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支居士八城人经

十支居士八城人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诸上尊比丘。在波罗梨弗都卢城鸡园中。世尊般涅槃不久。于是十支居士八城人多有财物。诣波罗梨弗都卢治生。于是十支居士八城人持钱财物尽买。尽买已极欢喜。得盈利极大欢喜意极悦豫。出波罗梨弗都卢城已至鸡园中。到已礼诸上尊比丘足却坐一面。彼十支居士八城人却坐一面时诸上尊比丘为说法劝进。等劝进教授。等教授以无量方便。为说法劝进至等教授。等令欢喜已默然住。于是彼十支居士及八城人。闻诸上尊比丘所说法劝进。至等欢喜已。白诸上尊比丘曰。此诸上尊。今尊者阿难在何所住。我今欲见。此居士。彼尊者阿难。在毗舍离猕猴水岸上。欲见者当往见之。于是十支居士八城人。从坐起礼诸上尊比丘足。绕诸上尊已离诸上尊。还至彼尊者阿难所。到已礼尊者阿难足已却坐一面。彼十支居士八城人却住一面已。白尊者阿难曰。此阿难。我欲有所问听我所问。当问居士。闻已知之。此尊者阿难。彼世尊有智有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以眼见第一义说一法。圣弟子所住。于有余处有漏尽意解脱不。此居士。彼世尊有智有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以眼见第一义说一法。圣弟子所住。有余处有漏尽意解脱。云何尊者阿难。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眼见第一义说一法。圣弟子所住。有余处有漏尽意解脱。此居士。圣弟子所闻。于淫解脱至住四禅正受住。彼依入法法相观行止。彼依入法法相观行止住。可有是处。彼所住得有漏尽。不住彼处得有漏尽。彼自乐法彼自爱法彼自习法彼自敬法得欢喜。五下结尽得化生。彼般涅槃成阿那含。不还此世间。是为居士。彼世尊有智有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眼见第一义说一法。圣弟子所住。有余处有漏尽意解脱。复次居士。圣弟子所闻。意与慈俱满一方已正受住。如是二三四上下。一切诸方意与慈俱。无怨无二无恚极广极大。无量极分别。满诸方已正受住。如是意与悲喜护俱。满一切诸方已正受住。彼依入法法相观行止。彼依入法法相观行止住。可有是处。住彼已得有漏尽。不住彼处得有漏尽。若彼以法乐以法爱。习行法敬法。得欢喜法。五下结尽得化生。于彼处般涅槃成阿那含。不还此世间。是为居士。彼世尊有智有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眼见第一义说第一法。圣弟子所住。有余处有漏尽意解脱。复次居士。圣弟子所闻。度一切色相。至有想无想处正受住。彼依入法法相观行止。至有漏尽意解脱。于是十支居士八城人。白尊者阿难曰。甚奇尊者阿难。我等问尊者阿难。一甘露门而为说十二甘露门甚多。尊者阿难。于此十二甘露门。依各各甘露门。当安隐自御之。犹若尊者阿难。离城村不远有重阁。若重阁房边有十二门。或有人入中少有所为。或有人生无有义不饶益不安隐不快乐。或有以火烧重阁。此尊者阿难。彼人于十二门随彼意安隐出。如是甚奇。尊者阿难。我等问尊者阿难一甘露门。而为说十二甘露门。此尊者阿难。为甚多。当于十二甘露门。依各各甘露门各各当出之。此尊者阿难彼诸婆罗门与恶法俱施与师物。况当我等今于大师。当不以财施之。于是十支居士八城人。于其夜馔具净妙饮食。于其夜馔具净妙饮食已随时敷座。敷座已请鸡园中比丘僧毗舍离比丘僧皆悉聚之。鸡园中诸比丘僧毗舍离诸比丘僧皆悉聚已。以净妙饮食手自授与。以净妙饮食手授与已。知食讫收摄钵器。行澡水以五百种物。买房施与尊者阿难。以为私有。彼尊者阿难施与招提僧。阿难如是说。十支居士八城人闻尊者阿难所说。欢喜而乐。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伊斯坦布尔五彩缤纷的香料市场

伊斯坦布尔五彩缤纷的香料市场

各色香料香料市场,又名“埃及市场”,位于金角湾加拉塔大桥起点处,紧邻新清真寺。规模比大巴扎小很多,是伊斯坦布尔最大最古老的香料市场。因为埃及人是买卖香料的鼻祖,所以又叫“埃及市场”。这是一个L型的封...

老鼠听经

老鼠听经

清朝的时候,在浙江省杭州武林门内,有一座庵堂,住持是上静下然尼师。她每天早晚焚香诵经礼佛,很有修行。在顺治五年的元旦清晨,庵里正准备作早课时,突然传来老鼠的吱吱叫声。静然尼师朝梁上看说:“老鼠啊!你...

《西游记》不是神话故事,讲的是修行

《西游记》不是神话故事,讲的是修行

从前现在过去了再不来红红落叶长埋尘土内开始终结总是没变改天边的你飘泊在白云外苦海翻起爱恨在世间难逃避命运相亲竟不可接近或我应该相信是缘份……看着电影《大话西游》的结尾,孙悟空扛着金箍棒脸上带着的释然...

测夫妻八字合不合 这几种就是相克的命格 千万要避开

测夫妻八字合不合 这几种就是相克的命格 千万要避开

婚姻不管是对于男人来说还是女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有的人结婚之后过得越来越好,而有的人却因为结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夫妻在结婚之前都会找师傅测夫妻八字合不合,为的就是避免出现不合的情况,那...

达真堪布:应该以什么心态供养佛菩萨?

达真堪布:应该以什么心态供养佛菩萨?

达真堪布:应该以什么心态供养佛菩萨? 问:应该以什么心态供养佛菩萨? 答:给佛菩萨做供养不要勉强。“若是不做供养,佛菩萨会不会不高兴?若是不做供养,我感到难为情,我还是做点供养吧!” 还有的人做供...

佛教故事:净土往生:项子清居士往生事迹

佛教故事:净土往生:项子清居士往生事迹

项子清居士往生事迹项本源,字子清,法名智源。安徽歙县诸生,国学浩谐极深,尤精小学,世居苏北如皋,终其身执教鞭,以故桃李满大江南北。居常不苟言笑,道貌岸然,士夫咸爱慕之。民十三(一九二四年),谛闲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