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吗?

经常在饭局中听到有些人劝吃素的人说“修行人心中有佛就够了,酒肉还是可以吃的,人作为高级动物,在食物链的最顶端,这些动物本来就是杀来给人吃的嘛”,“某某朋友也是修行人,喝酒吃肉一点不耽误,你不要太认真了”。说得振振有词,还经常引用一句流传甚广的话“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这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来自一个悲壮的公案:明朝末年,张献忠作乱,到处杀掠,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难。在四川峨眉山的地方,有一群百姓慌乱中逃入山中一寺院内,寺中的住持破山和尚慈悲为怀,收容了这些难民。

破山和尚恳求山贼不要伤害百姓,山贼曾受过破山和尚的恩惠,不好意思一口拒绝,于是想出个鬼主意,好让破山和尚知难而退。山贼拿出一些酒肉说:“破山和尚,只要你吃了这些酒肉,我就放过这些人,决不食言。”众人哗然,此计甚绝!因为出家人绝不能喝酒吃肉,开斋破戒必将被打入三恶道中受无量苦。

只见破山和尚拿起酒杯,气定神闲地说:“你们要说话算数!我以酒代茶,各位饮茶。”说完一饮而尽,接着拿起块肉说:“我以此肉作菜,请!”面不改色,边吃边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破山和尚非常清楚作为出家人是不能喝酒吃肉的,但他是为了救老百姓逼不得已这样做了。

据记载,当年密勒日巴大师弃外道求佛法拜师之初,见玛尔巴大师从水桶里拿起一条活鱼放到嘴里活活吞咽腹中。密勒日巴见状顿生离去之心,此时忽听玛尔巴大师说道:“鱼儿啊,不是我不慈悲救你,是有人见不得我救你。”只见玛尔巴大师施展神力将鱼儿从腹中吐入河中,密勒日巴看到吐到河里的鱼活蹦乱跳,而水桶里的鱼儿翻着白肚快不行了。密勒日巴见状大惊,当即叩首拜师皈依学法,并祈请玛尔巴大师救度这些奄奄一息的鱼儿。

再有,《晋书•艺术•鸠摩罗什传》记载,鸠摩罗什“吞针”的公案:当年,罗什大师到来中国之后,国主姚兴认为大师是个聪明绝顶的人,如果他能生几个儿子,那一定也是聪明绝顶。于是送十个美女给他,一定要他接受。罗什大师是个出家人,但是他被迫将美女收纳进了自己住的逍遥宫。

见到师父这样做,有些弟子就效而法之,也开始破戒纳色。见此情况,鸠摩罗什大师决定用法力劝诫学生们。

有一天,鸠摩罗什大师召集所有学生到场,于钵内盛满细针,说:“你们如果能仿效我吃下这些针,就可以蓄妻室了。”

说罢像吃平常食物一样,张口将针全部吞下,而后沐浴,针自毛孔中一一取出。看得学生们个个面面相觑。从此不敢提娶妻之事。这就是鸠摩罗什大师“吃得了针,结得了婚”的来历。

“初地不知二地事”,非非常之人,莫为非常之事!其实,“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不是完整的偈子。完整的偈子在《济公李修缘》记载是这样的: “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 后半句的意思是:众人要是学我,就如同堕入魔道。为什么?

因为凡事不能看表象,圣人的境界和凡夫的境界是截然不同的。凡夫把活物杀了,那就是杀生,是破戒,罪业无穷。而圣人是不忍有缘的众生在恶道中受苦,可以瞬间把有缘恶道众生超度到天道中去快乐生活并学佛修行。如玛尔巴大师把鱼吃进肚里意在超度他们,虽后来因为米勒日巴大师的念头而吐出活的鱼来。这都表明不是常人凡夫所能做的事。

在当今,就有这样一个实例,那就是住世佛陀的弟子旺扎上尊,祂把与祂有缘的鱼超度到了天道。大家可以在网络中观看这个实况录像。

所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虽流传很广,但如果佛弟子及信众们不能了解完整的偈子及其含义,而只断章取义把这句话当成喝酒吃肉满足口腹之欲的借口,犯破戒杀生之业,那么,不但今生学佛无望成就,更会因犯破戒杀业而堕落地狱之中!

“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 学佛的同修,你觉得你可以学吗?

撰文:小七姐

编辑:安然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利用和合术挽回真爱非常神奇 不信你看

利用和合术挽回真爱非常神奇 不信你看

爱情常见,真爱稀少。这个世界上那么多的人,每个人每天在大街上都可以与很多陌生人擦肩而过,但是也仅仅如此。大部分的人其实并不会深入你的生活,有的人说,今生与你谈恋爱的人,都是因为两个人前世是有牵绊的,...

弘学居士:净土探微-第九章(一)

弘学居士:净土探微-第九章(一)

净土探微 作者:弘学第九章净土经论及著述第一节阿弥陀佛净土三经一论关于阿弥陀佛经典,有净土三经、净土五经及净土三经一论之说,它们是姚秦鸠摩罗什译的《阿弥陀佛经》;刘宋畺良耶舍译的《观无量寿经》;曹魏...

想要知道如何挽回感情为何不试试秘术

想要知道如何挽回感情为何不试试秘术

为什么夫妻之间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这就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要面对的问题,有的夫妻相依为伴、白头偕老,有的夫妻分道扬镳。通过和合术能否化解矛盾,如何挽回感情让对方回心转意?可以试试道教的和合...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37、妄杀群牛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37、妄杀群牛

37、妄杀群牛俗语说:宁愿玉碎也不愿瓦全。就是说,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也不愿被他人所得。这是人类的劣根性,每个人往往都有自己的隐私。当自己的隐私被人揭开而不能隐瞒下去的时候,往往都是恼羞成怒而做出很可...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什么都会走向死亡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什么都会走向死亡

什么都会走向死亡有三位年轻人在一个小镇上看到一支送葬的队伍。他们打听到死者原来是他们的两位朋友:一位叫友谊,一位叫快乐,他俩被一个外号叫死亡的人谋杀了。三位中一位年龄最小的人对他的两个朋友说:这个外...

佛教名词:治病_念佛治病是真的吗

佛教名词:治病_念佛治病是真的吗

治病治病,即具有医生资格或者医学方法对有病者进行治疗疾病的一种活动。包括治已病和治未病。采用各种医疗措施消除疾病,使病人恢复并保持心身健康。念佛能治病吗?念佛能不能病我不敢保证,我只能说,念佛对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