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四威仪:行、住、坐、卧

【四威仪】[出菩萨善戒经]

谓修道之人。心不放逸。若行若坐。常在调摄其心。成就道业。虽久于行坐。亦当忍其劳苦。非时不住。非时不卧。设或住卧之时。常存佛法正念。如理而住。于此四法。动合规矩。不失律仪。是为四威仪也。

一得谓修道之人。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梵语三味。华言正定。)

二住谓修道之人。非时不住。若或住时。随所住处。常念赡养三宝。赞叹经法。广为人说。思惟经义。如法而住也。(三宝者。佛实。法宝。僧宝也。)

三坐谓修道之人。加趺宴坐。谛观实相。永绝缘虑。澄湛虚寂。端肃威仪。如法而坐也。

四卧谓修道之人。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或时暂卧。则右胁宴安。不忘正念。心无昏乱。如法而卧也。

欲了死活,先要循序渐进,如孔子之制礼作乐,亦无非教人规矩,与佛弁(biàn)律威仪无异。执身即除习惯,身得自申则心有依处,故前人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有执身次序的偈语曰:

四威仪偈

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

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

瞻前顾后轻移步,阁下回旋半展眸;

威仪动静常如斯,不枉佛门作比丘。

行威仪

行步渐渐牛顾视,高观下盼不移神。

纵使触目绕诸境,了了贴心不受尘。

无尘莫未执为宗,心境双亡不住空。

任运安养到处所,行与行来岂异同。

不记山河是南北,谁知途路向西东。

住威仪

住立端然绝思虑,寂寂不虑亦不缘。

纵使风尘千遍度,六入无闻玄更玄。

诸尘所以本来前,良由净虑觉心源。

念念无依着究竟,菩提真门当自诠。

坐威仪

坐等须弥不倾动,事绪纵横心拒生。

闭目自贴心不起,开眼观尘与理平。

平与无干支可住,于中皎洁息无明。

明与无明俱不起,贪欲之心自不住。

卧威仪

高卧清虚住法印,外示乖慵内精进。

傍眠侧卧不随尘,展脚横腰绝戏论。

心中慧剑利如霜,边幅观瞻却似钝。

破纳搭肚守真如,曲肘抵头看漏尽。

一、行如风

“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

即行走时,眼睛要平视,弗成左抛又瞄,弗成脚跟拖拉出声,举止庄重而安然,心存正念,此即如法之行,具威仪之相。

二、立如松

“非时不住或住时,随所住处常念赡养、赞叹经法,广为人说,思惟经义,如法而住也。”

即站立时,应如松树般地安稳,弗成轻率、扭斜或身体发抖,并于适当立时则立,立于适当的位置,并心存正念,如斯之具威仪之相。

三、坐如钟

“跏趺晏坐,谛观实相,永绝缘虑,澄湛虚寂,端肃威仪,如法而坐也。”

即坐时,应将精神统一、身心放松。由后观之,彷如大钟一般稳定。切弗成坐姿前倾、后仰、阁下倒斜。当心存正念而坐,观照自心,如斯之坐,具威仪之相。

四、卧如弓

“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或时暂卧,则右胁晏安,不忘正念,心无昏乱,如法而卧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叫仙叹的富人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叫仙叹的富人

叫仙叹的富人有个富人,名叫仙叹,他的家产多得难以计数,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有多少钱。仙叹后来信了佛教,心想:世上的一切,都是变化不定的,连生命和财产,也不是永远属于自己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失去;只有多...

相信自己是最好的

相信自己是最好的

小陈来到上觉院,要算算自己的命运。  怀德禅师得知了他的来意,说:“每个人都有佛性,你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要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来改变自己,别人如何能帮你算出自己的命运呢?”  小陈说:“听说贵院...

索达吉堪布:在碰到难忍的苦痛时,该以何种心态面对?

索达吉堪布:在碰到难忍的苦痛时,该以何种心态面对?

索达吉堪布:在碰到难忍的苦痛时,该以何种心态面对? 问:在碰到难忍的苦痛时,该以何种心态面对? 索达吉堪布:应观想:像我这样感受痛苦的众生多之又多,我应代替三界轮回所有众生的痛苦。心的力量不可思议...

忏悔邪YIN罪业,还得清净法身

忏悔邪YIN罪业,还得清净法身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菩萨善知识:末学是一名研究生,虽未形式上皈依佛菩萨(弟子是党员),但心深信因果,以佛为师。弟子在学佛关于邪淫发过几篇文章,虽然邪淫心一次比一次轻,但仍不能断除邪淫,故在此深刻忏悔,...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为亲鸾一人(1)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为亲鸾一人(1)

为亲鸾一人(1)为亲鸾一人亲鸾圣人说:"能案弥陀五劫思惟之愿,尽为亲鸾一人。"就是说如来佛行五劫思惟之苦,尽为拯救亲鸾一人而为,其实并无此等不合理的事理。如来佛行五劫之苦,是为了无一遗漏地拯救全人类...

黄念祖:事持念佛不能小看

黄念祖:事持念佛不能小看

黄念祖:事持念佛不能小看 念佛、念咒是众生唯一的出路,不然就在六道中转。 开始时就这样一句一句,念完一句接一句,这叫事持。《弥陀要解》里有两句话:“从事持达理持,即凡心成佛心”。 你先事上念,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