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祖师:莫将福德当功德

有很多佛子,知道自己业障深重、修行不力,怕智慧功德不够,就拼命地、刻意地、到处打听地、想方设法地多做好事、多做义工、多拜经忏,多念经咒、多修法会、多修供养、多修布施、多放生命、多修寺庙、多朝名山圣地、多拜法王活佛,然后,常听到佛子赞叹他:功德无量!以为这样确实就是功德多多无量无边,就足以成就。殊不知,有人赞叹你功德无量,并非真的是你功德无量。佛子当知:此是福德,非是功德!看看禅宗两大祖师的回答,值得佛子深思。

《五灯会元》中梁武帝问达摩祖师。

帝(梁武帝)问曰: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

祖(达摩祖师)曰:并无功德。

帝曰:何以无功德?

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帝曰:如何是真功德?

祖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祖曰:廓然无圣。

帝曰:对朕者谁?

祖曰:不识。

帝不领悟。

浅解:释尊将诸佛心印传给迦叶尊者,嘱为西天禅宗第一祖,传至二十八祖即达摩祖师。达摩祖师观察中土因缘成熟,自印度渡海来中国,从广州上岸,再北上见崇尚佛教的梁武帝。

梁武帝见达摩,沾沾自喜,想炫耀自己功德,便问:我自即位当皇帝以来,大力建造寺庙,命人抄写流通佛经,提供道场供人出家修行,所做佛事不可胜数,有多大功德呢?

达摩祖师说:没有功德。

梁武帝很意外,追问说:为什么没有功德?

达摩祖师说:你这是人天有漏的小果报,不是真实的功德,就像跟随着身体的影子一样,看起来好像有,但却不是真实的身体。

梁武帝很不理解:那怎样才算是真实的功德呢?

达摩祖师说:真正清净的智慧功德不可思议,心中本自圆备具足,其理体本性真空而妙有,照天照地而复寂然不动。这样的解行修证,才是真实的功德,却不可以凭世间的人天福德有为之法就能求得的。

梁武帝又问:怎样才是圣谛第一义?

达摩祖师说:坦荡廓然,没有一切相对,心中无所谓善与恶、圣与凡、佛与魔等等观念。

世人皆公认从西天来,得自佛祖衣钵传承的达摩祖师是尊者圣人。梁武帝的刻意所为,当然期望得到圣人达摩的高度赞叹与评价。而达摩自己竟然说,心中不要存有圣人不圣人的观念。

梁武帝很失望地说:那么现在面对我的人是谁呢?

达摩祖师说:我不认识。

达摩本人就是处于没有凡圣观念的无我、无相对、唯一绝对的境界啊。

可惜梁武帝没法领悟达摩祖师的深妙禅意境界。

因机缘不契,随后达摩祖师继续北上,到达嵩山少林寺面壁禅坐。后来神光向达摩求法,得法后成为二祖慧可。禅宗也渐渐地弘扬开来。

《六祖法宝坛经》中韦刺史问六祖惠能。

公(韦刺史)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师(六祖惠能)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浅解: 达摩到中国,称为初祖。心心相印、代代相传,传至惠能,称为六祖。六祖在韶关南华寺,僧俗众人常来向六祖请问佛法禅理。

一日六祖上堂开示,有韶关地方长官韦刺史请问:弟子听说达摩初见梁武帝,帝问:我一生建造寺庙,给僧人提供修行道场,布施设斋供养僧众,有什么功德?达摩说:实在没有什么功德。\弟子不明白这个道理,请大师为我解说。

六祖惠能回答:梁武帝所做真的没有功德,不要怀疑先圣祖师所说。梁武帝对佛法修行的知见不正确,不懂正法。建造寺庙给僧人提供修行道场,布施设斋供养僧众,这是求人天福报,不可以把有漏福德当做无漏功德。无漏功德在法身中本自具足,不应向外驰求,不从修福而得。

六祖又说:见自本性法身是功,法性平等无有分别是德。念念圆融无碍,常见本性真空,而复妙用无穷,名为功德。...自性建立万法万物应用无尽是功,心体离念离情寂灭不动是德。...若要明见真正的功德法身,但按照这样用心留意善自体会,才能与真实功德相应。...虽广造寺庙广做佛事,而我相、人相、功德相、贡高我慢心,不能息灭断除,反而没有功德。...

...自心观照、见自本性是功,自修自持身体力行是德。

真正的功德,须从自心本性中去明见体证,不是通过布施供养等人天福德所可求得。这就是福德与功德的差别。梁武帝不能正确理解真实究竟的妙理,不是我们的祖师说法有错。

世间信佛者多,明理者少;大通家者多,真懂修行者少。末学当然亦属此类。

有些佛子只知捐款建寺热心放生、念经拜忏参加法会、泛泛杂修众善诸行,而不知真正用功用心修行者。祖师言:此但人天有漏、小果福报,与真实功德根本不相应,与无漏智慧功德,不可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也。况复在泛泛杂修众善诸行之时,能做佛事、所做佛事、所益对象之观念不能放下,有为心、骄傲心不能息灭断除,反而如梁武帝一样飘飘然,增长了贡高我慢心,则不但没有功德、还可能有一定过错。

若不明佛法真实义、不明为何修行、不明如何才是真正修行,而盲目跟从参加佛事法会拜忏念经打坐持咒参禅放生朝山,则一生被人牵着鼻子走。生不懂自主,死必不自在。第一世勤苦修行,不知所修却是有漏的人天福报,第二世落在人间或到天上享福,第三世人天福报享尽则又堕落矣。不明修行之人,是名第三世堕落,亦名三世佛怨。如此所谓学佛修行,若不能如祖师所言用功修行,终如武帝心邪,不知正法,一生勤苦修为,对于了生死、成佛道这件大事,却将了无所益,可不惜乎?!腊月三十到来,不是手忙脚乱,就是昏沉轮转矣!

皈依几十年,只知种福田;

杂修嚼不烂,世世门外汉。

何如深信愿,死心将佛念,

肯上大愿船,补处一生圆。

永明大师言: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诸位佛子,寻得修行路头未?珍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爱戴吃素,爱上有限度的自由

爱戴吃素,爱上有限度的自由

爱戴:吃素,爱上有限度的自由小麦色肌肤,活力笑容,超短热裤,爱戴就这样出现。美女正迷恋又酷又拉风的大型机车,腿部被摩托车排气管烫伤都无所谓;有空就奔网球场,球技超强,把陪练吊到满场飞;即将发行的新唱...

孝子欢喜

孝子欢喜

孝子欢喜很久以前,菩萨降生在一户穷人家里。这户穷人实在养不起他,就用一块破布把他裹好,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把他放在十字路口旁。这天刚好是一个吉祥的日子,有个叫四姓的商人听到一位修行者说:今天生的...

现代因果实录:妙法老和尚开示

现代因果实录:妙法老和尚开示

现代因果实录:妙法老和尚开示 引言:妙法老和尚的慈悲开示往往如醍醐灌顶,闻者无不茅塞顿开、法喜充满,现将部份妙语整理如下: 问:有位居士想将来为建设道场多做些布施,请教您:怎样才能多聚钱财? 答:...

来自流浪动物的拷问:谁剥夺了我们的幸福?

来自流浪动物的拷问:谁剥夺了我们的幸福?

人类不是说我们是他们的好朋友吗?还说众生平等,可为什么有些人却任意、恣意掠夺我同伴们的生命,侵犯我们的生存权利?大量野生动物被捕杀,鱼类被捕杀,流浪猫狗们在某些城市也被捕杀……我们在悲催地承受着人类...

辟谷的好处不仅有减肥瘦身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让你更加健康

辟谷的好处不仅有减肥瘦身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让你更加健康

健康管理是近年来的热门词汇,虽然如今人们不需要像古代人那样每日在烈日下进行大量的体力劳作,但是身体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呈现亚健康的状态。辟谷是许多人进行健康管理的方法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辟谷的好...

慈法法师:安居第七十五日(二):净土教与浊土教

慈法法师:安居第七十五日(二):净土教与浊土教

安居第七十五日(二):净土教与浊土教我们在法则的大是大非上,还是要很严肃的。因为它是个方法,即不管果地教也好、因地教也好,都是没有错的,就象鸡语、鸭语都没有错,只是身份不同,果地教和因地教都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