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欢喜与忧悲

人的生活,不是喜就是忧;得则喜,失则忧。然而,得,不一定就是喜;失,不一定就是忧。甚至,喜不一定就是好,忧不一定就是坏,例如:年轻的儿女在外偷盗、抢劫,看似有所得,但大祸就将临头;现代人所谓“忧患意识”,一时的艰苦,却能带来永远的平安,是以“喜”不一定就是好,“忧”不一定就是不好。

所谓欢喜,要能与人共享共有,所谓欢喜,要能不妒人有;能够享有无私无我的欢喜,这才是有价值的欢喜。

所谓忧悲,是关怀别人,是关怀道业;所谓忧悲,是不忍社会纷乱,是不忍众生受苦,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行为,有什么不好?

欢喜,是人人所追求的,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不是金钱,也不是名位,而是欢喜。一个人如果有了财势名位,可是生活过得不欢喜,人生也没有什么意义。因此有人以“安贫乐道”为欢喜,有人以“无事自在”为欢喜,有人以“平安是福”为欢喜,有人以“知足常乐”为欢喜。

忧悲烦恼也不一定不好,佛法未兴,众生未度,怎能不叫人忧烦?国事纷扰,人心不净,才是真正的忧烦!忧烦自己德性不够精进,忧烦自己能力不见增长;忧烦自己待人情意不够真实,忧烦自己对人服务不够贴切。因此,忧烦其实也是仁者之心;能够“忧道不忧贫”,就是仁人之心的体现!

《岳阳楼记》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人,固然不可以把欢喜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更不应只为自己一人一事而欢喜,而应以天下苍生为念,即使是一个小老百,也应该以一家人的温饱、平安、和谐而欢喜;应以一社区的邻居之团结、互助、友爱而欢喜;应以跟随的老板、主管、长官之顺利、得到利益而欢喜。总之,要以他人的欢喜为欢喜,则庶尽道矣!

“欢喜”让这个世界充满了色彩,“欢喜”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希望;没有欢喜只有忧悲,这是不懂生活;有欢喜也有忧悲,此乃人之常情;能够“无忧无喜”,则是更高的修养,也是最有智能的处世之道。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圆瑛法师: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三二)

圆瑛法师: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三二)

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此直示妄源也。谓若心起智照见,此是寿命相。一切觉者,此是前三相。皆为尘垢者:无论能觉与所觉,皆为清净心中之尘垢耳。因能觉与所觉之四相俱属迷智...

错爱与真爱

错爱与真爱

    时间:93.06.15.  地点:高雄宏法寺   序言:  原本恩爱的夫妻或恋人,为何常以愤恨厌离?甚至反目相残或以悲剧收场?为人父母者自忖挚爱子女,但孩子为何常备感压力和痛苦?甚至以离家...

达真堪布:念佛后必须回向吗?

达真堪布:念佛后必须回向吗?

达真堪布:念佛后必须回向吗? 问:念佛后必须回向吗? 答:做任何善事都应该做回向。做回向,善根不会浪费。如果自己在求人天的安乐,那么善根可以回向给“获得人天安乐的因”,这样回向,这个善根才能变成获...

净土法门法语:现代人心目当中只有利害,伦理道德的教育忘得干干净净

净土法门法语:现代人心目当中只有利害,伦理道德的教育忘得干干净净

1 今天要办好教育,难,是真难,为什么?教育的基础崩溃了,大家迷信科学,否定了神圣的教诲,否定了宗教教学,把宗教看作迷信,把宗教看作消极,不知道宗教是最好的真善美慧的社会教育。2 你们想想:哪一个宗...

生病无医药可治时,净土法门弟子应念什么?

生病无医药可治时,净土法门弟子应念什么?

生病无医药可治时,净土法门弟子应念什么? 问:我如有亲属有病,无医药可治时,净土法门弟子该如何修行?即念什么?净念阿弥陀佛佛号回向亲属可否?念《地藏经》消业障又如何?请开示。大安法师答:当自己的亲属...

净土圣贤─周廷璋

净土圣贤─周廷璋

周廷璋字楚峰,云南人。生於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年间。个性老诚朴实,喜好念佛,治理家业,不太计较钱财的多寡,钱财多余时,就布施救济贫穷困苦的人。别人跟他措辞,他只是笑容以对,有人讽刺辱弄他,或恶骂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