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的细节:吸一滴血要丢一条命吗?

夏日,天气炎热,人们往往会产生诸多的烦恼,其一就是蚊子叮咬。白天它来时,悄悄留下几个包,让人身上又肿又痒;晚上它来时,在耳旁“嗡嗡嗡”个不停,扰得人心烦意乱,不得安眠。

普通人这时熏上蚊香,两个巴掌拍个不停,或举着电蚊拍灭虫剂到处追杀,欲除之而后快。而对于佛教徒来讲,就应该在这细节上用功,本着最基本的五戒、十善、四无量心,不起嗔心、恼心,而起慈悲心。

然而,有些“佛教徒”不以为然道: “信佛之人也不能目视害虫而无能为力。” “太多了弄点杀虫剂也无不可,戒是死的,人是活的,别学傻了,便宜行事。” “杀百万只蚊抵不了杀一个人,所以放心杀吧!”还有人认为可以打完蚊子再忏悔或念超渡咒。

殊不知,阿王诺布帕姆在《子必依论》中讲到二十徒劳行,其中之一就是“不摒弃伤害有情,发菩提心为徒劳也。” 如果连众生还想着要去伤害、杀害,即使烧香拜佛、法会诵经也是徒劳,谈何成就解脱呢?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众生平等,皆具佛性,何来什么高级、低级、身体大小之差别,多少只蚊子抵不了一个人之说真是错误,佛教、佛学的基础还没入门。

南无本初报身佛在《128 条邪恶见和错误知见》中教导我们“认可破三乘戒律”、“认念超渡咒杀生无罪”是非常严重的邪恶知见,犯有要当下忏悔彻底改正。

人啊人,总是将自我的利益与适意放在第一位,母蚊子吸了我们一点血,就说它是坏的。或抱着执着、分别,憎恶种种蝇虫以其丑陋肮脏,起手拍打,抬脚践踏。作为佛教徒,这开合之间,难道不是在拍去自己的善良,践踏自己的良知吗?

前些天某晚,路遇二人发生口角,一人把另一人连带摩托车一起掀翻在地,倒地的人犹自“不服来战”地喋喋不休,站着的人也不依不饶的拿起砖头,将人拍伤后扬长而去。

月初去外地,打出租车遇到路怒司机,似乎是他变道没打灯,后面的吉普车也没让,这下可恼火了起来,一脚油门猛踩绕到吉普车前来个急刹,丝毫不顾及车上三个乘客及自己的安全,接下来两人开窗互骂、交替别车,任凭我们喊破嗓劝阻也充耳不闻,上演了一场“出租车惊魂”。

在上下班途中,见到的因一点鸡毛蒜皮小事而引发骂战的例子更是不少。凡此种种“你惹了我,我就报复你”的心态与现象,由小不让变大冲突,不禁让人嗟叹:“我们的社会怎么了”。凡此众者,皆不护心,任由五毒水浸泡。何谓护心?请看丰子恺《护生画集》的一段序言:

“护生者,护心也。(初集马一浮先生序文中语,去除残忍心,长养慈悲心,然后拿此心来待人处世。)——这是护生的主要目的。故曰“护生者,护心也。”详言之:护生是护自己的心,并不是护动植物。再详言之,残杀动植物这种举动,足以养成人的残忍心,而把这残忍心移用于同类的人。”

残杀众生,乃至随手折柳摘花,不该是善良人士所为,更不是佛门弟子所为。蚊子咬了包,抹上紫草膏、清凉油之类,不用着意,过几个小时就下去了。将其看作是我们修行路上的助缘,检验自己的修养与定力过不过关。而蚊子由于烦恼造业,堕在恶道,已经很可怜了,看到它在我们身上吸血,正可以慈心供养,为它念佛持咒,好好的告诉它学佛的道理,发愿以后成就来度化它。若心中尚有杀意隐显,想一想:“今天若拍死它,就欠下了命债,将来我也要变成蚊子给人家打来还命吗?有情众生都是往劫的亲人,我不慈悲它,谁慈悲它,要是讨厌它,那我还算得上佛弟子吗?”

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宜在幼时。教导其不做伤害生命的儿戏,爱护公物设施,远离网络上流行的各种暴力游戏。呵护孩子的心灵幼苗,浇灌以真善之水,终可健康成长为你的参天大树。

皈依后并不代表就是佛教徒,依于戒体行持才是真正的佛教徒。最后以《正 达摩祖师论·破相论》中一句共勉:“若复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长养慈悲,正信修行,还怕无福吗?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警惕学佛老居士 “所知障”的危害

警惕学佛老居士 “所知障”的危害

一说起老居士,常常会令人肃然起敬。因为,他们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格外的善良和虔诚,寺庙跑得多、佛学知识也懂得多,讲起佛理头头是道,做起事情来也有条不紊,能给佛弟子们带去很多帮助。因此,许多初学佛者自然...

地藏菩萨感应录:夜哭惧黑债主扰,皈依佛门得清宁

地藏菩萨感应录:夜哭惧黑债主扰,皈依佛门得清宁

【广州番禺】陈妙胜2007-12-25广州市番禺区大石镇大山村从我出生后的第三天开始,每到夜晚就开始哭,哭得没完没了,有时甚至是通宵大哭。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就这样哭了三年半。每当妈妈说到我小时候,都...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佛说:前缘你不欠我的,怎会遇见我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佛说:前缘你不欠我的,怎会遇见我

一、前缘我在佛前沉睡了千年,直到有一天遇到你,我落下一颗忧郁的泪。佛说:我因无爱而成佛,你贪恋凡尘如何成佛?我忏悔。佛说:忏悔无用。你有未了的前缘,去吧,去续你的姻缘,我等你回来。为此,我在菩提树下...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懂得的哲理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懂得的哲理

懂得的哲理故事:太阳升起的时候,非洲草原上的动物就开始奔跑了。狮子知道如果它赶不上最慢的羚羊,就会饿死。对羚羊来说,它们也知道如果自己跑不过最快的狮子,就会全部被吃掉。寓意:出生时,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挽回感情时怎么和对方沟通 挽回方法介绍

挽回感情时怎么和对方沟通 挽回方法介绍

挽回感情时怎么和对方沟通?在充满压力的情况下、沟通应对姿态,人们为了关系或保护自己,可能以「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这四种求生存的姿态来应对。此四种沟通姿态对关系的伤害是与日俱增的,真...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机会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机会

天空中忽而飞过一只鸽子,它的双翅一张一合,像在诉说着自己的自由;鸽子飞过了,已无影无踪,现在幻化成了狼,他在无边的森林奔跑着,仿佛无尽头,忽的,它看到窸窣的草丛中跑过只兔子。兔子蹦着跳着,蓦然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