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不惑之年的女人可如是美到脱俗

“云想衣裳花想容”,“女人的美”是个永恒话题。

都说 20 岁的女人如雏菊,清纯自然;30 岁的女人如玫瑰,娇艳动人;而 40 岁女人如幽兰,别有韵味。

是的,女人进入 40 岁表显出的气质才是最美的。

已进入不惑之年的我,五官得体,自信干练,常笑称自已是个“资深美女”。人前时刻保持着良好形象。但我真的美吗?

坐在镜前,端详着已过不惑之年的我,粉底无法掩饰皮肤老化,眼角鱼尾纹清晰可见。职场上长期高压、高强度的工作令体质每况逾下。白天表现得活力无限,夜半面卸下面具,痛苦焦灼。脸上写满了“贪嗔痴”和“求不得苦”,身心憔悴。生活年复一日地过着,周而复始。

坐在镜前,端详自己渐渐衰老的容貌,我在回想自己曾喜欢的女人的美。

(1)

我曾喜欢,知性优雅女人的美,那是来自于学识和阅历的长期积累沉淀。

杨澜,从《正大综艺》到《天下女人》,我们看到了精致、干练的知性美。传媒企业家、慈善家和全国政协委员的光环下映射着不懈努力的足迹。

《朗读者》中的董卿,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女子”。父母都是复旦大学的高材生,书香家庭的熏陶和多年的读书积累,造就出优雅的古典美,不一样的“主持一姐”。

徐静蕾,娱乐圈里公认的才女。会书法、绘画,从演员到名导,曾经的博客女王,用敏锐的观察力扑捉着大家意想不到的视点,一个活得特立独行的女性,自信、洒脱。

(2)

我也喜欢,品行高尚、无私奉献社会,为世人敬重的女人的美。

黄道婆,宋末元初棉纺织家,被尊为“布业的始祖”。把从崖州黎族那学到的纺织技术改革推广,“衣被天下”、造福万民。展示给世人的是勤劳创新之美。

屠呦呦,药学家,因青蒿素研发获诺贝尔医学奖。耐得住寂寞,沉下心钻研,登上了学术巅峰,展示了科学创造之美。

圣女贞德,法国民族英雄,用勇敢刚毅和军事家的谋略铸成传奇。她的勇气、谋略、事迹已经超出美的范畴,是一种精神和史诗。

(3)

我发现,我更喜欢相貌平平却有着脱俗韵味的女人之美

不久前,在我的老同学娴身上看到了这种令我震撼的脱俗之美。

五月的冰城丁香花开得正盛,漫步大学校园,还是 20 年前熟悉的味道。同学再聚首,曾经的青年男女鬓上微霜。

大家都知道,同学会既是久别重逢的日子,也是男生比面子,女生拼颜值的时刻。在争奇斗艳的人群中我看到了一股清流。那是种慈颜善目,端庄可敬的美,未施粉黛却气质脱俗,平和中透着睿智,让周围的千娇百媚黯然失色。娴,当年那个五官清瘦、相貌普通的小个子女生,从脸型到气质仿佛换了一个人,说她是整容式变化都不为过。

走近娴,了解娴,从她的真实阅历中我体味到了美的真谛。

娴相貌普通,特别是老公移情别恋后,更是自卑到了极点。拼命买化妆品和漂亮衣服,美化自已。但这所有的一切都无法拯救她空虚的灵魂,甚至还一度患上了抑郁症。在无助的时候,表姐带她走进了一个不一样的圈子。

表姐学佛多年,见娴痛苦不可自抜就常带她经常放生,参加闻法共修。慢慢地娴明白了很多道理,世间的因果关系。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女人靠美容是无法驻颜的,放下怨恨既是放过别人,更是放过自已。学会用悲心爱别人,自已内心也会快乐。

渐渐地娴变了,在家庭和工作生活中能够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多去感受体谅他人的痛苦,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能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同事嫉妒伤害她,不再睚眦必报,巧妙化解矛盾,用自已坦荡的心行去感动她们,化敌为友;走在路上,看到睡在路边满身脏臭的流浪汉,不再厌恶躲避,生起悲心和平等心,找件衣服搭在他们身上御寒;对自已周围的人真诚以待,真心祝福他们越来越好......。”

娴的病不治而愈了,内心充实而幸福。周围的世界,无论是人,还是花草虫鱼,在她眼里都是美好的。生活越来越顺遂,皮肤光洁嫩滑,相貌慈眉善目、愈发年轻。朋友们更喜欢她了,前年还重新组合了新的家庭。

(4)

从娴的美,我真正感受到了世间平凡的美缘于自己内心。正所谓“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有容乃大”。

有情决定死,无情决定灭。我们这身皮囊终会老去,不惑之年拼颜值没有任何意义,冻龄女神不过是自欺欺人。要想有脱俗之美不是修“相”,而是“修心”。心之所想,相之所显,我们的心长期处于某境,相就随境而变化。”

不同心境不同的精神状态,你用什么颜色的眼睛去看世界,世界就是什么颜色的。当你心情愉悦时,世界就是明亮的,当你失意悲伤时,世界就是灰暗的。

如果您已进入不惑之年,正在为留住青春的尾巴发愁,甚至想美的脱俗,那就从修心开始吧!只要把自己的心和行修得像观音菩萨那样,我们就可以拥有如佛菩萨那般美到无比庄严的相。

当我再次端坐镜前,我已不再为自己的容貌而感伤,老同学娴给了我莫大的信心,原来,40 岁不惑之年的女人可以通过学佛修行,如是这般美到脱俗。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大师:第四十三节 迦毘罗城的悲运

星云大师:第四十三节 迦毘罗城的悲运

第四十三节 迦毘罗城的悲运佛陀应身的年龄,随着春花秋月在增加;佛陀的态度,更慈和、更沉着、更庄严。外面有异教徒的迫害,内部有提婆达多的捣乱,伟大宗教家的佛陀,虽能使异教徒的迫害,徒然显出其笨拙和愚昧...

想让公司前台风水旺起来 少不了它们助阵 花费不多就能带来好运

想让公司前台风水旺起来 少不了它们助阵 花费不多就能带来好运

我们都知道如果公司的业绩做得不好的话,那跟我们的工资也是有一定的挂钩的,所以为了提高公司的运势,如果有设立前台的话,那不妨在前台的地方摆放一些招财运的吉祥物,这样也能无形中改变风水,想让公司前台风水...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施舍的大福德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施舍的大福德

施舍的大福德佛教主张,我们一动念,我们的心地中就留下印象(种子)。心地、心田,是我们的心念播种的。我们每起一个善念,就会在心地中留下一个好的种子。我们每起一个恶念,就会在心地中留下一个恶的种子。我们...

衍慈法师:如何做个开心快乐人之四 勿忘普贤菩萨之随喜功德 B

衍慈法师:如何做个开心快乐人之四 勿忘普贤菩萨之随喜功德 B

如何做个开心快乐人之四 勿忘普贤菩萨之随喜功德 B「嫉妒」往往妨碍我们修行,对治这个嫉妒心,用普贤菩萨十大愿中之第五愿「随喜功德」,最为恰当。普贤菩萨讲述十大愿王时之当机众,皆是法身大士,即初地以上...

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弃儿的故事

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弃儿的故事

弃儿的故事从前有户人家,十分贫穷,生了个小男孩,实在养不起,只好用破布包着,趁夜深人静的时候,把孩子扔在街上,还把家中仅有的一点钱,放在孩子身边,希望能碰上个好心人,把孩子捡去抚养。那一天,正好是个...

贪心的祸患是多么的可怕!

贪心的祸患是多么的可怕!

我是修行挣来的钱吗?我们凡尘众生结聚“贪、嗔、痴”三毒,每天都昏沉迷昧于钱财、名誉、地位等等世间法之中。很多佛弟子虽然表面在修行,但往往也无暇忆法义正行为,只有在闻法时才会有所明悟而忏悔。这不,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