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启蒙:第十三课、十善

第十三课 十善

佛陀说了五戒,又说十善;十善是比五戒更进步而更完善的行为规律。

十善是:一、不杀 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两舌;六、不恶口;七、不绮语;八、不贪欲;九、不镇恚; 十、不邪见。

前三种是属于身体的好行为,叫〈身三善业〉;不杀 生、不偷盗和不邪淫的内容,与五戒一样。

中四种是属于口头的好行为,叫〈口四善业〉。

说诚实话,不说谎话骗人,是〈不妄语 〉;不搬弄是非,破 坏别人的友好,是〈不两舌〉;不说粗暴话骂人,不说刻薄话讽刺人,是〈不恶口〉;不说好听而不实在的闲话 ,引诱别人生起不良的思想,是〈不绮语〉。

这些身体与口头的外表行为,是由内心发动的;所以要澈底行善,必须进一步了解良善行为在内心的根源;十善的后三种;就 是要阐明我们心意中良善行为的各别动机,叫〈意三善业〉。

一般人的心里,总是欲望无穷,希望一切尽归于我,这是〈贪欲〉;能够控制住这种不良心理的生起,就 叫〈不贪欲〉。对别人的行 事,觉得不如我意,不肯予以原谅,而要怨他恨他,这是〈镇恚〉;能够把它折伏了,而改以仁慈宽恕对待 人,就叫〈不镇恚〉。还有一种错误的思想,自以为是,应该信的不要信,不该信的反而要信,这是〈邪见〉;如能辨别是非,明白因果,通达事理,思想就不会错误了,这叫〈不邪见〉。

我们如能常用这些善的心理,来发动身体与口头良好的行为;再由良好的行为,来充实善的心理;这样,做到内心与外表完全一致,即是人格的最高完成,达到我们学佛的真正目的了。

问答

1。何谓十善?

2。十善中那几种是属于〈身口意〉善业?

3。什么是〈不妄语〉和〈不两舌〉?

4。什么是〈不恶口〉和〈不绮语〉?

5。〈贪和镇〉是怎样的?

6。痴是一种怎样的思想?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打坐有什么要点?

达真堪布:打坐有什么要点?

达真堪布:打坐有什么要点? 打坐有什么要点? 答:打坐要慢慢练,实在不行就放松缓解一下。慢慢来,不要勉强。这都是练出来的,修出来的,不是一下子就练成、修成的,都有过程。慢慢就好了,身体要放松,越...

【佛教素食】素食是通往成就的"护照"

【佛教素食】素食是通往成就的"护照"

素食是修行顺利成就的秘方之一。因为许多修行的奥秘与素食相契。人与生存环境,与浩瀚的宇宙之间,彼此有密切的关系。宇宙至高的境界就像一片无止境的喜乐与宁静之洋,是一种最精细微妙的力量,也是爱、和平、...

佛教故事:佛祖十大弟子:第五节 罗侯罗尊者

佛教故事:佛祖十大弟子:第五节 罗侯罗尊者

第五节 罗侯罗尊者(一)沙弥之始罗侯罗,汉译覆障。罗什解释,母腹六年,胎所覆障,因以为名。是悉达多与耶输陀罗之子。关于他的出生有二说,一说悉达多十九岁(西元前547年)生了他,另二十五岁(西元前54...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内心的洁净才是真正的洁净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内心的洁净才是真正的洁净

内心的洁净才是真正的洁净在舍卫国,有一个做清洁工作的妇人,天天打扫街道,十分勤劳。因为长期工作,她的衣服很脏,大家都很讨厌她。每次见到她,人们总是掩着鼻子走过。但佛陀却叫她来听佛法,鼓励她精进。这样...

佛教故事:高僧大德的故事:耆域 (行事通神变 说法如平常)

佛教故事:高僧大德的故事:耆域 (行事通神变 说法如平常)

耆域 (行事通神变 说法如平常)听说从天竺来了一位神僧,可有本事呢。啊,是啊,不知什么时候能来这儿。不过,你知道吗?听说神僧穿戴可不怎么样,这是湖北襄阳,两个渔夫在闲谈。不远处便是渡口。一位高鼻深目...

买楼房风水的选择要参考这几点 不然会带给你不好的运势

买楼房风水的选择要参考这几点 不然会带给你不好的运势

时代在不断进步,很多年轻人的心里都有一个买房梦,其实根据老一辈的说法来分析,选择一个好的房子,要先判断买楼房风水的问题,还有各种风水的知识要掌握好。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买楼房风水的选择要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