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不要用佛法给自己施加压力

达真堪布:不要用佛法给自己施加压力

我们不择手段,千辛万苦所谋取的财产、事业、权力、地位等福报都是无常的,随时都会失去,最终都会穷尽,所以应该将目前所拥有的福报、财产、机遇利用起来,去承办一些有益的事情,做慈善,做义工,上供下施。往阿赖耶识这个银行里多存点真正的财富,将来都是可以带走的。无论你转生在哪一道,都是可以用得到的。若是你有善根,有福德,即使出现违缘障碍也会一下子度过去的。

有付出,有奉献一定有回报,但是你不用去求回报。如果我们有要求,求回报了,我们所种的善就不是纯善了,而是有杂念的。就好比一种食品,好吃又有营养,但是里面有毒,即使再好也不能吃。我们不要求回报,不求时才有,有所求,本身就是一种苦。

有舍才有得,但是暂时没有福报也不要勉强。有的人说:“我要为上师三宝赚钱,如果赚了五百万,我就捐四百万。”没有必要!福报是修来的,不是追来的,上师三宝用不着你来赚钱。何况钱真的到你手里了,不要说捐四百万,你连一百万都不会捐的。你现在没有钱,你这样说也许是真心的。如果你真的有钱了,心态就不一样了,你现在的想法和那个时候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需求、欲望、想法都是两个世界的。

“那个同修道友捐了那么多钱,我也要捐钱。”自己就想赚钱了,可是赚不了钱,却把自己“赚”进去了!他能捐钱那是他的福报与因缘,你随喜就行了。佛讲了,真心的随喜,也能得到同样的功德。所以不要攀缘,能付出多少就付出多少,好好修行就可以了。

有多大的福报就享受多大的福报,有多大的能力就付出多大的能力。我们是要做功德,是要积福德,但是不要勉强。

有些人很多时候就是勉强,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然后为此烦恼痛苦。我们就是这样犯错误的!你真会学佛修行了,那个时候学佛修行不会给你带来压力,也不会给你带来烦恼,一切随缘而做。

“我的上师太厉害了,有那么多的弟子,有那么大的寺院、道场,弘法利生的事业那么广大圆满,我也要这样。”然后给自己施加压力。你的福报还没到的时候,即使给自己施加压力也没有用。福报到的时候,你自然就会有了。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一步一步地来,不要勉强自己,学到哪儿算到哪儿,修到哪儿算到哪儿,只要不懈怠就行了。

还有些人,看到别的同修打坐打得好,作业写得好,懂得也多;想想自己,没有文化,也不识字,然后就没有信心了,吃不好,睡不好,越来越没精神了。那是他前世修来的福报,你现在没有这么大的福报、根基与能力,应该多忏悔,然后尽心尽力地修,你也一样能成就的。

佛是慈悲的,佛法是圆融的,佛是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众生的。只要有善根,有缘分,你放心,不会落下你的。我们遇到了殊胜的大圆满法,有这么好的学佛修行的机缘和条件,这是我们共同的业力、共同的福报,但是每个人肯定也有不共同的业力、不共同的福报。所以不能强求,不能勉强,只要尽心尽力地做,不懈怠就行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仁王护国咒全文

仁王护国咒全文

摘自《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却住一面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本愿承佛神力。十方世界一切国土若有此经受持读诵解说之处。我当各与如是眷属。于一念顷即至其所。守护正法...

经常搬动家居影响风水 原来有这么多细节要注意 竟然不知

经常搬动家居影响风水 原来有这么多细节要注意 竟然不知

提到风水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风水是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关联的事物,一个人的家庭风水好不好,就是影响着他这个人的整体运势。在日常生活上因为习惯或者其它因素的关系,我们偶尔的一些行为会破坏家里面的风水,...

戒杀放生护生小故事生:饷即瘗之

戒杀放生护生小故事生:饷即瘗之

饷即瘗(yi)之戒牛录上记载:宣城庚本淑的祖父辈,都遵守不吃牛肉,已经很久了。有一次,庚本淑生病,服用医师开的药方,用牛脑作引子。又曾经有人赠送牛肉,庚本淑自己虽然不吃,却给仆人吃,自以为这样就没有...

如孝法师:生命共同体,一荣俱荣,一辱俱辱

如孝法师:生命共同体,一荣俱荣,一辱俱辱

从生命的角度来讲,历史与文明,其实是无数先辈生命与境界的传递。小到每个家庭,家人之间也是心灵相连、荣辱与共的关系,再大到全社会甚至扩展至所有的生命形式,我们都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式共同依存。所以...

宣化上人:开始修行就天天跪念《地藏经》

宣化上人:开始修行就天天跪念《地藏经》

十五岁那年冬天,我第一次遇着《地藏经》。以前没有看过佛经,这是头一次看到佛经。好像是在妙莲长老那儿得到这个《地藏经》,是他用笔写,然后再印的。我得到他写的《地藏经》,回去就开始念。北方的精进香可以燃...

索达吉堪布:如何判断一本书是否值得阅读、对自己有利与否?

索达吉堪布:如何判断一本书是否值得阅读、对自己有利与否?

索达吉堪布:如何判断一本书是否值得阅读、对自己有利与否? 问:如何判断一本书是否值得阅读、对自己有利与否?答:按《瑜伽师地论》中的观点,正论分三种:具义论、离苦论、励修论。 邪论有六种:一、无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