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活一线间--学佛网

在印度有一则古老的故事—

一位伟大的圣人将他的首席学生送去贾那克Janak国王的座下修习,他要这个年轻人向国王进修一件他身上所欠缺的器械

年轻人说:“假如你不能教我,那这个叫贾那克的人能教我什么?你是了不起的圣者,而他只是一个国王,哪里知道什么是静心和觉知呢?

伟大的圣人说:“你尽管照著我的话去做,去到那里的时刻,对他施礼如仪,不要自以为是,认为你是一名修道者,而他只是一国之主,不要心存他是尘凡中人的设法主意而自视清高,把那些都忘掉。我要送你到他那里进修某件事,所以他算是你现在的师父。我知道,我已经在这里试过了,然则你需要一个不一样的情况来赞助你懂得这件事,国王的宫廷将会为你供给一个准确的情况,你去就对了。记得要向他顶礼,这一阵子他将代表我的角色。”

年轻人有些不情愿地去了,心里一面想,他堂堂出身最高阶级的婆罗门(Brahmin),这个贾那克是谁?他很富有没错,他拥有全部王国,但他能教一个婆罗门什么?素来都是婆罗门认为他们可以教别人什么的。贾那克不是出身婆罗门,他来自印度的武士阶级,这个阶级被视为在婆罗门之下,婆罗门是最高的阶级。要向这小我顶礼?这种事从来没有人做过!要一个婆罗门向一个武士致敬,这十分挑衅这个印度人的思维

可是师父已经交卸下来了,他不得不遵照师父的话。贰心不甘情不愿地去到那里,也心不甘情不愿地向贾那克施礼。当他施礼的时刻,心中真的很气他师父,因为这件事在他眼中是很丑陋的。这时有一位婀娜多姿的女人在大厅傍边跳著舞,人人都在喝酒说笑,贾那客坐在人群的中心,这个年轻人尽管心中再多批评,他照样行了礼

贾那克笑著说:“你不必带着你的批评向我施礼,还有,在你熟悉我以前,请先别对我有偏见。你师父对我的为人十分清楚,所以他才送你来我这里,不过你这不是进修该有的立场。” 

年轻人说:“我不在乎,他已经送我来,我也已经来了。然则明天一早我就会回去,因为我看不出在这里可以学到什么。事实上,我如果从你这里学到任何工作的话,那我这平生就白费了!我可不是来这里看美男和喝酒作乐的

贾那克依然保持微笑,他说:“你可以明天一早就打道回府。不过!既然你已经来了,你一定累了……至少先在宫里歇息一晚,到早上你要走就可以走。谁晓得?说不定晚上就变成让你进修的情况,这是你师父送你来我这里的目的。

夜晚国王安排他住进皇宫里最豪华的房间。还亲自陪他去到房里,悉心召唤了他的食物、睡觉的事,昔时轻人上床时,贾那克也离开了

可是,年轻人整夜都睡不著,因为当他躺在床上,眼睛往上一看的时刻,他看见一把没有上鞘的剑,仅仅用一条线系在他头顶的上方。这种时刻他随时会有危险,因为剑随时会掉下来要他的命,于是他整晚都清醒著在当心那把剑,如果它真掉下来了,他才能躲得掉这场灾害

到了早上,国王问他:“床睡起来舒不舒服?房间住起来还可以吧?

年轻人说:“舒服极了一切都很舒服。不过那把剑的事你要怎么交卸?为什么耍这种诡计?你这小我其实太残酷了!我一大早从师父森林里的道场出发,赶了一天的路后,到晚上我已经累垮了,而你却跟我开这种残酷的玩笑,用一根细得不能再细的线吊著一把没有上鞘的剑,这算什么?我很担心如果一阵轻风吹过来,我的命就没了,我并不是来这里寻死的。”国王说:“我只想知道一件事,既然你那么累,你应该很轻易就睡著了,然则你没有,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那是个攸关死活的险境,所以你很觉知、警醒,这就是我的教导。你可以走了,或者,你想要的话,可以再多留几天观察我。

“虽然我坐处在歌舞升华的的官殿之中,但我十分警醒到我头上那把发亮的剑,你看不到它,它的名字叫灭亡。事实上我并没有在看美男,正如你无法享受华丽堂皇的房间,我并没有在喝酒作乐,而是觉察著随时会光降的灭亡。虽然住在皇宫里,但我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山人,因为我始终对灭亡保持警醒。你师父与我不仅订交甚笃,也相知甚深,他知道我所知道的,所以才把你送来这里。假如你要在这里待上几天的话,你可以自己再做观察。”

你想知道若何更有觉知冯?只要加倍意识到生活中的不确定;灭亡随时会发生,或许下一刻它就找上你的门。假设你以为自己会长生不老,你可以持续无意识下去,否则,当灭亡的脚步接近,你怎能依然无意识地过活?弗成能的!假如生命是一闪即逝的,假如生命就象泡沫一样,只要一根针一扎,它就永远消失了……你怎么能保持无意识?

在每个行动傍边保持觉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收藏版】2024年 藏历理发吉祥日

【收藏版】2024年 藏历理发吉祥日

阿松上师关于理发、剪掉的头发如何处理的重要开示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恶徒 5 天杀 3 人,落网是因果不昧的必然结局!

恶徒 5 天杀 3 人,落网是因果不昧的必然结局!

期江西省乐安县连发两起恶性刑事案件致三死两伤,犯罪嫌疑人曾春亮在潜逃三天后最终落网,等待他的将会是法律的制裁!曾春亮第一次闯入康家原因,就是“贪财”!想去别人家捞点钱,被发现后起了“嗔恨”之心对康家...

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二    无大悲而云利他为表面

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二 无大悲而云利他为表面

利他是什么?总概而言,是指一切有利他人的行为举止精神思识,这些包括言谈,动作,思想,甚至个人习性、脾气等等,只要是对其他的众生有帮助,无论帮助是大是小,都可称为利他之行。因为非真正修行的人,根本没有...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辩才和尚的悔恨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辩才和尚的悔恨

唐太宗李世民喜爱书法,尤其酷爱王羲之的字。他听说王羲之的书法珍品《兰亭集序》,藏在其第七代孙的弟子辩才和尚那里,便多次派人去索要。辩才和尚知道那是稀世珍品,皇帝拿去了必是有去无回,便推说不知真迹的下...

老和尚很生气,下敕令把他赶走

老和尚很生气,下敕令把他赶走

有一个参学的人,品学都好,可是老和尚跟他就似乎冤家仇人一样,怎么看都看不顺眼,经常无缘无故地骂他、打他。他这小我很好,无论老和尚怎么样侮辱他,责骂他,他都能够忍受,他就是不走,照样在座下听经。有一天...

星云法师:结缘总比结怨好

星云法师:结缘总比结怨好

我从小虽然就具有圆融随和的性格,但也与一般男孩子一样,喜欢伸张正义,打抱不平。有一天,在一本书里看到一句话“结缘总比结怨好”,深深打动我顽强的心扉,回忆过去我经常因为执著、好斗而结下许多怨尤,想想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