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人生苦,两位长寿老人,结局却不同

千百年来,福禄寿全是人们毕生追求的理想境界。但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位老寿星却希望早日离世。长寿没有给他带来幸福喜乐,反而给了他孤独和空虚,寂寞与悲伤。

索迪米约老人一直期待死亡,他的棺材摆了 24 年,却一直没有用到。

他曾经是一个承担家业的丈夫,是一个年富力强的父亲,也是一位慈祥乐观的祖父。索迪米约老人曾先后娶过四位妻子,但她们都相继离世,他的十几个兄弟姐妹、所有的儿女及身边的亲朋好友,亦都逐一去世。年迈的老人历尽了人世沧桑,一次又一次生离死别的苦痛在他心中辗过。时光匆匆,他的身边只剩下曾孙与玄孙辈亲属照顾其饮食起居。他们都很孝顺索迪米约老人,但老人与晚辈们始终有着心理上的隔阂。孤独、寂寞的苦痛埋藏在老人的内心深处。

他经常说:“我活够了,真是活够了。”

122 岁这年,他生了一场大病,本以为能与死神牵手,死神却跟他擦肩而过。康复之后的老人并不因此感到快乐,他仍然活在空虚寂寞中,耐心等候死神的再次降临。

老人失去了生命的目标和方向,活着对他来说是一种苦恼。他拖着日渐衰竭的身体,日复一日在寂寞空虚的折磨中度过。尽快死去,竟成了老人心中唯一的愿望。

过 146 岁生日时,晚辈们为孝敬老人送来了生日蛋糕,这也是老人最后一次过生日了。在这之后,索迪米约要用绝食这种做法离开人世,尽管晚辈们万般不同意,但最终还是依从了老人的心愿,让他不再承受人世间的痛苦。

笔者看了索迪米约老人生平的这则报道也感慨良多。生、老、病、死苦始终是众生本有的大病,要解决这个不可回避的大问题,唯有从佛教、佛学、佛法的角度去寻求,才能找出真正的答案。两千五百多年前,南无释迦牟尼佛就是看到了人生的无常与生老病死苦,才发心出家修行,最终在菩提树下成就圆满佛果,继而为众生演示八万四千法门,度脱了无量无边的有情众生,使其离苦得乐。

然而到了末法时期,茫茫人海之中,能真正修学如来正法的人实在少之又少。人身难得,暇满人身宝更难得。倘若索迪米约老人生活在一个佛教盛行的地域,有缘遇上了如来正法,他的人生轨迹也许会截然不同。倘若他学到了佛教正法,懂得了宇宙人生的真谛,能依教奉行,他的生命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倘若他得到了佛法的传授,能以修行、修法来建立自己的功德,迈向菩提解脱的境界,就不至于把自己的晚年过得那么凄凉孤独,用绝食来轻生了;与之相反的是,他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长寿,努力用功,如法修持,争取证得解脱成就,进而去度化自己的亲朋好友乃至更多有缘的众生。他完全可以把自己的生命变成功德的生命,而不是罪业的生命。

果章长老身放红光

中国有一位长寿的果章长老,他是著名的高僧,幼年时就在峨嵋山出家,中年时赴康定拜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为师,在羌佛座下接受灌顶传法。果章长老先后任峨嵋山九老洞住持和佛教南传中国第一站雾中山接王寺方丈。果章长老戒行严谨,证量高深,能调伏山中走兽,能听到天人讲话。

果章长老 107 岁时,于 2015 年 1 月 30 日凌晨十五分圆寂。长老在 29 日下午 5:30 示寂一个小时后又恢复了呼吸,于 30 日凌晨方圆寂。这一切都体现了长老实修如来正法,证得生死自由!过了十一天后有不法之人用针刺长老血管,当下鲜血流出,表法果章长老已证肉身菩萨地境。可见,掌握了生脱死的如来正法,才能实现生命的真正价值。由此缘故,寿命越长时功德就会越高,修持的证量也就越高了。

佛法难遇,完美佛法更难希求。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在《什么叫修行》中说法:“尤为至今末法时期,三界业海波涛汹涌,众生如盲龟更难以项穿荡动海流之木轭如牛鼻之孔,故而要得完美佛法难中之难……”

故此,我们要万分珍惜羌佛住世的殊胜因缘,精进学佛修行,自觉觉他,广发菩提心;让更多众生有机会恭闻到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亲说的法音,从而开敷正见、觉悟真谛、去除业障、增长福慧,迈向实证成就、幸福常乐的光明彼岸。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想挽回一段婚姻 高情商的女人才会这样做

想挽回一段婚姻 高情商的女人才会这样做

当自己的婚姻随着时间流逝开始变得平淡,自己与老公的激情也开始慢慢减少。你们之间也开始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矛盾,有生活上的,有工作上的,还有你们自己之间的。怎么才能好好处理这些婚姻危机不离婚呢?一起...

达真堪布:接受传承时具足什么条件才算得到传承?

达真堪布:接受传承时具足什么条件才算得到传承?

达真堪布:接受传承时具足什么条件才算得到传承? 修法需要得到传承,接受传承的时候需要具足什么条件才算得到传承呢?答:在接受传承的过程中,一定要具足三个条件: 第一、上师想给你这个传承。第二、自己也想...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如何对待痛苦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如何对待痛苦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如何对待痛苦 问:修行人应如何对待痛苦? 索达吉堪布答:许多人一提到“痛苦”,唯恐避之不及,却不知它也有功德的一面:痛苦能挫败你的优越感,打消你的傲气十足;能让你对其他受苦众生...

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金鼠

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金鼠

从前有位年轻人,他拥有父亲留下来的大笔遗产,却不知如何管理。他生性好吃懒做,不务正业,又交了一帮坏朋友,没有多久,就把父亲辛辛苦苦挣下的家产,挥霍得一干二净。他父亲生前有位朋友,是当地有名望的富翁,...

躲避别人恶意纠缠的处世秘诀

躲避别人恶意纠缠的处世秘诀

寒山问拾得:“此外还有什么处世的秘诀,可以躲避别人恶意的纠缠呢?”拾得就告诉他:“我曾经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来,偈子是这样说的: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

受到他人尊敬赞叹是因为他的默默奉献无私利众

受到他人尊敬赞叹是因为他的默默奉献无私利众

《世法哲言》(十七)太阳性之于伟,何以故耳?面万法与群生施光放热故耳,故为人赞,由是之道,为或之流为众而消益者是为其大也。太阳的本性之所以伟大,是什么原因呢?是太阳燃烧自己而给这个世界带来光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