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无常,幸福像露珠,父亲离世我却爱莫能助

编者按:人生八苦交加,经历恍然如梦。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尚是未知数。是成就解脱还是生死不能自主?学佛修行后,你会对自己的人生,有诸多改变。

整理家居时,我发现了一幅被遗忘许久的水墨画——《沉思的少女》。它在时光飞逝中变得斑驳:纸质发黄且薄,有些地方已破损,但画面清新唯美。

夜色寂静,月光如水。一位纯洁美丽的少女,身着青花裙裳,坐在绿茵地上。她青丝如黛,柳眉舒展,犹如出水的白莲,绽放芳华。她略低头,双手微合,视线朝下,娇羞的脸庞漾出纯净的神采,沉浸在遐想的世界里。

作者提供

二十多年前,我家乔迁新居,父亲的好友将这幅画作为贺礼赠予。睹物思人,思念成殇。父亲虽离我而去,但他的音容笑貌浮现在我的脑海,成为记忆中的瑰宝。

那年家中喜事不断:年初姐姐收获理想工作,五月全家入住宽敞明亮的新居,六月我考取一所重点学校,八月父亲调任某市直单位,担任处级领导。一时宾客盈门,亲友祝福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不久,父亲走马上任到异地开拓局面。他为人正直善良,又凭着出色的领导管理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很快打开工作格局,将事业经营得风生水起。

人至中年,父亲倍感机会宝贵,愈发追求事业的巅峰,也努力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希冀把家安在工作的城市,让家人享受更舒适的生活,也方便回乡探望年逾七旬的祖母。我也盼望着父亲的想法早日实现。

然而幸福就像草尖上的露珠,屈指可数又转瞬即逝。

两年多后,父亲突感身体不适,经确诊患上肝癌,已是晚期。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原本幸福欢乐的家庭转变了风向。

由于病情凶险,意气风发的父亲就此卧床不起。他的面容日渐消瘦萎黄,重度贫血导致他头晕乏力,肝腹水的症状令他腹部鼓胀,寝食难安,甚至产生要胀爆的感觉。他的双腿亦出现浮肿。眼见父亲饱受病苦的折磨,我们却束手无策,这一切令人心痛不已,但却是爱莫能助。

日子在悲伤和焦虑中度过,后来父亲吃不下任何东西,仅靠输液维持,还出现了吐血症状,令我们的心情降到了冰点。我发现母亲时常在一旁悄悄抹泪。

那日我去探望父亲,安静的病房里母亲正给父亲喂药。她小心地将温好的中药让父亲慢慢服下,一勺,两勺……没有言语,只有彼此含泪守望着对方,眼中是满满的深情与悲恸。那个当下,我多么希望时光停留,父母能相守一生,永不分离。我不愿打扰他们,悄悄退出病房,泪水在瞬间模糊了我的双眼。

那日与父亲道别后,我离开了父亲所在的城市,返校参加期末考试。而这一别,竟成永别。直到考试结束,母亲才告知我,父亲已于昨日去世。那一刻,我放声痛哭。

父亲深爱着家人,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依然向家人表达内心的愧疚,说未尽到父亲的责任,嘱咐母亲照顾好年迈的祖母,同时也断然拒绝了让我见他最后一面的提议。我明白父亲的心意,他不愿耽误我的学业,更不忍让我承受生离死别的痛苦。父亲,在生命的最后,依然把爱留给了我。那年他五十岁。

清理父亲遗物时,我发现了大大小小的荣誉证书。这些证书,因主人的离去而倍感落寞。

人生无常,转眼皆空。父亲壮年病故,世间的荣华富贵,地位名誉,家庭兴衰,妻儿老小都跟他无关了。

正如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法著《解脱大手印》所言:“……一切都是无常不实的梦幻,而这一场梦很快就做完了,我今年多少岁了?我死的时候快到了,过一天就少活一天了,也许几年,也许几个月,乃至几天,死的那一刻,当下就知道我做了一场梦,实际地回想,难道我不是正在无常中前进吗?难道人的生死不是这样吗?一生劳苦奔波、担忧、烦恼,一旦断气死了,什么也没有,这就是铁定的结局……”

若不寻求解脱之道,这一生再成就辉煌,也难逃一死的铁定结局。因为生老病死苦就是这人世间最直接、最残忍的“剧本”,它每一天都在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上演。

无常与常,一字之差,却也是天差地别。佛法是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脱离无常,永绝苦患的灵丹妙药。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座下大量弟子得大成就,圆寂神变,虹化飞升,肉身舍利,生死自由,还有若干坐化圆寂荼毗出各色舍利坚固子,展显佛法真实不虚的伟大力量。

多年以后的我,从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以及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教戒中获得新生,走上学佛修行之路。成就解脱,脱离无常,进入常的境界,也是我进取的目标。我也希望父亲在天之灵得到安息,早日得度,往生善道,亦有机缘学习佛法,早日成就,我们能在常的世界——净土重聚。

窗外,灯火辉煌,照亮城市的夜空。而佛法的光明,呵护温暖我心,照亮前行的方向。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肝不好多吃葡萄

肝不好多吃葡萄

葡萄中含有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维生素和纤维素,对肝不好甚至肝炎患者十分有益。所以营养专家建议肝容易出现问题的老人适量吃点葡萄。中医认为,葡萄性平、味甘酸,能补气血,强筋骨,益肝阴,利小便,舒筋活血,...

“百不管”老太婆念佛生西

“百不管”老太婆念佛生西

百不管”老太婆念佛生西 清朝有一位百不管老太婆,不知道她姓什么,只晓得她是杭州人。她曾经请教“孝慈庵”的道源和尚:“修什么法门,一生决定脱离苦海?”道源和尚回答:“没有比得上念佛了!然而,念佛...

出家女谈往事

出家女谈往事

古时候,有一个窈窕的女子,身材丰满,面目秀美,姿容温雅,却在一座寺庙中出家修道。当时,有人对此不太理解,就问:“这女子如此漂亮动人,应该在凡世中生活,为什么要出家呢?”女子听到这种话,就讲述了下面的...

佛教故事:禅·看开:一个贪财的人

佛教故事:禅·看开:一个贪财的人

一个贪财的人有一个贪财的人,拥有数不清的土地和金钱。一个夏日的午后,他去寻找埋在田野里的宝藏。一路上,他口渴得要命,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卖柠檬水的商贩,一问价钱,又觉得太贵了。只见他自言自语地说道:这...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布施的小慈善家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布施的小慈善家

布施的小慈善家须菩提幼年的时候,还没有皈依佛陀以前,对世间的看法以及待人处世,就已与众不同。他生长在富有的家庭里,父母对他是万分的爱护,但他从小就不愿做金银财宝的奴隶。父母给他的金钱,也是随时来随时...

钟茂森:如果贪瞋痴的种子强过念佛的种子,那临终助念就很关键

钟茂森:如果贪瞋痴的种子强过念佛的种子,那临终助念就很关键

钟茂森:如果贪瞋痴的种子强过念佛的种子,那临终助念就很关键 但是可能有的同修也会觉得自己念佛功力不够,这个种子好像也不是最强的,遇到境界来了,还会起贪瞋痴,贪瞋痴的种子强过念佛的种子。那糟糕了,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