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箭——畏死受戒 得生善趣(二)

持箭畏死受戒 得生善趣(二)

世尊的预言传到持箭耳朵里,他心里很恐惧,但表面上却强装不在乎,故意找一些没男人的女子,天天轻歌曼舞嬉戏打逗,一起混生活,表明自己对死亡不在乎。他如此作害自己,世尊想:我应首先派几个大声闻去点化他,再亲自去度化比较有利益。第一天世尊告诉阿那律尊者(Anuruddha Thera)去释迦持箭那里点化他,阿那律依教奉行去了,因为他们是弟兄的关系,持箭还是高兴的将阿那律尊者恭迎到家里,在其足下恭敬顶礼,阿那律尊者也给他传了一些法,诸如在短暂的人生中切莫作恶,应如法而作之类的法要;第二天,阿难尊者(Ananda Thera)去调化;第三天,目犍连尊者(Moggallana Thera)去了;第四天舍利子(Sariputa Thera)尊者去了,舍利子想方设法总算劝服了他,使他对世尊生起信心,同时,他对死亡生起了畏惧之心;第五天,世尊观知他已经生起了恐惧心,不再象以前那样刚强难化,便亲临度化他。持箭遥见世尊,一反往常起身远迎,欢喜地对世尊恭敬顶礼,亲为世尊敷坐,请世尊入座又顶礼合掌谛听。世尊问曰:你是否对死亡非常害怕?是的,非常害怕。死亡并不是最令人害怕的,最大的恐怖是堕地狱(Niraya)、饿鬼(Peta)、傍生(Tiracchana)中恒受无量痛苦,那些痛苦并非人间可以想象。什么是地狱?地狱到底是什么样的?持箭很紧张地追问世尊。世尊发大悲心,显示神变,使持箭现量见到八大寒热地狱众生受苦的景象,目睹地狱中一幕幕的惨景,他就问佛陀:造何业以至堕地狱如此受苦?(译者:如果现在的众生有大福报,世尊再来南瞻部洲,现量让现在的人们亲见地狱该多好!使他们从心里深信因果,再不敢造恶业。)世尊告诉他:杀生的果报先堕地狱,次后同行等流果成熟,转人身时,多是短命多病。世尊耐心详尽地把十不善业一一为他开示。听毕世尊的开示,他惊恐万分,真正地生起了很大的出离心,心想:完了!完了!彻底完了!我在佛的教法下先受戒又故意犯戒,肯定要堕地狱的,只有请世尊救度。之后,便在佛前至诚忏悔,再重受居士戒(师言:居士戒可以重受多次。)祈佛传法,佛陀也为他传了相应的法,他摧毁了萨迦耶见,获得了预流果。第七天他真的去世了,并立即生天了。生天后,他依天人的规矩作三观察,观知自己是从人间来,因为是自己于佛教下受居士戒,对佛生起欢喜心后升天的。这样,他觉得最好在未过夜之前去拜谒世尊,以报佛恩。便身著各种天人服饰,手持天界的青莲花、白莲花、曼陀罗花等,来到佛前,散花供养,恭敬求法,合掌谛听,世尊对他宣说了一些法要,他心满意足,右绕三匝,返回天界。

时释迦族人心中顾虑:这个可怜的释迦持箭生前不如法持戒,会不会堕入地狱或其他恶道,去请问遍知释迦世尊,世尊肯定会无误地告诉我们的。于是,许多族人往世尊前请问:世尊,释迦持箭于您教下受居士戒之后,又故意喝酒犯戒,他死后转生哪一道去了?世尊告族人曰:他已经升天了。族人们都十分惊讶,怎么,他升天了?他生前犯了戒,怎么会升天?世尊告诉他们:他在临死前,独自在我前至诚忏悔,重新受戒,我为他传法后,他得了预流果,死后立即升天了。听世尊这么说,他们立刻对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和不可思议的加持力生起了无比的信心。觉得:本来该堕地狱的众生重新皈依受戒能以此功德力升天,真不可思议!

时诸比丘情不自禁地赞叹:善哉世尊!释迦持箭因惧死而得世尊的教化,并获得圣果!世尊告曰:比丘众,不仅是今生他畏惧死亡,我护持他七天,以前也如是。汝等谛听:早在人寿两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印度鹿野苑有一位小商人,喜欢布施。因他财富不足,便打算去海里取回珍宝以便广行布施积累资粮。果然,他去海中取宝成功地回来了,作了广大的布施。一天,迦叶佛观知他寿命很短为使他生起出离心,就告诸比丘:某某商主寿命仅剩七日。这话如手捏芝麻油一样,很快传到了这位商主那里,他生起了很大的恐惧,即往迦叶佛前皈依受戒,七天后他去世升天了。诸比丘,当时的那位商主即今释迦持箭。当时,他也是畏惧死亡而去迦叶佛前皈依受戒七天后去世升天的,今生亦如是世尊如是宣说已毕,诸比丘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三十四回 水月朦胧慈容隐现 情怀荡漾浪子操刀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三十四回 水月朦胧慈容隐现 情怀荡漾浪子操刀

第三十四回 水月朦胧慈容隐现 情怀荡漾浪子操刀话说菩萨结台诵经,超度那一班冤魂怨鬼,当地人士,不明究竟,纷纷往观,你一言我一语,议论不一。菩萨见他们疑神疑鬼,便向众宣说道:此间不幸受了金人之难,冤死...

观音菩萨感应故事之:狱中待死 七日获释

观音菩萨感应故事之:狱中待死 七日获释

我住监狱里头,不许宣扬佛法,但是我还不被为难,我挨着那个判死刑的人,他也不吃饭,也不干啥,在那儿哭啊!哭没得用,流眼泪不会让你释放了。我说:“有个方法你用不用?”他说:“什么?只要有方法我一定用。”...

素食主义 不仅仅是时髦而已

素食主义 不仅仅是时髦而已

从东方的角度看,食素代表一种心境平和的方式。忌口不仅只为了不杀生,更多的是为了从平淡的调味方式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衡。近来闻得美国人流行起打坐,为的是在当下经济危机生活不如意的时候寻找一丝平静。素食...

宣化上人:如果你做这些事,就会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去

宣化上人:如果你做这些事,就会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去

妙法莲华经浅释三恶道,就是由贪、瞋、痴造的。你贪心太多了,就变成饿鬼了。饿鬼为什么饿着?就因为他在生的时候就贪,贪着吃,吃什么都要吃多一点。你欢喜吃多一点,变成饿鬼,什么也吃不着、什么都没有了。为什...

欲海回狂白话卷三:决疑论_杂问防淫类

欲海回狂白话卷三:决疑论_杂问防淫类

第三卷 决疑论 杂问防淫类杂问防淫类(十问十答)问:《普门品》说: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这又是什么道理呢?答:色使人迷惑,佛令人觉悟。以觉悟破除迷惑,就像用灯光照破黑暗一...

皈依是不是一种迷信?

皈依是不是一种迷信?

皈依是不是一种迷信? 问:皈依是不是一种迷信? 索达吉堪布答:今天讲的主题,是“佛教的人生教育”。或许有人会问:“佛教跟学校教育的理念和方向,会不会背道而驰、完全相反?” 实际上绝对不会。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