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尊湛现:必须要按照程序,要分清“静”与“净”的区别

心明为禅,心净为定。

诸位同学大家好,修行主要的是这个定力,也就是这个清净心。

这个清净心主要的是靠智慧的展现,修行的程序就是环环相扣。

首先学习经教,这个经教大家不能误会,指的是我们的老师释迦牟尼佛所给我们讲述宇宙真相,自然规律。

所以说我们必须要把这个理念作为导航,来进行由浅入深的下功夫。

知见正确,道理通明。那么这条行走起来就非常的顺畅。

其实不单纯佛法,尘世间的万事也是如此,首先把目标明确,事情的真相能够明确,然后照做起来可以一目了然。

我们在修行明理之后,第一个目标要把这个内心的妄念止住,也就是说进去这个“静”的区域。

通过种种的方式调整之后,达到了静止的状态,然后再进行下一个“净”的环节。

第一个“静”,要多在安静的环境中来操作,因为这个期间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与避免。

比如“惊吓”,突然间的声音,或者突然的方便的应该注意。

还有要保持精气神。

精气神其实是一个,都是由“精”化为气,由“气”转化为能。

所以说精力饱满不乏累,不昏沉。这个才能够便于二六时中精进修行。

第二个“净”,是完全展现在动态之中。

无论处于任何的环境也不会扰乱于心。

也就是说心态不随境所动,心能转境。

这就是禅定的功夫。

这个禅定的功夫主要靠理明。

心明为禅,心净为定。

大家一定要相信佛的教言。

为什么修行的进度缓慢?

就是因为理不明,知见歪曲,这样修行中就不会受益。

另外心态对佛法的信心不足,也是体悟不到佛法的殊胜。

因为佛法完全体现在于内心,而不是在于外相。

必须要在于实际的功夫才可以,所以我们凡夫执着于外相,而不注重内心。

这种表现是非常迷茫的,就会造成望山捉影,其实这是一个错觉而已。

我们修行人必须要觉悟才是。

我们凡夫俗子误认为自己非常的聪明,头脑思维敏捷,就认为了不起。

其实越聪明越愚痴的表现,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越聪明思维越复杂,越复杂对事相越执着,妄想、分别得越强烈。

却不知道所执着的一切皆是影像而已,没有丝毫意义。被影像所困。

其实佛曾告诉我们万法由心造,这是宇宙真相,也是自然规律。

这颗心为根本。若想转变相,首先要转变内心。方可受益。

而不是直接去抓影子,望大家清醒才是。

阿弥陀佛,释桑吉。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斋堂礼仪需知

斋堂礼仪需知

斋堂规矩在斋堂就坐应礼让别人。应该将上座或空气好的座位,留给年纪较大的居士。端碗要用龙含珠的姿势,四指托碗底,母指扣碗边,不可让指甲伸进碗里。拿筷子不可一把抓,不可执太低,亦不可执太高。饭前洗手,不...

素食食物属性

素食食物属性

【温热食物】1、辛辣物—辣椒、沙茶酱、生姜。娱乐2、燥热性—任何熏、炸、烧烤物,韭菜、茴香、肉桂【热性水果】龙眼、荔枝、榴莲、芒果。【刺激性食物】咖啡、咖哩、腌制品。【寒性食物】冰品、西瓜、水梨、柚...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二十六卷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二十六卷

第二六卷  诸位观众,大家好!请掀开《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第六十四面,我们看经文:  【贪欲务俗。多求利业。积财自丧。厚财贱道...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七章 马哈咖咤亚那的偈(gatha)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七章 马哈咖咤亚那的偈(gatha)

第七章 马哈咖吒亚那的偈(gatha)《长老偈》有八首偈(gatha)归於马哈咖吒亚那(Thag.494-501)。这些偈(gatha)毫无例外都是以偈(gatha)的形式,表达对比库正确戒行,以及...

消除烦恼的方法:脱离魔网

消除烦恼的方法:脱离魔网

脱离魔网有念堕魔网,无念则得出;心动故非道,不动是法印。《大智度论卷八释初品中放光第十四之余》起心动念是一般人在一天当中,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事。这个偈子则说,一有念头就堕入魔网,无念则不被魔网束...

素食里的黄金搭配

素食里的黄金搭配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难以计数,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如果两种食物搭配合理,不但味道好,还能促进有益成分的吸收,更好地发挥其抗病保健功效。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最新载文,刊出美国营养师推荐的7对食物黄金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