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摩男本四子经

释摩男本四子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释羁瘦国。行在迦维罗卫兜国泥拘类园坐于树下。是时有释人名曰摩男。到佛所前。以头面着佛足为礼白佛言。我常闻佛语輙着意中。我闻佛说人心有三态。有淫态有怒态有痴态。我从闻以来常着意。我自念。无有淫态心自为正。无有怒态心自为正。无有痴态心自为正。我自念。常持是三者意不动。何因缘殊不解。佛言。若淫心怒心痴心解者。何因缘。复与妻子共居。若有贪心故。其有贤者。自思惟虽有经小苦耳。久后大乐。与妻子共居须臾乐耳。久后大苦。其有贤者。知世间乐少苦多。佛言。诸比丘得阿罗汉道。知世间乐少苦多。我故求佛道者。但念世间乐少苦多。我为菩萨时。常念乐少苦多。摩男言。独佛阿罗汉有是念耳。佛告摩男。听我言以着心中。人于世间何等为乐。凡有五乐人所贪憙。眼贪好色即着心中。昼夜念之以好色贪着。耳闻好声。鼻闻好香舌憙美味。身得细软。即着心中。以好色贪着。如是五者天下人所贪。

天下乐着皆出是五事。知当出几何忧。世间人或作田家从得生活。或作工师用得生活。或作贾市用得生活。或作长吏用得生活。或作畜牧用得生活。或作画师用得生活。是人寒者忍寒。热者忍热。苦者忍苦。饥者忍饥。渴者忍渴。俱坐贪意俱忍是寒温饥渴。自怨言。我治生若干岁苦欲死。殊不得钱财。与寒苦共居或得病瘦。佛告摩男。是为一苦。二事者贪淫之意中有人。或作田家或作工师。或作市贾或作长吏。或作畜牧或作画师。行治生忍寒热饥渴致贪钱财。以得富饶复怀忧恐。畏县官亡其钱财。或恐火起烧其钱财。或恐乘船船没亡其钱财。或恐贼劫取其钱财。或恐贸卖亡其钱财。或恐贫家亲属持毒药毒之。或亲子散亡钱财。

是人常与重忧共居。昼夜怀忧无有解已时。中复有人持钱财行。或逢县官或逢水火。或货卖财物不还。或埋置地中不知其处。或有来诬谤之。或有亲子用父钱财其人自念言。我从少小治生。忍寒热饥渴。忍勤苦致钱财。今复亡失。从是忧念或病或死皆坐财钱。是皆贪意五乐所致。是为二苦。三事者世间人坐钱。父与子诤。兄与弟诤。夫与妇诤。或知识朋友共诤。或诸家内外共诤。背后相说恶露。是皆贪乐所致。世间人坐钱财故。王者与王者斗。道人与道人斗。田家与田家斗。工师与工师斗。皆坐钱财故口相骂杖相捶刀相斫。或相伤杀。皆坐贪所致。是为三苦。四事者。世间人从军。受取官钱公知。当行斗战生死无期。

皆贪心故行从军。以受官钱不得复休。便斗或伤头或截头。或伤臂或截臂。或伤脚或截脚。展相夺命。是皆贪所致。是为四苦。五事者。世间人贪意。夜行穿人室壁。或于道中劫人。攻人城郭为吏所得。或截头或截手或截脚。或辜磔或割其肌。或以火烧之。或以大椎椎其额。或斩其腰。是皆贪意所致。是为五苦。世间人坐钱财转相欺。口亦相欺身亦相欺意亦相欺。时自以为可自用。无有过罪。不知殃毒在后当入地狱。其有若贤者若沙门婆罗门。自思惟世间五乐多耶忧苦多乎。佛告摩男。我为菩萨时。常念世间乐少苦多。以是故求无为之道。其有人欲言世间乐者。皆不知生死之道。若世间有贤善心意无贪之志。复欲教人莫令贪。

是最为大德。佛告摩男。我尝至王舍国。有山名设提班擥瞿何堕夫妻沛施。我见诸尼揵种。有放发行者偻行者。坐地者卧地者。身体无衣皆被鹿皮。佛遥见之前与尼揵语。若何因缘。作是曹放发行。何因缘于地坐卧。亦无衣被自毒如是。诸尼揵对佛言。我曹先世行恶所致。令我今世困苦如是。行恶未尽故耳。佛言。若何因缘闻知是事。先世所为从人闻耶。自知之乎。诸尼揵言。亦不知亦不闻亦不事师。佛言若用是困苦故得脱于生死乎。若亦不从人闻亦不事师。若空自困苦。为宁可弃若所为。来事佛道。佛言。我但惜若身念若子孙。后世皆当复法效若曹所为。诸尼揵皆嗔恚佛所言。王萍沙用是沙门瞿昙。为内国中。佛告诸尼揵。若曹勿恚。王萍沙见受我经。或不敢妄有所说。佛告诸尼揵。若曹宁能正坐七日七夜。不饮食不语言。如是为乐耶。

王有宫阙伎乐为乐耶。尼揵言。沙门瞿昙。为乐。佛言。何以为乐。萍沙见国何以故不乐。尼揵言。我曹少忧用是故。沙门瞿昙。胜王萍沙。佛告诸尼揵。王萍沙。有淫之意有怒之意有痴之意。亦欲伏诸傍臣。复欲伏外诸民。昼夜计念。当治谁当系谁。佛言。其有淫者。亦欲自杀亦欲杀人。嗔怒者。亦欲自杀亦欲杀人。痴者。亦欲自杀亦欲杀人。诸尼揵皆前到佛所。白佛言。我曹亦无淫态亦无怒态亦无痴态。宁可作沙门。佛言。当归报若父母。诸尼揵言。我曹辞家学道便与父母决。佛言。若曹且受五戒归。诸尼揵皆受五戒。一者不杀。二者不盗。三者不犯他家妇女。四者不欺。五者不饮酒。诸尼揵受五戒。着衣举发正行各自归家。佛告摩男。若闻经淫意怒意痴意。若言我持佛教。若熟思惟是五事。宁与世间等不。摩男言。我当归思惟讽诵是经典。日当到佛所。摩男前为佛作礼而去。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62.舍利弗之吼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62.舍利弗之吼

62.舍利弗之吼雨季过后,舍利弗尊者向佛陀道别,准备到外地弘法。佛陀祝愿他旅途平安,身心都了无挂虑。他又希望舍利弗这次努力的弘法,不会遇到太多的障碍。舍利弗尊才表示感谢后,便起程离去。当天下午,一个...

青岛圆融投资吃监管警示函 私募发行管理严重失职

青岛圆融投资吃监管警示函 私募发行管理严重失职

青岛圆融投资吃监管警示函 私募发行管理严重失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25日发布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对青岛圆融金融投资有限公司出具警示函。警示函指出,青岛圆融金融投资有限公司私募基金业务存在...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36、贪取天眼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36、贪取天眼

36、贪取天眼贪心是人类的天性,可是贪也有善贪恶贪,有正贪与邪贪。多数的人都是为了自私自利而贪。为了财色名利多多亦善而引起了造恶的行为,所以佛经说贪嗔痴为三毒了。从前有一位修道的人,在寂静的山中苦修...

南怀瑾:因果报应的秘密01

南怀瑾:因果报应的秘密01

我们人的这一生,为什么变成男的,变成女的,每个人身体、遭遇、环境又各人都不同?这是前面多生多世的果报来的,种子生现行。过去多生累劫,我们所作所为,善、恶、无记这三种业力,形成种子,因缘成熟时,种子会...

行人临终的时候,因缘怎样才能够具足?能够往生西方呢?

行人临终的时候,因缘怎样才能够具足?能够往生西方呢?

行人临终的时候,因缘怎样才能够具足?能够往生西方呢?答:如有一种大根机的人,平素的时候,真信、切愿、念佛,信愿既极真切,念佛功夫又极纯熟,临终的时候,不须旁人助念,他自然如平素一样的信愿念佛,无有丝...

佛教故事:罗汉菜:为贼所得

佛教故事:罗汉菜:为贼所得

为贼所得佛与比丘游行人间,忽然避入草中,阿难问佛:「为什么舍道而入草中呢」?像说道:「前面有贼!后三梵志当为贼所得」。三人后来看见路边有一聚金子,三人共同来取。先叫一人回到街上煮饭,这个人竟用毒药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