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神识也会随之灭亡吗?

人死后会发生什么?

【经典介绍】《佛说处处经》,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为佛教传入中国早期翻译的一部经典,里面论述多种事项,蕅益法师认为:“似律中杂杂人缘。”体裁类似于《佛说四十二章经》,但每段互相之间没有明确的关联。

【经典原文】佛言:昔一人往难比丘言:“人死识念思惟所知皆灭,行道得定意所知亦灭,有何等异?”比丘报言:“俱灭,人死命尽神不灭,随行所生,但微弗成便,见所得不合,为善升天、为恶入渊,所以为异。”——《佛说处处经》

【佛经解释】往昔有人用此问题难问比丘:人灭亡今后,他的神识、念头、思惟等,所有的这一切都已经消失,佛学生修行,入定今后他的念头也消失了,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差别呢?

看下面比丘的解释,对方是想用这个问题说明,今生所造的一切,会跟着灭亡而消失,而比丘的回答,主如果从“识”始终在轮转讲的。

人死今后,念头虽然已经消失,从外面上看,他的神识等也不存在了,但实际上他的“神”并没有灭掉,从大乘佛教讲,人的灭亡只是“阿赖耶识”离开了我们现在的身体,“阿赖耶识”别名持业识,能持一切善恶种子,所做的一切善法、恶法,所有的起心动念都在此识具体地记录着,人的生计或者灭亡,也都记录在阿赖耶识里,灭亡今后,碰到人缘,就会再次投生,假如生前积德,就后生天,假如生前造恶,就会腐化饿鬼、畜生,甚至地狱之中,只不过这些轮回的本相,是人肉眼所看不到的。而修道者入定后,开辟聪明,就会离开轮回。

别的,要说明的是,佛教虽然讲述轮回,但佛法中所说的神识并不等于世间所说的“灵魂不灭”等,要知道神识等也都是一种虚妄,由我们的妄想执着而有。其实一切人生的现象都是业力感召,只是一种人缘轨则,死活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这是代表死活的人缘果报关系。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学佛改变了心态,我从鬼门关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学佛改变了心态,我从鬼门关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我是江苏省张家港市的一名退休女职工,今年 75 岁。1995 年在农历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诞日那天,我皈依了三宝,也认真恭读了几部大乘经典。南无释迦牟尼佛以无量的慈悲、忍辱来度化众生,随缘引导众生走出...

挽回前女友的正确做法 挽回成功率99%

挽回前女友的正确做法 挽回成功率99%

分手后的你是不是在苦恼着如何挽回前女友,其实很多女人提分手后都会想让你挽回她。毕竟曾经是真的喜欢过,提分手肯定你做了让她失望的事情,很多男生被分手后的一件事就是求原谅,电话轰炸,死缠烂打。其实这是错...

佛教故事:真正的力量,如同流水一般沉静

佛教故事:真正的力量,如同流水一般沉静

真正的力量,如同流水一般沉静公元前四世纪,有一个原本十分繁荣的国家。尽管新继位的国王发奋图强,励精图治,但是国家却日渐衰弱萧条下去。新国王对此大惑不解。于是,新国王启程前往名山寺庙,访求大师的指点。...

索达吉堪布:为了后半生的幸福,采用哪种方法更有效

索达吉堪布:为了后半生的幸福,采用哪种方法更有效

索达吉堪布:为了后半生的幸福,采用哪种方法更有效 问:人们为了后半生的幸福,采用的方法一般是积累财富,让孩子接受很好的教育,很少有人采用佛教中积累善根的方法。到底哪个更有效? 索达吉堪布:一切万法...

怎样才叫学佛入门?

怎样才叫学佛入门?

​大安法师答:什么都不懂,从不懂到懂一点,到逐步多一点,循序渐进。你学佛入门首先要三皈依,读点佛教的常识,要从深信因果、深信轮回、深信有佛性、深信极乐世界这些作为入门的要径,然后尽量在行为上做到吃素...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朋友集(二)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朋友集(二)

朋友集(二)曦,一生坎坷,唯有三友。官友,经常带其吃喝,给一协会头衔,风光不实惠。财友,赠其巨款一笔,可是坐吃山空,心里不踏实。艺友,自嘲曰:无权、无钱。只是倾心相授其艺,并引荐贵友与曦识之;从此,...