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二十亿比丘的故事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弟子,未出家前是一望族中非常有名的长者之子,因好乐佛法而出家。他很有抱负,认为佛陀的弟子中有那么多人闻法开解,很快地证到罗汉果位,而他是高贵族姓的子弟,又自认很有慧根,所以自信满满,以为自己一定很快能开解,于是急着要在他人之前体悟证果

弹琴喻修行 以平常心精进修行

他心愈急,烦恼愈多,一段时间过后竟毫无进展;他不知道佛法要从哪里入手,不知心和法要如何相应,因此心里很失望。尤其当他一想到:既然不能与法会证,那么出家有什么用呢?倒不如在家当居士,还能拥护佛法!

他起了这个念头,佛陀知道了,就请身边的比丘把这位弟子──二十亿找来。

二十亿比丘来到佛陀面前,心里又感激又惭愧。感激的是,佛陀能够知道他的心意,又如此关心他;忏悔的是,既入佛门却无法早日证果、回报佛恩。

佛陀知道他的心意,很慈祥地告诉他:「二十亿!你在家时,环境那么好,相信你学问一定很精深,至于娱乐的乐器,你也很精通,在多种乐器中,琴你有兴趣吧!」

二十亿说:「不只有兴趣,我以前常常抚琴作乐呢!」

佛陀说:「乐器的原理你知道,琴是靠弦线的弹奏才有声音,若是把弦调得很紧,能够弹得出声音吗?」

二十亿回答:「弦线不能调太紧,太紧弹出来的声音不好听,而且很容易断线。」

佛陀又问:「若把琴弦调得很松呢?」

二十亿说:「太松也不行,因为弹不出声音呀!」

佛陀告诉二十亿比丘:「你现在的心就像绞太紧的琴弦一样,弹不出好乐音而且又快断了线一般;琴弦应调得松紧恰恰好,这和修行的心一样,若过度精进,心太急则容易有法的执着,这是很危险的事哦!修行不能放逸,懈怠放逸即堕落,但是也不能执着于法呀!应抱着平常心、平等心自然地精进,也就是让本性回归自然,于日常生活中注意照顾好六根门即可。」

六根门:眼、耳、鼻、舌、身、意

二十亿问道:「佛陀,六根门到底是指什么呢?」

佛陀回答:「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门守得好即无烦恼,烦恼不侵,心回归自然即容易回归本性。」

佛陀就是这样教导弟子,对于懈怠的弟子即鞭策他;对于太过精进的人则加以调和。

六根门确实很重要,一般人均以肉眼看世事,因此很容易被物欲所迷,修行人应打开心眼,所见的一切自然清净自在。

本文摘自:《证严上人说故事》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圆瑛法师:修持《楞严经》、楞严咒的感应

圆瑛法师:修持《楞严经》、楞严咒的感应

圆瑛法师修持《楞严经》、楞严咒的感应缘余年二十四,听讲斯经(指《楞严经》——金刚慧剑按),愧学识之浅陋,感注疏之繁多,用心过度,致患血疾。乃于佛前发愿,仰叩慈光冥护,顿令恶疾速愈,更求得悟,寂常心性...

道成肉身鬼神钦

道成肉身鬼神钦

道成肉身鬼神钦台中市民权路火灾,整排楼房陷入一片火海。一名妇人,从火场内匆匆跑了出来,手上抱着一个小孩,只见她把小孩往地上一放,马上又回头往火场里跑进去。没几分钟,这妇人又从火场内匆匆跑了出来,手上...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三十四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三十四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三十四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请大家翻开经本第八十五页: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佛教故事:法音集:宿世口业

佛教故事:法音集:宿世口业

宿世口业守成法师著佛在祗洹精舍说法时,有一初发心菩萨,往诣佛所,五体投地,悲泪如雨,请佛开示他宿世业缘。佛言:汝于拘留孙佛时,出家学道。日久,道心减灭,当其时有一信心檀越,四事供养二位法师,极其钦敬...

“离婚!离婚!不离婚,老娘是你生的”,结果呢?

“离婚!离婚!不离婚,老娘是你生的”,结果呢?

编者按:俗话说“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又有云:“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个家庭中夫妻矛盾在所难免。特别当今社会,夫妻一吵架就闹离婚的比比皆是,那么,夫妻之间如何转恶缘为善缘,化矛盾为和谐呢?是...

女友提分手能挽回的几个有效方法

女友提分手能挽回的几个有效方法

当男生在知道自己女友和分手的时候,总是会因为慌张和不舍去盲目的进行挽回。有的是不断地去哀求自己的前女友,有的是寻求自己的亲朋好友的帮助,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换来女友更绝情的离开,那么,女友提分手能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