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礼仪常识:佛家语言礼仪

佛家语言礼仪

走进寺院,会遇到一些出家人,怎样和他们打招呼?与他们交谈有哪些礼节?这可能使许多人不知道而且想了解的。

佛家在称呼上有一些特殊的名词,有特定的规矩。比如一寺的主持叫方丈,也叫住持。住持是住于世而保持法统传承的意思。一般人容易把住持写成主持,这不仅是文字错误,也是理解上的错误。方丈的原意,即一丈见方之室,又作方丈室、丈室。禅寺中住持的居室或客殿,也叫函丈、正堂、堂头。印度的僧房多以方一丈为制,进而用来指住持的居室,后来又转为对住持的尊称。

在住持下面,一般寺院则设有四大班首、八大执事。四大班首是指导禅堂或念佛堂修行的,八大执事是专管全寺各项事务的。四大班首分别叫做首座、西堂、后堂、堂主;八大执事则是监院(库房负责人)、知客(客堂负责人)、僧值(又教纠察)、维那(禅堂负责人)、典座(厨房、斋堂负责人)、寮元(云水堂负责人)、衣钵(方丈室负责人)、***。其中,维那师负责寺中的法务,在做法事时,是领众的带头人,寺院中如有犯清规戒律的,也由维那执行处分之事,因此维那有维持纪纲的意思。

有一些称谓,往往是对某一僧人或居士的道德、学问表示尊敬。也是出于礼节性的自谦,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法师是常修梵行,通晓佛法,而且能引导、教化众生修行的人。澄观《华严经大疏钞》卷三十八列举了法师必须具备善知法义、能广宣说、处众无畏、无断辩才、巧方便说、法随法行、威仪具足、勇猛精进、身心无卷、成就忍力十种德性。法师的种类,依据《法华经法师品》的记载,可分为受持、读经、诵经、解说、书写五种,称为五种法师。现在法师已经成为汉地出家人的通称,遇见出家人,称其为某某法师,是完全可以的,它成为世俗人称呼出家人最常用的敬词。

三藏法师由称为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略称三藏,是对精通佛教圣典中之经、律、论三藏者的尊称。在中国,对从事佛经汉译的僧侣,常尊称为译经三藏或三藏法师,如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人即有此称。小说《西游记》中,称玄奘为唐三藏、唐僧,三藏好像称谓玄奘的专有名词,这虽然没有什么大错,但三藏的名称其他人也可以用,并非专有名词。

禅师是一心坐禅,通晓禅定的比丘。在中国由于禅宗非常盛行,禅师的称呼并不限于禅宗一派,凡习禅的僧人都可称为禅师,如《续高僧传习禅篇》所收,便有达摩禅师、道绰禅师、信行禅师等等,有些人并不属于禅宗。后来,朝廷也曾用禅师号赐予有名望的僧人,以唐代神秀获得大通禅师为最早,其后,禅宗六祖慧能于示寂余百年后,也获得大鉴禅师称号。至于生前及受赐号的僧人,以宋代宗杲受赐大慧禅师最为著名。

律师又称为持律师、律者,指专门研究、解释、读诵戒律的僧人。如北魏慧光、唐代道宣、怀素等皆称为律师,以娴熟《四分律》见称。后来则指通达佛教戒律的僧人。至于现代法律界称打官司时的辩护士为律师,则属于借用这个词,与佛家没有丝毫关系。不过就通达和记诵法律这一点来说,又有相通之处。

长老又称为上座、上首、首座、老宿、长宿等等,指年龄长、发蜡高(出家时间长)而智德俱优的大比丘。《集异门足论》卷四列举了三种上座(1)生年上座,指年龄较长的僧人;(2)法性上座,指受具足戒,通达戒法者,年虽二十或二十五也可以得受此尊;(3)世俗上座,指在家护法中有财势的长者。长老虽然是对年长者的尊称,但也未必是年老者,重要的还是看重其德行。佛经也称絮聒佛教大居士、大护法为长老,也是一种尊称。

此外,还有大师、大德等等称呼。佛经中将初果以上乃至诸佛菩萨等圣人,堪为中省地师范,称为大师或者大德。《本事经》卷七认为大师有如来、阿罗汉和有学的圣者三种;中国佛教则不用大德一词称佛菩萨,而是对高僧的敬称。这两种称呼不能用在一般僧人身上,必须是社会公认的佛家领袖人物才能称其为大师或大德。

当我们要询问出家人的尊称法号时,一般可以这样问:请问师父的德号上下?

上下是指法号中的两个字,比如一位出家人法号叫慧普,那么就是上慧下普。一般来说,千万不可问师父您贵姓,因为佛家规定,出家后皆依释迦的法脉相传,即出家人皆以释为姓,都只以法号相称。每一位出家人一般有两个法号,一个是内号,一个是外号。内号只是他的剃度师、受戒师、传法师可以称呼的,其他人不可称呼。在家弟子只可称呼其外号,称呼外号时也不可称某某,一般要称呼某某法师或某某师。这些规矩是我们与出家人接触时要注意的,也是一种语言上的尊敬和礼貌。

除了这些称呼之外,还有一些常用的说法也应该注意。比如灵魂一词,是其他宗教所用,佛家称做神识,而不使用灵魂这个概念。

作为时间概念的礼拜也是其他宗教所用,意指七天一次德教堂祈祷。对佛家要称星期日而不要叫礼拜日。佛教信众每日都做功课,也可说时时做课,不规定在周日,所以也没有礼拜日之说。

又如佛家淡慈悲,而不讲爱,因为在佛家看来,有爱就有占有欲,有占有欲就有我执,爱是苦的根源。而佛家讲的慈悲,悲指拔苦,慈指与乐,由此可见佛陀平等度世的情怀。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怎样消除反转转经轮的罪业

达真堪布:怎样消除反转转经轮的罪业

达真堪布:怎样消除反转转经轮的罪业 问:听说转转经轮的功德很大,特地请了转经轮。但是因为不明白,就顺手摇了。后来得知摇的方向是反的,而且果报很严重。请问上师,怎样消除反转转经轮的罪业呢?达真堪布答:...

名人读书故事:左宗棠智对曾国藩

名人读书故事:左宗棠智对曾国藩

左宗棠自幼饱读诗书,腹藏经纶,聪明绝顶。在他十岁时,有天傍晚随老师郊外散步,时见夕阳落山,晚霞成扇形射向天空,老师即景生情,出一上联道:夕阳光倒生。 .no-mobile{display: none...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感动群盗归化佛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感动群盗归化佛

感动群盗归化佛证悟天眼后的阿那律,并不是完全在深山丛林中忙着自了,他心中时常想着:「我今天能有这样的法乐,都是佛陀的恩惠所赐给,为了报答佛陀,我们应该弘法利生,到没有人布教的地方游化。」外表冷静的阿...

转法 轮经

转法 轮经

转法 轮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在波罗[木*奈]国鹿野树下坐。时有千比丘诸天神。皆大会侧塞空中。于是有自然法 轮。飞来当佛前转。佛以手抚轮曰。止往者吾从无数劫来。为名色转受苦无量。今者...

幸福可以很简单,但真正的幸福在哪里?

幸福可以很简单,但真正的幸福在哪里?

这是男男(谐音),我的狗儿子,国庆节刚满六个月。是的,你没看错,他是 3 条腿,天生的,还没满一个月的时候正式在我家落户。当时取名难难,因为我觉得他天生残疾,多灾多难,以后的生活会有很多困难和挫折。...

索达吉堪布:世间人都认为,情爱是人性的一部分,佛教怎么看待?

索达吉堪布:世间人都认为,情爱是人性的一部分,佛教怎么看待?

索达吉堪布:世间人都认为,情爱是人性的一部分,佛教怎么看待? 问:世间人都认为,情爱是人性的一部分,佛教怎么看待?索达吉堪布答:有贪心,广义上指对色声香味触等一切法的贪执,狭义上则是男女之间的情爱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