习的环境,接近的善知识及发心度生因缘的差异,容或有各种偏胜、偏执之点,但是到了最后证圆满佛果时,依华严经说,每一尊佛一定...

    我们真正能够为众生的时候,才能得到解脱;我们真正能够饶益众生的时候,才能得到自在。没有自私自利,没有要求、不求回报地去关心照顾他人,就是饶益众生。

 

    饶益众生才能得到解脱,但是一定要从家人做起。没有要求、不要回报地去关心他们、照顾他们,为他们付出,这就是修行。家人和周围的人是与你最有缘分的众生,是最需要你的众生,一定要从他们做起,然后再慢慢扩大范围。从父母、儿女,再慢慢扩大到亲朋好友,扩大到邻里同事,扩大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最后扩大到所有的众生,需要这样的过程,不是一下子要做到。

  

    先把家里内部的关系搞好。连最有缘分、最了解你的众生都没有度化,想去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是不可能的。第一个事情没有做好,第二个事情能做好吗?

 

    寂天菩萨的《入行论》中也讲了,发心的时候要慢慢扩大范围,尤其是实际做的时候更要按次第。从自己身边有缘的众生做起,无缘的众生你想帮也帮不了,想度也度不了。“我对外人挺好,但是我对家人不行。我对其他人有慈悲心,但是对家人始终发不出来慈悲心。”这就说明了你就是没有慈悲心!那些外人不经常接触你,不太了解你,也不是特别需要你,所以没有什么矛盾和冲突。家人不一样,天天接触,互相太了解了,太熟悉了,你那么自私,互相很难相处。其实你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才是你真正的心态,真正的面目!对外人乐乐呵呵的,挺祥和的,这都是装的,时间长了也不行。

 

    所以从家人做起,好好地过日子,这就是修行!你周围的人,你的家人,这些都是众生,你一边伤害他们,让他们起烦恼,一边供佛拜佛,佛菩萨能高兴吗?不可能的!没有条件地、不求回报地去关心他们、照顾他们、为他们付出,他们不可能不感动,一定会对你五体投地,一定会跟随你,跟你学,跟你修,这不就度化了么!你表法没有表好,他知道你学佛学成这样,连人都做不好,还能被你感化吗?还能跟随你吗?不可能的!

 

    你要转变自己。你自己转变了,所有的都会转变。有些人学佛修行以后真转变了,所以周围的人也转变了,命运也转变了。身体健康了,家庭和睦了,工作顺利了,一切吉祥了。你完全发清净心为他人好,完全是饶益他人的,不自私,不自利,他人自然而然就会跟随你。清净心有这个力量。

把菩提心从家庭扩大到法界

    我们真正能够为众生的时候,才能得到解脱;我们真正能够饶益众生的时候,才能得到自在。没有自私自利,没有要求、不求回报地去关心照顾他人,就是饶益众生。  ...

每次只肯念一声佛,铭记在心得利益

每次只肯念一声佛,铭记在心得利益

每次只肯念一声佛,铭记在心得利益早年,天竺国有一个叫做「阿苏沙」的小国,国里面有一个婆罗门;我们都知道,当时婆罗门在印度的地位是很高的,可是这个婆罗门异常的愚痴,而且经常恶业缠身,忧?不堪,但却没有...

马绰——素食环保 行走中国

马绰——素食环保 行走中国

他是四川成都人,一名画家,也是一名素食主义者,他叫马绰。6月22日,南宁石门森林公园内,记者偶遇他。他正背着重重的行囊徒步行走,一边还把手中一沓宣传单分派给公园里的游客。他的行囊上印着“素食环保行走...

虚云法师开示录-五月二十六日开示

虚云法师开示录-五月二十六日开示

五月二十六日开示孔子《论语》二十篇,第一句说:“子曰学而时习之。”子者,孔夫子;曰者,说也。孔子教人将学过的东西,时常温习,语默动静,念念不忘;若所学仿佛大意,功夫就不相应,不究竟了。世法佛法都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